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178)
    沈桥:
    忍着羞说这么一大通,没得到回音,沈鱼有点儿恼,语气也变凶了:你听见没啊,帮不帮我带话?!
    电话那头,沈桥的声音含着笑:听见了,我今天见过你对象了,他说他也想你,很想。
    沈鱼耳根发烫,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干巴巴应了一声:哦。
    为了避免再进行某些聊不下去的话题,沈鱼果断转移话题问起正事,沈桥那边什么情况还不知道呢。
    沈桥三言两语讲完,无非是已经到了首都,然后就工作。
    不是他不想说,他觉得没什么好说的。
    难道要说他晚上回到研究院给分的房子,空荡荡一个人待着没意思,大半夜跑回去拆机器,差点儿被当贼给抓了吗?
    不可能说的,太丢人了。
    两人闲聊几句,沈鱼想起刚才冒出来的想法,犹豫片刻,还是开口跟沈桥求助,让他帮忙介绍个能跟官方打交道,处理捐款事宜的可用之人。
    原本他的想法比较简单,修路也好建学校也好,都以上坎子村为主,修上坎子村通往外界的路,再在村里建一所小学。
    至于没有老师的问题,相信只要工资给够,县城或者乡镇,应该会有待业的知识青年愿意当这个老师。
    只是这样的话,他只用跟村长说好就行了。
    沈鱼早就跟沈爷爷打听过上坎子村村长,按照沈爷爷的描述,不是个特别有能力的人,没做过值得称道的好事,但也没干过坏事,就是个性格中庸不爱惹事的村干部。
    但沈鱼要修路建小学,这可不是惹事。
    修路要跟上级领导申请汇报,不许要批款的话,没有不答应的理由。
    学校就更不用担心了,在村里建学校,划块地出来盖校舍,这事村长自己就能决定。
    不用上头调老师过来,而是自己招聘的话,流程就很简单,只用报备一下,不需要申请。
    因此沈鱼一个人过来,根本没想过跟其他领导有什么交集,他就只打算去找一下上坎子村村长。
    至于村长会不会同意,他只能同意。
    只要不傻,就知道这两件事都是有利于村民的好事。哪怕他真的脑子进水不想答应,或者要搞点儿什么小动作,知道消息的村民都能把他给掀了。
    到时候钱放他爷爷那,需要多少花费由他爷爷监管。
    几次打交道,沈鱼发现他爷办事还是很靠谱的,而且老爷子爱名声,这种事交给他办,多有脸面。
    今天来镇上,主要是想给沈桥打电话,顺带买点儿东西回去,去看学校是走的时候问起虎妞作业,沈鱼临时起意,想看看现在的学校是什么规模。
    这一看,他想法变了。
    只是在上坎子村建一所小学,好像意义不是很大,可能会让村里,会让他家孩子上学方便一点儿,但也就这样了。
    除非他花费大力气花更多的钱,招更好的老师来乡下教学,而且后续的管理还得跟进。
    但如果是这样,他何不把直接把沈家的孩子送去上更好的学校,说不定花费还少一些。
    刚才见了这两所学校,又听董三林和虎妞讲了那些情况,沈鱼冒出个想法,或许他可以直接给镇中和镇小捐钱,扩大校舍,提升教学环境,改善学生们的生活质量。
    不说让孩子们顿顿吃肉,最起码家庭贫困的孩子能吃饱饭吧。
    现在大米价格才三毛钱左右,一斤米能出两斤饭,一个孩子敞开了吃,一天能吃一斤饭就算了不起了,才一毛多钱。
    刨除假期,一年按三百天算,供一个孩子顿顿吃白米饭吃到饱,也才四十多块钱。
    当然,学校建设方面的资助另算,如果要资助学生,肯定不是谁都资助的,也不是说以后所有孩子吃饭他都管了。
    要这样,以后所有孩子都可以送来了,可以免费蹭饭吃嘛,一个学期才几块钱学费,吃都吃回来了。
