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510 一心要议和
    公元1125年12月,太子赵桓即位,改年号为靖康。
    赵佶退位,号教主道君皇帝,称“太上皇”。
    次年正月初三日,赵佶、蔡京、童贯等人听说金兵已经渡过黄河,决定连夜向南逃窜。
    赵佶仅带蔡攸及内侍数人,以“烧香”为名,匆匆逃出东京,跑到亳州,又从亳州逃到镇江去避祸。
    童贯和殿前都指挥使高俅率领胜捷军和禁卫,在泗州境追上赵佶。
    蔡京也以“扈从”为名带领家人逃到拱州。
    这时,长久压抑在人们心中的愤怒和仇恨,一起迸发了。
    朝野官民纷纷揭露蔡京、童贯集团的罪恶。
    太学生陈东等上书,指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为六贼,说“六贼异名同罪”,请把他们处死,“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赵桓被迫罢免王黼。
    吴敏、李纲请斩王黼,开封府尹聂昌派武士斩王黼首级献上。
    李彦、梁师成被赐死。
    蔡京、童贯在亳州被贬官流放。
    蔡京在流放途中死于潭州。
    朝中继续揭发童贯罪恶,赵桓只好派监察御史斩杀童贯。
    九月,朱勔和蔡攸也被流放。
    此后,朝官纷纷议论,说他们罪不容诛,二人也都在流放地被处斩。
    蔡绦被流放,病死。
    此时,金国西路的左副元帅完颜宗翰已率军自大同攻打太原,但,没有完颜宗望那么顺利。
    公元1125年12月29日,他攻克朔州;公元1126年1月6日,又破代州;1月13日中山投降,1月15日包围太原,但在太原受阻。
    1126年1月27日,完颜宗望军渡过黄河,第二天攻下滑州。1月31日,包围北宋首都汴京。
    完颜宗翰的军队,不久也赶到,围住了汴京。
    赵桓像他不成器的老爸一样,见金兵围住了汴京,当下想着逃跑。
    李纲站出来了,他说:“天下最坚固的就是都城了,都城你不守,还有什么地方可守?且都城是宗庙所在,百官万民所在,你不守,还想去哪里!”
    赵桓想想也是,当下决定不逃了,因为当年宋真宗不逃,和辽国签下澶渊之盟才保住了大宋江山,祖宗不做乌龟,做孙子的更不能去做王八了!
    既然不逃了,打又害怕金人,那最好的办法就是议和了!
    于是,赵桓准备议和。
    可是,金人的条件是:一,须金币千万,二,割太原,中山,河间三地,三,以亲王为人质!
    无论哪一个条件都是一个国家所不能忍的!
    譬如一人家,别人不打你,可以,要你赔这辈子去当乞丐也交不清的钱,还要把你十来间房子中最重要的三间给霸占,另带你的儿子给他做儿子!
    孰可忍,孰不可忍!
    李纲又站出来了!
    英雄总是如指南针一样,在国家这艘大船迷失方向的时候,他总是指引着方向!在这艘大船就要撞上礁石的时候,他总是拼尽一人之力,拼命地掌舵,哪怕手掌磨得全是鲜血!
    他说:“所需之币,竭天下之力且不足,况都城乎!太原,中山,河间三镇,国之屏蔽,割之何以立国?至于人质,宰相当往,亲王不当往!”
    一番话,黄钟大吕,震人身心!
    可是,以范宗伊等七十人为首的官员却同意割地求和!
    这样一来,李纲一个人的力量就显得弱小了!
    他需要有人站出来,需要热血男儿站出来!需要正义的力量!
    此时,有一个人站出来了,我们绝对想不到的一个人,那就是千古大奸臣秦桧!
    是的,秦桧站出来了!
    他说了四点,《宋史》的记载是:一言金人要请无厌,乞止许燕山一路;二言金人狙诈,守御不可缓;三乞集百官详议,择其当者载之誓书;四乞馆金使于外,不可令入门及引上殿。
    用今天的话就是,第一,金人贪得无厌,要割地只能给燕山一路。换句来说,要霸占我们房间的大厅厨房,没门,要就厕所给你!
    第二,金人狡诈,要加强守备,不可松懈。
    第三,召集百官详细讨论,选择正确意见写进盟书中。
    第四,把金朝代表安置在外面,不让他们进朝门上殿堂。这第四条很有意思,金人不是想霸占我们的房子吗?我们让他在门外和我们说话,门都不让他进!
    秦桧的这四条,充分表现了他是为热血男儿,是条汉子!
    秦桧说了这四条,结果是“除职方员外郎”,被降职了!
    什么是英雄,英雄就是指在国家危难的时候,把个人利益完全抛在脑后的人!
    此时的李纲和秦桧,都是英雄!
    而赵桓不是英雄,因为他不会为了国家而把自己的利益抛在脑后,他首先想到的是,只要没危险,什么条件我都答应!所以,他答应了和议,他宁愿用国家的无数的钱财来换取自己的平安,他宁愿用国家的重要土地来换取自己的平安,他宁愿用上百万百姓的生命来换取自己的平安!
    他任命主张议和的大臣张邦昌为干当公事,实行议和。
    秦桧知道消息后,义愤填膺,仰天悲愤道:“是行专为割地,与臣初议矛盾,失臣本心!”于是,一颗报国的热心开始被冷却,与其在这里看着受气,不如辞官!他三上章辞,上面“许之”,秦桧当下打好包裹,打算回家教书去了。
    李纲的下场,同样不好。
    他在议和谈成之后,金兵撤离回去,立即就遭到宋廷投降派的排斥和诬陷。
    靖康元年,公元1126年五月,朝廷强令李纲出任河东、河北宣抚使,驱赶他出朝。
    赵桓的这个做法,真是自找死路!因为,抗敌派被贬,如果金国再来进攻,能指望投降派去抵抗吗?
    我们通过这一点,就可知赵桓的智商非常的低,一心只想着议和了,自己就安全了,一点抗战准备都没有!天真得像个小孩子!
    实际上,他此时最好的做法是和战都做好准备,万一金人出尔反尔,不议和了,突然进攻了,那么,他战的一方,就有所准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