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一百一十二章 收购(3k大章)
    卫公子急忙忙的跑到了西门,果然看到贫民区的百姓排着队将自家的麦子装在篓子里卖给前面的商人,定睛一看,不正是负责城外难民营的皇子刘辩的家臣太子舍人谢行么?
    卫公子心中一喜,时间就是金钱!趁现在没有人发现这个赚取的法子,卫公子赶忙坐车赶回家中,把这个消息报告给了父亲。
    卫家管田庄的旁系可并非只有他一个人。作为幼子的他颇得老子宠爱,虽然老子卫龙越来越不喜欢有些迂腐的兄长,可是要打破家规,把作为长子的兄长继承的位置挤下来可还是难度颇大的。
    为此,卫龙特意偏心的找卫家族长立下规矩,谁能为家族立下功劳,谁就担任卫家下任田庄管事!
    以后是吃香的喝辣的,继续披着卫家的皮威风凛凛,还是拿着点小钱犹如丧家之犬般的在家乡苟延残喘的活着,就看这一搏了!
    在商量了半个时辰,卫龙亲自看到了收购现场后,卫公子卫蛟拿着卫龙悄悄挪用家族的田契找到了洛阳城有名的高利贷商人张行!
    两千年前的汉代就有高利贷?
    高利贷可是一项古老的事业,吕不韦的家族中,发家致富的一项巨大的收入就是高利贷!
    在战国春秋那个混乱的年代,高利贷商人不仅仅给贫民百姓借钱业务,还向国家放贷!秦末项羽手下的四大猛将之一英布早年就是给高利贷商人做打手专门从事收高利贷的。
    在汉景帝的七国之乱中,朝廷在慌乱中拿不出那么多钱来付给出征将士们。就准备向高利贷商人借贷,但是高利贷商人在评估了风险之后,居然拒绝向朝廷借钱,朝廷也居然毫无办法,也没有强迫商人借钱。最后只要长安有名的高利贷商人无盐氏借给了朝廷上万金!
    其后,也知道事情的发展,朝廷平定了七国之乱后,如数还给了无盐氏借贷的钱和利息。
    每一个高利贷商人其背后必然站着巨大的掌权势力。而张行的背后站的便是他的哥哥,十常侍张让。
    卫蛟捧着大把大把的钱,手上有些颤抖,这是一场豪赌啊!
    但是华夏的商人从来不缺豪赌的勇气,丝绸之路的商队,川滇的茶马古道上哪个不是走着华夏的商人。
    卫蛟不仅让家族中的佃户甩卖自己的麦子,还亲自上门从其他还不知情世家洽谈到以市场价高于一成的价格收购麦子,在谈到第十家李家的时候。终于,刘辩收购麦子的消息传遍了整个京城。卫蛟遗憾的从警惕万分大呼幸运的李家走了出来。
    能谈到这么多,已经出乎卫蛟的意料之外了。等到他感到粮食收购点时候,队伍已经排成了长龙,一边的巷子里出现不少熟悉的声影。
    大家都很聪明吗,消息一传开,谁能和值钱的小可爱为难呢?去年的收成不好,地主家也缺钱啊,既然大慈大悲的皇子殿下要接济一下平民百姓,那就也顺便接济一下我们吧!
    在他们看来,让佃户伪装成平民卖麦子已经是对刘辩最大的尊重了。
    各大有田有庄的世家纷纷把自己家的麦子全部倒腾到此处。
    和卫蛟签订了收购协议的世家知晓情况后,气的是捶胸顿足,转眼赚两层的买卖,谁看着不眼红呢但是也无可奈何,古人是十分注重契约精神的。
    汉高祖刘邦和关中老秦人所立的约法三章到现在依然有效果。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个宪法契约汉朝人准守了四百年,就算是贵族王侯将相犯事,史书上也不绝的记载,毫不留情的执行。
    其实只要粗略一查便知道实情,但是收购麦子的人似乎一点也看不见担出几车麦子的平民百姓家哪有那么多麦子,依然大开门户。
    甚至为了照顾那些大户还让他们先称量,再给钱,而且不管来多少收多少。惹得洛阳城的粮商也加纷纷入了这场“盛宴”。
    遥想当初刘辩要开始赈济灾民时候,各大粮商简直是坐地起价,价钱那是那的一个比一个高,而且早上说好一个价,晚上又疯涨了不知道多少,惹得洛阳城百姓都纷纷受累。
    刘辩没有办法只有从舍近求远荆、益收购粮食,现在吃起刘辩来也是毫不手软的,古人说过商人无国,唯利则止。真的说的一点也没有错。
    世家、商人们还害怕刘辩反应过来,拼命紧急的抛售小麦,甚至因为要付的钱太多,让谢行先记账都行,他们怕得是这场饕鬄宴会结束了,他们还捞不到汤喝。
    正当洛阳的世家享受着突如其来的好事的时候,南方吴郡的驿站之中,悠悠的琴声又从房内传来,正在侧房做饭的小姑娘细细听后一脸仰慕道“蔡大家的琴声真好听,要是我能做他府上的丫鬟天天听他弹琴也是三生有幸!”