    还有一个打动沈鱼的点,是学校有个好校长,有个好的管理者,也不用他另外再招老师,省事了。
    暂时还没见过面,具体什么情况还要再打听一下,但目前来说,那位李校长给沈鱼的印象非常不错,是值得敬佩的人。
    这些都是要再仔细斟酌考虑的问题,现在要解决的是,如果他想捐建镇上两所学校,肯定得跟当地官方联系,这可是两所公立学校。
    这样一来,光靠上坎子村那个不管事的村长就不太够了,而且他也管不到镇上的学校来。
    所以沈鱼才找沈桥求助,他不会有很多时间留在这里处理后续问题,沈桥算半个官方,他那边开口,更容易找到合适的人。
    沈鱼还有继续捐建学校的想法,如果找个专门的人员比较合适。
    电话里很多话不好说,他没有说得很明白,但沈桥知道他回来的目的,听他说换了公立学校需要有专人来处理,很快领会到他的意思。
    知道了,我让人过去。沈桥答应得很干脆。
    可能后续还有类似活动,需要一个专职人员,我会支付合理报酬。沈鱼强调道。
    两人又随便聊了几句,沈鱼发现邮局职工看他的眼神都不太对劲了,恋恋不舍跟男朋友道别,挂了电话。
    一个电话打了十几块钱出去,邮局工作人员都傻了,这是谁家的败家孩子啊,打个电话啰啰嗦嗦,半个月工资都给打没了。
    等着急了吧,走,去供销社,想要什么自己拿,哥给你们结账。沈鱼特别阔气。
    董三林嘴巴张开又闭上,欲言又止表现得很明显。
    虎妞没那么多顾忌,一肚子话想问:猫儿哥,你处对象了?
    处了。沈鱼回答的很爽快。
    不能光明正大表明沈桥的身份,但沈桥就是他对象,这是事实。
    虎妞:
    她刚想问,三伯知道不,再一想,三伯三嫲都管不住猫儿哥哥啊!
    你对象长的好看不?有没有你好看?虎妞忍不住问。
    她哥长这么俊,要是找个长得丑的,多亏。
    好看,跟我一样好看。沈鱼大言不惭,厚脸皮连着自己一起吹。
    虎妞有些傻眼,那得是多好看的姐姐啊!
    问完了?
    没有没有,你要给我们学校捐钱吗?虎妞好奇道。
    是有这个想法,你觉得怎么样?
    我觉得可以!虎妞积极给沈鱼出主意:你捐粉笔吧,之前有个好心人,给我们学校捐了十盒粉笔,还有一盒彩色的,我们老师高兴坏了。
    越说越觉得这个主意不错,你知道哪卖的有粉笔吗?我带你去。你要捐几盒?十一盒行不行?比上次那个人多一盒!
    沈鱼:
    第149章
    沈鱼不知道的是,他们兄妹三人走出邮局之后,有个工作人员盯着他们的背影看了好久,看得其他同事都觉得奇怪了。
    小芳,看啥呢?邮局的吕大姐忙完手上的活,看见年轻的同事何小芳盯着大门口看,不由问道。
    何小芳神情恍惚似有心事,含糊其辞:没啥
    一个挎着邮包正在装信的男同志,有些酸溜溜道:现在的年轻人,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贵,打个电话打那么长时间,哪有那么多话好说。
    他进来装信就在打电话,他都快装完了,这人还在打。
    吕大姐翻了个白眼:你管人家打不打电话,又没用你的钱。
    小芳,刚那后生,不是咱本地的吧,我就没见过听说过谁家有这么精神的小伙子。吕大姐好奇地问。
    何小芳点头道:电话是往首都打的,听口音也不像咱本地人。
    吕大姐咂咂嘴,忍不住又说一遍:长得真俊,不知道谁家的亲戚。
    何小芳犹豫了一会儿,等刚才那个说酸话的邮递员离开之后,才凑到吕大姐身边,神秘兮兮道:吕姐,我可能晓得那是谁家亲戚。
    吕大姐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她说得是谁,被勾起好奇心:谁家的?你认识?
