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愿只是自己杞人忧天,胡思乱想而已。
想起温惟,又幽幽地说道:“禀侯爷,温大人今夜已经安然无恙地回了玲珑府。”
李荣赈头也没抬,只是淡淡地“唔”了一声。
刚才他让自己调集护卫去玲珑府,全生就料定他已经知晓此事。
只是职责所在,他必须将此事亲口报与他知。
全生知道,他心中记挂温惟。
那日在光肇寺门口他无意中听到了李荣赈与东陆的谈话。
他当时震惊不已,但更多的是匪夷所思。
从东陆的话里,不难看出,李荣赈对温惟绝不仅仅只是君侯与朝臣,公事公办那么简单。
他想到这些年,除了温惟云游在外那两年,李荣赈在东平府早已安插了眼线,探子隔三岔五将关于温惟大到军政之事,小到日常琐事报与他。
原本他以为那只是为了监视东平督护府的一举一动,形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
后来,随着李荣赈年岁已大。昔太数次催他娶妻早立侯夫人,赶快生个一儿半女为李家延续香火,他都一笑拒之,完全不当回事。
多少如花美眷,婀娜少女,权贵之后皆不入眼。
常年东征西讨,军国大事,连身旁伺候的人都是男子。
唯一入府的女子就是赵翀那个如花似玉,柔媚入骨的女儿,现如今也被毫不留情得送回去。
这么多年一直孑然一身,又不亲近女色,活得简直像个和尚。
如此身居高位之人,说出去没个三妻四妾,另人难以置信。
直到年前西征禅关,昔太后一封家书提及打算让东平温惟来京都为质。
李荣赈不动声色,没有任何预兆,太阳打西边出来,竟出乎意料主动在回信中提及自己有意与东平联姻。
理由充分,说服力极强,句句以大局为重,事事为大势所趋,不展露半点儿女情长。
当时全生由衷敬佩李荣赈审时度势,勇气可嘉,为了朝局竟委屈自己娶那样一位不着调的女子为妻。
现在想来,这完全就是麦芒掉到针眼里,正巧随了他的愿!
想到这里,全生更加糊涂了。
温莛知早年自襄王之事后便久居东平,一年半载来不了京都一次,他那个刁钻蛮横早已名声在外的女儿更是见都没见过一面。
如此说来,李荣赈根本不可能有机会与她相识。
用情至深,情根深种更是无从说起。
第37章 烈火烹油
温莛知人刚到东平没几日, 夫妻俩就收到女儿温惟的来信。
每每收到女儿的信函,叶清澜总是展信看了一遍又一遍,恨不得能通篇背下来才好, 随着年岁渐增,唯一的女儿又离家在外, 儿行千里母担忧, 心中自是思念牵挂。
叶清澜知道, 女儿那古灵精的性子向来报喜不报忧,字里行间洋洋洒洒风趣幽默,一件再平常不过的芝麻小事都能写得有声有色, 不去写个戏本子简直浪费那好才华。
不同于以往,这次来信没有经过驿站,而是由温莛知临走之前留下的暗卫亲自送至府上,夫妻俩心中犯起嘀咕,莫名有种不好的预感。
果不其然,信确为温惟亲手所书,一开始便提及春猎之时因有人刺杀李荣赈,非常时刻,自己为助其脱险, 挺身而出,慌乱之时不小心身中一箭, 索性没有伤及筋骨,只是微不足道的皮肉之伤, 现已痊愈无碍, 活动如常。
叶清澜一看,心立马揪了起来。
这种事,但凡温惟能写在信里, 肯定知道此事纸包不住火。又怕从别人口里传出,自己道听途说胡思乱想,这才主动告知,说什么只是受了皮肉之伤,一看就是哄小孩的鬼话。
信还没看完,叶清澜立马坐不住了,嚷嚷一点要动身去京都,结果被温莛知一把摁住。
温莛知强作镇定,好言相劝:“夫人别冲动,既然我留下的人那边没什么动静,想来阿俏那里暂无大事,你且放宽心,我再叮嘱那边让其好生看护着”
“放宽心?我怎么能放心的下,你这老头子也是糊涂,好端端的为何提早回来!光天化日皇家园林守卫如此森严之地都能有刺客,可见这皇城得乱成个什么样子!”
温莛知一时被堵得上不来话,他平生最怕叶清澜,一辈子被她吃得死死的。
见夫人动怒连忙点头认错“为夫的错!为夫的错!”
“还有那个李荣赈,这么大官,那么大排场,还需要一个女子出手保护,如此窝囊,这样还妄想要娶我叶清澜的掌上明珠,简直自不量力。”
正说着,温莛知连忙叫住一旁喋喋不休的叶清澜。
叶清澜没好气地甩了句“做什么!有事说事!”
温莛知一改刚才阴郁之色,喜笑颜开,好像有什么喜事似的,开始将信中余下内容转述给叶清澜。
“……李荣赈公开表态,言、对外兵戈抢攘,内部麋沸蚁聚,自己身兼摄政安国之重任,戎马倥偬,宵衣旰食,千里之任不敢懈怠,无法虚掷精力分心它事……且有天师卜卦言近来不宜谈婚论嫁。”
温莛知眼花的实在厉害,把信拿到窗前明亮之处,举得远远的,眯瞪着双目,断断续续念着。
叶清澜一听,来了精神,双目炯炯有神,慢慢立身站起,拄着拐杖凑到近前。
两口子一气呵成把信读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