    旁边正在烧火的妇人一听,用手指重重一额姑娘的脑门,压低声音恼怒道“你一个黄花大闺女要到一个糟老头子家做丫鬟,别忘了,你爹大小也算个官!而那个糟老头子,听说家里除了书都快穷得吃不上饭了,现在有罪躲到这,要我早晚把他赶出去!”
    “娘!”姑娘大急的哀求道。
    “反正你断了这条心!要是小妮子想嫁人了,正好咱们县的县丞老爷要个偏房……”
    “娘……我不嫁做偏房!”姑娘心情顿时低落无比。
    “那我也不会让你去糟老头子家!”妇人气势汹汹的说完,顺手把一好大的柴火狠狠的塞进锅里。
    “这么大的木头,老头子也不知道锯一锯!”妇人搬运的气喘吁吁,看见柴火在灶里面烧的斑驳做响。这么大块的梧桐木也不知道从哪得来的,沉的要死……
    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
    隔壁的人正是隐居于此的蔡邕。蔡邕常常抚琴,是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感叹前途渺茫的怅惘。
    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蔡邕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也顾不得火势和吓呆的两母女,伸手就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
    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
    妇人撇撇嘴,在她心中,估计糟老头子的名字前面又要加上个老疯子了。
    “您要是如果要去,就作价一千钱卖给您!”
    “娘!一块烧焦的木头一千钱,您未免……”姑娘大急道。
    “你懂什么!”妇人呵斥道,她就是看在驿站白吃白住的蔡邕不爽,驿站可是要盈亏自负的,不乘现在多榨一点钱出来,老娘去喝西北风啊。
    “好,就一千钱!”蔡邕满口答应,拖着木头欢喜的离开回到房内,突然想到其实自己身无分文,有些不好意思的回到灶房道“可不可以宽限几天,等我的弟子来了,我再把钱给你,”
    妇人一听,顿时火冒三丈,没钱还冒充什么大口气的癞蛤蟆,也不撑死你!妇人刚要张嘴就骂,旁边的姑娘赶忙伸手拦了下来,在妇人耳边悄声说道“娘,蔡先生的弟子就是咱们吴县的顾家大公子顾雍顾公子……”
    “吓!”妇人真是一惊,顾家在吴郡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作为吴郡最顶尖的四大家族,就算整个江东也是风生水起的,她一个小小的驿丞的妻子可得罪不起。
    妇人瞬间变了脸色,一脸热情道“不急,不急,先生您什么时候给我都不急,翠翠,看先生手伤成那样,还不赶紧拿膏药来,给先生送到房内!”
    这前倨后恭的姿势,让小姑娘都有些看不下去了,叫我不要去的也是你,叫我去的也是你,但是小姑娘对于文学大家的仰慕之意不言于表,一脸兴奋的就答应了下来。
    蔡邕还沉浸在得到那块做琴的好木头的欣喜之中,也没有多么介意,彬彬有礼的拱手感谢后就兴奋的跑回了房中了。
    谁也不知道,这块一角被烧焦的梧桐木便做成了古代四大名琴之一。
    与齐桓公的“号钟”,楚庄王的“绕梁”,司马相如的“绿绮”并列于事,后世名传千古的焦尾琴。
    吁虚……焦尾琴的故事正是印证了那句名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若不是一代大儒,著名的历史学家,音乐家蔡邕发现了这块木头,那么焦尾琴也就只能沦为在柴火中烧为灰烬。
    同理,为何似乎帝王家乡的将相扎堆出现刘邦的沛,丰。刘秀的南阳,朱元璋的淮右。
    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金子一开始都发光,大多是没有找到正确挖掘的人而已。
    抱歉,再次说一声抱歉,南柯这个月要下乡一个月,乡下事情繁忙,而且更新的时间不多,所以都是晚上更新的,这个月南柯估计只能一天更新一章,求加更的小伙伴们对不起了,南柯也是个手残党,只能尽量保持,抱歉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