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不是碾压的优势情况下,海战中一方想要全歼另一方的可能性并不大,又是大帆船时代。
明军这边打的酣畅淋漓,但是荷军的主力还在迅速聚集准备着逃离战场。
仗打到这个程度,如果还不跑,那就是等着送死了。这一点德耐特是非常明白的。
犀利的炮火响彻海面,包围圈里的荷军一艘又一首地沉默,有一些武装商船见实在跑不了了,直接开始挂白旗投降。
喊杀声震天响,有明军开始登陆荷军战舰,双方的短兵相接已经开始了。这个时候,燧发枪的枪声已经响起,一些荷军战舰上面还在拼命抵抗。
“传出话去,放下兵器,饶他们不死。”朱由检用望远镜看了一下核心战场,说到底那些敢于拼命的也是勇敢的战士。
“皇上宅心仁厚,可是还是有大量的敌人跑了。”陈王廷不懂打仗,但是他也眼见着大量的敌人逃跑感到惋惜。
“没办法,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来收拾残局,或许咱们还能追上去一战。”朱由检说。
“皇上,咱们的增援来了。”朱由检的话音刚落,西面就出现了无数的小船。
从外形上看,这属于典型的胥家渔民的船只,破破烂烂的,又小又慢。
但是此刻的朱由检,等得就是帮手,哪怕漂过来的只是一根稻草,那也得当棍子用。
“快,拿着朕的手谕去告诉他们,此战之后,朕给胥家渔民上大明户籍,准许他们参军,从此过上陆地生活。”朱由检立刻铺开笔墨。
作为大明百姓的一支,胥家本就应该融入到大明百姓之中来。朱由检需要的只是一个契机,何况胥家本身就是水手的兵员根据地。
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让此战大功于胥家,堵云云众口,实在是太划算了。
“皇上,郑成功派人来询问,我军目前弹药短缺,是否追击?”就在朱由检感到十分开心的时候,郑成功居然踢皮球了。
按照郑成功的意思,弹药不够了,这个时候见好就收,是实情,也不为过。
明军的射速比荷军快,这也意味着明军的弹药消耗比荷军大。仗打了这么久,肯定是弹药短缺。但是眼睁睁地看着荷军跑调,实在不爽。明军的战舰又不是抗日神剧,不用补充弹药就能一直突突的。
“让郑成功速来见朕。”朱由检想了一下,他不甘心。
郑成功红光满面,他脸上带着喜色快速登上朱由检的战舰。整个战舰上的水手都用无比崇拜的目光看着他,士兵当然崇拜带领他们大胜仗的将军。
“微臣叩见皇上!”郑成功声音很大,显得壮志雄心。
“仗打完了?”朱由检声音中带着冷淡。
“……”郑成功心里一惊。
“你起来跟朕算一算,朝廷花了多少钱才组建了这样一支舰队?”朱由检沉声问。
“……”郑成功不敢回答,但是他心里还是有一本帐的。几目前这支舰队的规模,怕是他郑家耗尽钱财也组建不起来。要不是皇帝集中了全部的力量来一点点的改进技术,这样一支舰队最少也需要十年时间积累。
何况皇帝砸在这支舰队上面的人力,那更是旷古烁今,一点也不夸张。
要说郑和下西洋,那是很多年的积累,可是当前的战舰,光是营造一项,大明皇帝朱由检不光亲自参与,还从万里之外的英格兰雇佣工匠。
“臣知罪了。”郑成功跪下磕头。
“朕在南京的时候就强调一件事,大明的海军是蓝海海军,不是近海海军。海军的战场应该是远洋大海,不是在自家门口。
驱赶走了荷兰人而已,还是在自家的家门口,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这跟以前有什么本质的区别吗?”朱由检问。
郑成功满头大汗,现在想一想,仗打赢了,结果还真就像皇帝说的一样,还是在近海,在自家门口打的。
之所以大家感到高兴,说到底还是觉得把敌人从家门口赶走了,所以认为胜利了。难道中国人的战争思维,就真的只有眼前这点视线吗?
“汉有“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言壮语。什么叫虽远必诛?那就是把战争打到敌人的地盘上去,而不是仅仅赶走敌人就沾沾自喜了。”朱由检一脸的愤怒,他有些怒其不争的心理。
大明的战意还没有被激发出来,还是因为打压的太狠了。
“臣这就集合船队去。”郑成功被骂得羞愧脸红。
“你打算怎么解决弹药问题?”朱由检问。
“臣想过了,荷军远道而来,弹药携带也未必如我之前所料得那么多。且我军现在离广州颇近,可令一部分船只立刻返回广州补充弹药,然后直接南下直逼荷军南洋基地。
如此,就算是在战场上没有歼灭敌人,也要让敌人得不到补给。”郑成功解释道。
“朕再给你一颗定心丸。此次荷军倾巢而出,南洋诸岛必定防守空虚,朕倾尽全国水师助你夺取南洋,一定要把荷兰东印度公司连根拔起。”朱由检说。
朱由检计算过,从施琅拔掉巴达维亚算起,荷兰人在南洋的根基已经开始动摇了。
如果荷兰人不是急着进攻,而是稳住阵脚等着大明去攻,那么大明舰队的补给线会过场,要想慢慢挤走荷兰人,没有年是办不到的。
可是荷兰人太托大了,他们赌了一把大的,居然妄想靠海战威慑大明让大明屈服,然而却不知大明已经具备了和东印度公司抗衡的海上实力。何况朱由检还有一支军队在南洋荷兰人的后花园存在。
这就叫后院失火。
大明的主力舰队继续咬住荷军主力,然后派出压箱底的力量去收拾已经空虚的荷军基地,直捣黄龙,荷军哪还有力量反抗。
这叫引蛇出洞。
“皇上,全部水师出击,万一倭国……”郑成功提醒道。
“倭国没有战争动员,就算有动作也只是在海上,朕等得就是他们动手,也就不用费力让刘文秀他们找茬了。”朱由检诡异的一笑。
郑成功心里一阵颤抖,他不明白为什么皇帝对倭国好像有什么深仇大恨,毕竟郑成功可是从小长在倭国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