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家面临的尴尬之处就是这样,他们看得上的看不上他们,而其他人呢,他们又不怎么看得上。之前娶了安定公主,杨家真的是得以安定了好些年,但是如今嘛,当今的公主太烫手,那两位据说一直被关在掖庭里头,除了没有废黜公主的身份,实际上就跟寻常宫人差不多,这种公主有什么好娶的。杨家毕竟是武后的亲戚,他们自然是要坚定地站在武后这一边的,所以,萧淑妃所出的公主,杨家肯定是不能要的。而不能娶公主,那最好就是嫁皇子或者是宗室了。杨家这边其实瞄准的是李弘这个太子,若是杨家能出一个太子妃,那么,起码能有一个甲子的富贵,可惜的是,李弘年纪还小了一些,杨瑶虽说算是这一代里头比较出众的一个,但是因为年龄偏大,自然是没指望了。李悦其实并不在杨家人的考量之中,闽越实在是太远了,而李悦呢,作为闽王,对朝堂几乎没多少影响力,杨家缺的其实不是钱财,他们缺的是权柄。
但是杨瑶却不这样想,她其实并不喜欢长安,甚至也不喜欢弘农,或者说,她不喜欢的是自个这个姓氏所带来的的沉重的政治意义。作为前隋宗室,他们的一举一动往往会被过度解读,毕竟,谁也不能保证杨家人就真的毫无野心了,老杨家北周的时候就是外戚出身,如今也勉强算得上,有杨坚这样一个前车之鉴,谁知道后人会不会也有这样的想法呢?
杨瑶的身份就决定了,她的婚事不可能由她自己做主,那么,她为什么不去选一个对自己来说更合适的呢?因此,杨瑶几乎是鼓起了这辈子最大的勇气,主动找上了李悦。
杨瑶并不了解李悦是什么人,不过,在大庭广众之下,起码稍微有点修养的,都不会让一个女子难堪,因此,杨瑶便找过来了。
杨瑶虽说将之前找到的那几本书翻来覆去看了好几遍,但是那些其实就是基础的书籍,很多只讲了现象,并没有讲什么原理,也就是稍微提了一下规律,杨瑶早就攒了一肚子的问题,这会儿正好找到了能够解答的对象,顿时一股脑儿都问了出来。
杨瑶虽说知道的只是皮毛,但是对于李悦来说,已经是一个极大的惊喜。在泉州,李悦也开了学校,虽说识字部分,各家都会将孩子送过来,但是,他们纯粹就是让孩子过来认识几个字,然后学一门手艺,很多人对于自然科学兴趣并不大,他们只是将这个当做是一条进身之阶,甚至仅仅就是谋生之路。当然,学会了这些,在这个时代,的确已经可以做合格的工人了,像是木匠之类的匠人,更是可以更好地解读曾经的经验,以前只是师徒之间口耳相传的那些秘诀,如今完全可以通过各种公式计算出来,这就降低了门槛,原本只有少数人能够学会的东西,如今大多数人通过学习就能掌握,尤其,铁钉乃至螺丝钉的出现,让那些不懂多少木匠手艺的人抄起榔头砸上几下,也能做个差不离,而不必再通过复杂的榫卯结构。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的工艺就没用了,事实上,能够熟练掌握榫卯结构等高级手艺的,在闽越那边也是宝贝,一些需要更高精度的零件,在现有的车床无法满足加工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这些老师傅手工打磨出来。但是,绝大多数的产品不需要太过高端的工艺,越简单也就越容易普及。
问题是,李悦需要的不仅是这些人,他需要的是更多有着基本的科学思维,具备一定创造性思维的人,而这些,自然是不拘于男女。闽越虽说男女之别比起中原还要开放一些,但是,那边更情愿让女孩子去做纺织之类的女工,而不是让她们继续在学校学习,这也是普通小民的小聪明,他们更看重的是眼前的利益,而不是更长远的未来。尤其,女孩子是要嫁人的,你在娘家学了一大堆,结果还没真正创造出价值,都到可以嫁人的年纪了,在这样的情况下,谁家想让自家女孩子继续学习这些知识呢?
李悦琢磨着,就像是武后在宫中设立了专门的女官机构一样,在闽地,他也需要一个标杆,让那些人知道,女子进一步学习也是有用的!而杨瑶若是成为了闽王妃,那么,李悦的下一步计划也就可以顺利实施了。
第93章
没有所谓的一见钟情,大概是因为前世父母的离婚,李悦本质上对于爱情什么的并没有什么感觉,或许,他天生在这方面就有缺失,在这个时代,婚姻是必要的,如果他一直不成婚,没有子嗣,那么,就算是闽王,一切也都是空中楼阁。后世说到什么传宗接代,难免有人要嘲笑是不是家里有皇位来继承,李悦没皇位,但也有王位啊!孩子他可以耳濡目染地教导,他可不希望自个辛辛苦苦搞出来的基业,结果后来来个人,说是李悦没有子嗣,直接给他过继一个皇子还是皇孙什么的。
要是李悦不知道以后的情况也就算了,问题是,武后四个儿子,玩死了两个,还有两个呢,李悦也不了解,也就是知道不知谁的儿子是李隆基,就是那个抢了儿媳妇,还搞出了安史之乱的家伙。这位怎么着都已经算得上是一代雄主了,但是真要是细究他做了什么事,却也不好说。很多时候,明君之所以为明君,其实并不在于他们有多英明神武,时势造英雄,时势也造就明君。李隆基之后,李唐就走了下坡路,所以,李悦就算自己能活得比较长,也不敢保证过继来的就是什么聪明人,万一搞过来一个蠢货,李悦总不能将人杀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