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46页
    这内务府啊,里头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可是这次闹的事情大了点儿,连万岁爷都惊动了,这帮人,胆子真大啊。
    “哎呀,都是一些糟心的事儿,来,吃点干果。”老太太给十四爷拿了一碗刚炒好的榛子。
    十四爷拿了就给老太太把榛子剥开:“姥姥,你不知道,现在这朝局,连我都看不准了。”
    “看不准就不看,天塌下来有高个儿的顶着,你操什么心。”老太太有点迷煳,听不太懂外面的事情了,不过,老太太还是那么睿智。
    “行,听您老的!”十四爷从善如流。
    过了几日,王公大臣们请复立胤礽为太子。
    第203章 戴梓回京
    同时,请复胤禩贝勒爵。
    康熙依然没有表态,所有的奏折都留中不发。
    让人摸不着头脑。
    到了腊月,还没等吃腊八粥,康熙就宣布,设局校刊《平定朔漠方略》,自是每次大战后均修方略。
    可是眼看着就要过年了,康熙对太子的事情,闭口不提,大家着急也没用。
    而十四爷,却接到了戴梓的信,他们全家都到了半路上,要回京过年啦!
    十四爷想了想,叫了马连英来:“爷记得爷在内城的三香胡同那里,有个大宅子来着?”
    “是,一栋三进带着后花园和四个跨院的宅子,还有一个马厩和车房。”马连英道:“是少见的好宅子,一直派人打扫维护。”
    “很好,你再派人去打扫一下,留几个下人在那里,过几天,有人入住,准备好房契。”十四爷道:“到时候送过去。”
    “您要送人?这手笔可大了啊!”马连英问:“是要送给谁?”
    “送给戴梓大人。”十四爷身边的人都知道,十四爷有一笔钱,是让大嬷嬷送去盛京老家的,但是在盛京老家养活谁?没人知道。
    “戴梓大人?”马连英不认识这个人啊!
    “去准备吧,哦,记得在厨房,水缸里放满水,再放两袋子米,腊肉啊,干菜的,都放一些,对了,日后给那里也送一份青菜,不用太多,他们家人少,吃不了多少,不过要多送点水果。”
    “嗻!”马连英低头:“奴才这就去办。”
    “嗯,还有,派人送点柴碳过去,他们回来的匆忙,没有多做准备,除了吃喝拉撒睡,爷也帮不上什么忙。”十四爷道:“他们小年之前就会入京。”
    小年之前,戴梓一家人入京,不过没有直接去见康熙,而是在城门口,就被十四爷派人迎了进来,带着去了“戴府”。
    戴梓老了很多,但是身体还好,精神也很饱满。
    下了车子看到了这座府邸,以及府邸上挂着的牌匾,看向了马连英:“是十四爷安排的吗?”
    “是,爷说了,大人到京之后,就住进来,这是房契,有时间去过户一下吧。”马连英道:“十四爷对大人很关心,这里的一切都安排好了,您进去就行了,炕烧热了,厨房有水米和菜肉蛋类,一切都安排好了。”
    这事儿是十四爷亲自吩咐的,安排的妥妥当当。
    戴梓进了府门,发现这里还有伺候人的老妈子,丫鬟和小厮。
    他就乐了:“十四爷,还是这么体贴。”
    “嗯,十四爷一直很细心。”马连英带人进了屋。
    戴夫人摸了一把炕,是热的!
    戴大少奶奶带了两个婆子去厨房,发现里头什么都用,大到柴碳,小到油盐酱醋,一应俱全。
    戴二少奶奶去看了一眼水缸,水缸里满满的清水。
    还有两缸酸菜,一缸的糖蒜,旁边挂着腊肉,腊肠和一大堆干菜。
    戴三少奶奶抱着孩子们去了另外一间房子,发现房间里的火炕也是热的,甚至连火墙都是热的。
    不由得舒了口气。
    他们一家人,急匆匆的启程,说实话,只带了随身的衣服,和厚实的被褥,因为是皇命的关系,他们走的很急,虽然是皇差,到哪儿都是好招待,但是大家走得急,到了京中又赶上了过年,这会儿都过小年儿了,上哪儿去买年货啊?
    可是到了这里之后,发现年货都不用买了。
    现成的布料,被褥都是全新的,马车都有地方放。
    他们家里头虽然有攒钱,但是这里依然有一箱子的铜钱,一箱子的现银给他们用。
    “帮下官谢谢十四爷,等下官安顿妥当之后,会上门拜访。”戴梓对马连英十分客气。
    马连英也不好给他脸色看,不过对这个人没有第一时间去给十四爷请安,有些微词。
    但是他奴才的身份,不适合说什么,但是告辞离开之后,回到贝勒府,就跟十四爷说了:“这都什么人啊?不先来看看您。”
    “他就是因为太重视爷才不敢随便上门,一定是全家上门来。”十四爷立刻就猜到了戴梓的打算。
    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对戴梓有救命之恩,他改变了这个天才的一生。
    小年儿刚过没两天,果然,戴梓的大儿子亲自送了拜帖上门,约定明日来拜访十四爷。
    十四爷在家等着他上门。
    他对戴梓也挺好奇的,这个传奇的天才,有着悲惨的结局,却有着超前的设计理念。
    很多东西,十四爷给他一个想法,他就能设计出来!
    俩人没见过面,但是绝对是默契之交,书信往来很频繁,一年里起码有十几封之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