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求学的孩子之间到底有多大差别了。”
曹襄撇撇嘴,他觉得自己学的东西好像也不错。
云琅宠溺的看着在外边玩耍的孩子们,再看看眼前的这三个人,忍不住有些自豪,这三位如今都是在靠天赋或者祖上的传下来的本钱过日子呢。
而院子里玩耍的五个孩子,他们将凭借自己学到的学问,来开辟一个新的时代。
“阿琅,你似乎对这几个孩子很满意?”李敢小声问道。
“都是很好的孩子。”
“可你刚才把他们说的如此不堪。”
“那是因为你们像他这个年纪的时候跟他们比相去甚远!”
“去病小时候只知道跟人打架,阿敢小时候就是一个傻子,我小时候有聪明伶俐之称,是我舅舅给的评价。”曹襄傲然道。
“既然如此,你会背《百家姓》,还是会背《千字文》?”
“这是什么?”
云琅仰天大笑道:“这是西北理工蒙学的不传之秘,会背这两本书,这些孩子已经算是认字了。
认识了字,孩子们就要学“句”了。”
“这是又是什么学问?”多嘴的曹襄接着问道。
云琅白了曹襄一眼冷笑道:“你对西北理工的学问一无所知!”
曹襄讪讪的坐直了身子道:“等我儿子回来之后,让他背给我听就是。”
云琅冷笑道:“白日做梦,这两本书中,有我西北理工的一些不传之秘,你以为身为西北理工二弟子的信儿会透漏给你听?”
霍去病,李敢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虽然他们不知道什么是《百家姓》更不知道什么是《千字文》,不过听名字似乎都是很厉害的学问。
他们对知晓西北理工的秘密没有兴趣,只要自家儿子学会了,这些学问就会变成自家的,很满足!
第一五六章悄声潜入夜
第一五六章悄声潜入夜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绝对没有可能独自开辟出一门完美的学科。
都是经过几代甚至十几代人孜孜不倦的研究探索,而后才能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
大汉时代的学问,正是存疑,研究,进步的时代,任何学说在这个时代其实都只是萌芽。
儒家真正大兴要等到武则天科举大兴的时候才能成为真正的思想主流。
在这个欣欣向荣的时代里,谁掌握了蒙学,就在很大程度上掌控了学说的话语权。
历史上最早的蒙学读物叫做《史籀篇》相传乃是周宣王太史所作,不过,这东西全篇乃是大篆所书。
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深感官吏不足,天下读书识字之人太少,命丞相李斯作《仓颉篇》,命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命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略加修改,形成小篆字书。
到了大汉太祖高皇帝取得天下之后,隶书大兴,于是,官府取《仓颉》、《爱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以为一章,凡五十五章,并为《仓颉篇》,凡3300字,以隶书写就。
也就是沿用至今的启蒙读物。
中国自古以来最好的启蒙读物乃是大名鼎鼎的“三、百、千。
有这样的经典可用,云琅入会回去用连他看着都有些吃了的《仓颉篇》?
《三字经》是不能用的,里面的无数典故都是后世之学,用了之后不好跟人解释。
而汉武皇帝之前的典故又太少,不合用。
于是,云琅就把自己的想法告知了司马迁跟东方朔,一人作《百家姓》一人按照云琅写的开篇作《千字文》。
为了独家买断这两本作品,云琅被东方朔跟司马迁lesu0不少钱财。
儒家的作品很是重要,至于其余诸子百家他们对蒙学不看重,至今没有一篇像样的蒙学作品流传于世,于是,抄无可抄的云琅只好放弃。
听说是独家学问,就连曹襄这样厚颜无耻之辈也不问了,不得不说,这时候的人对学问还是非常尊敬的。
瞅着霍去病像母鸭子一般领着三只小鸭子在院子里漫步谈话,云琅就非常的欣慰。
再看看曹襄,父子二人一人占据一个锦榻,面对面懒洋洋的谈话,云琅就有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