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平出去转悠的时候就看到这两家起房子。
他过去看了一圈,回来就和董唤娣说这俩儿子目光短浅,以后这日子有的熬的。
董唤娣现在也管不着那两家,她也不想管。
反正她和阮平给那俩儿子都成家立业了,该他们当老人的事情都做完了,往后怎么着就由着他们去,这个时候当老人的就得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宽的太宽了,就要惹人厌烦的。
阮平也就抱怨了那么两句,他其实也不想管的。
他在家呆了一天就赶着回去上班。
安宁抽了空回来了一趟,给董唤娣留了一个搪瓷杯子,然后她又去了萧家一趟,把厂里发的两条毛巾给了金三娘。
金三娘是真没想着安宁会来。
她这会正有点着急呢。
老鲁来了家里一趟,和他们两口子分析了安宁的事情,金三娘心里就急上了。
只是现在萧原不在家,她急也没办法。
金三娘原来还想着攒几个鸡蛋等过几天进城去看看安宁。
结果她还没去呢,安宁就过来了。
安宁不但来了,还带了两条毛巾。
金三娘拿着两条毛巾,激动的差点没哭出来。
多少年了啊,终于她闺女也给她送了东西,她也得了姑娘的济。
安宁笑着和金三娘说:“原来想早点过来的,可厂里的事情多,这会儿紧抓生产,就是我们后勤处一天天的也不得闲,就一直拖到现在了。”
金三娘听了就说:“你们年轻人就该好好的忙工作,家里你们也别惦记着,我和你叔身体好着呢,还能再干好些年的,你们就顾好你们自己就成。”
安宁点头:“您说的是。”
金三娘把毛巾放好,又拉着安宁的手问了好些话。
安宁都一一答了。
金三娘起身要给安宁弄吃的,安宁赶紧说还得回去上班呢,瞅了个空就赶紧走。
等安宁走后,金三娘这个欢喜啊。
她拿着两条毛巾就去了地头上。
这会儿萧柱子正在地里干活,金三娘是因着家里有点事今天歇了一天。
她这会儿也顾不上家里的烦心事了,喜滋滋的拿着毛巾站在地头上喊萧柱子:“他爹,你赶紧过来,家里有喜事了。”
金三娘这么一嚷,地里干活的那些村民都围拢了过来。
这个问婶子啥事啊?那个问嫂子你家有啥喜事?还有的问是不是原子要办酒席了?
金三娘就乐,也不说是啥好事。
等着萧柱子过来之后,她才把毛巾递给萧柱子:“赶紧擦把汗。”
厂里发的毛巾也不知道是从哪弄的,把正颜色特别鲜亮,一条是那种嫩粉色的,还一条是浅蓝色的,毛巾质量很好,摸着很柔软厚实,上面还印了图案,当然,图案的颜色也很鲜亮。
这个时候人们穿的衣服颜色都很老气,不是黑就是灰,几乎没有什么鲜亮的颜色。
因此,金三娘的毛巾一举起来,大伙就哇的赞叹起来。
萧柱子皱眉:“他娘,你啥时候弄了这么一条鲜亮的新毛巾啊?”
金三娘就等着萧柱子问呢。
萧柱子一问,她可不就高兴的直笑吗:“哪是我买的啊,是咱儿媳妇送的,刚才原子他对象过来了,给送了两条毛巾,说是她写的文章登了啥报纸,厂里的领导说这是增光的事情,就给了她奖励,这不,孩子就想着这两条毛巾好,巴巴的给咱们送了来。”
“啥?”萧柱子好像没听清楚,又问了一遍。
金三娘的嗓门又高了一些:“这毛巾是安宁送来的……”
萧柱子扯了扯耳朵:“你声音那么大干嘛,嗓的我耳朵都疼。”
金三娘瞪他一眼:“刚才是谁说没听到啊。”
萧柱子就笑了:“是我不对,我不对。”
他接过毛巾又擦了一把汗,拿着那条毛巾可就舍不得放了,左看右看的,怎么看都觉得好看的不得了。
“没想到我萧柱子还能用上这么好的毛巾,这辈子可真的值了。”
村子里的人真是羡慕坏了,好些人都悄声说萧家两口子是不是有点张狂了,有的笑着问金三娘啥时候给孩子办喜事,有的则是恭喜萧柱子,还有的想仔细的看看那两条毛巾。
这地头上一阵阵的笑声传来,看着热闹极了。
萧宁回了厂里,用了几天的时间把短篇小说写完,然后和散文分开寄到两个杂志社里。
她寄完了信,又过了两天的时间,萧原就回来了。
他回来把货卸了,就带着换回来的布料啥的到新家歇着。
休息了一会儿,萧原就开始量尺寸裁布料,布料裁好了,他把做窗帘的布料先放到一边,把做被子啥的这些先洗了一遍晒到院子里。
晒好了之后,萧原回屋找了针线开始做窗帘。
安宁下班回去的时候,就看到萧原正坐在院子里缝窗帘呢。
“啥时候回来的?”安宁笑着问了一句。
萧原抬头看了看她:“回来没多久。”
安宁摸了摸晒在院子里的布料,布料已经晒干了,她就一边把布料拿下来折好,一边和萧原说话。
萧原做着针线活,还时不时的抬头看看安宁:“这回换了不少好东西,还给你带了罐头和辣酱。”
安宁把布料都收好了进屋放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