    何小芳说:你还记得去年咱邮局有个老爷子打电话,说他孙儿给能给介绍工作,去城里当工人,一招招五十个不?
    吕大姐当即道:这咋可能不记得。
    那天她和何小芳还把这事当笑话讲给其他同事听,结果让领导给听见了,领导还批评她们,说发现骗子应该及时上报,免得害了当地老百姓。
    没想到,招工这事竟然是真的!
    谁家还没几个在村里住的亲戚,如果说一开始还心存疑虑,过年的时候有些女工舍不得加班费留在工厂加班,还有一部分回来过年,手里拿的钱总是真的。
    她们还讲了在工厂做工的经历,把人都给听傻了,后来再有招工信息,她们这些有正式工作的人都有些心动。
    一个月一百多块钱呢,她们在邮局工作,算好单位了,一个月也才四五十块钱。
    要不是舍不得铁饭碗,非得去试一试。
    现在虽然不招工了,但这事实在让她们印象深刻,吕大姐不可能不记得。
    咋?刚那俊后生,是沈家亲戚?吕大姐不由问。
    因为招工的事,沈家可出大名了,听说还有镇上领导去慰问过,不知道说了什么,后来又没声了。
    何小芳用力点头,咽了口口水,一脸挣扎:大姐,我觉得,刚那个好像就是沈家那个出息的孙子。
    沈老爷子打电话的时候是她帮着拨的,后来她们当笑话说,她还记得沈家的孩子好像叫猫儿?
    刚才那个小女孩儿,喊的就是猫儿哥哥!
    吕大姐傻了:真的啊?
    她见到沈家的凤凰儿了?
    真的!何小芳把自己的推论告诉她,盯着吕大姐等她说话:你觉得是不是?
    吕大姐一抚掌:哎呀你这么一说,我也觉得是,咱这乡下地方,哪有那样的俊的后生。
    好听的话她说不出来,总之就是跟镇上那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不一样。
    吕大姐好后悔:早知道刚才应该多看几眼。
    她一把年纪了,虽然觉得人家年轻人长得俊,怕把人家看不好意思了,就忙自己工作去了,谁想到竟然是这么个人物。
    还有个事
    何小芳吭吭哧哧,把吕大姐急坏了:啥事你倒是说啊!
    何小芳说:吕姐,你跟李校长是亲戚是吧?
    镇上一共就两所学校,小学校长姓窦,李校长自然是镇中校长,随便问镇上哪个,哪个都知道。
    是啊,他老婆是我表姐,咋地了?
    好事啊!何小芳高兴道:刚才沈家那位,说要给学校捐钱。
    真的?
    真的,这有什么好说假话的。何小芳曾经也是镇中的学生,对老校长心怀感激。
    我亲耳听见的,说要给学校捐钱,他那妹子,还说让他捐粉笔,捐十一盒。何小芳说。
    那可真不错。吕大姐高兴道。
    两人都不觉得捐十一盒粉笔少了或者怎么样,不要钱的还嫌弃啥啊?十一盒粉笔加起来也要将近十块钱,她们好几天工资呢。
    镇子小,住的近,亲戚们之间串门,溜个弯就到了。
    下班之后,吕大姐想起今天听到的消息,吃完饭就溜达到她表姐家去了。
    李校长家饭晚一点儿,这会儿还正在吃,校长老婆看见妹子过来,还挺高兴,连忙招呼她,问她吃饭没,没吃一起吃点儿。
    吃过了吃过了,姐你别忙,我今儿听了个好消息,来跟姐夫说说。
    李校长是个清瘦的中年人,听见姨妹子这么说,不由问:啥好消息?
    有人要给你们学校捐粉笔!
    李校长笑起来:又遇到好心人了。
    确实是个好消息,他们学校的教学用品,课桌板凳、书本、教案本、粉笔、黑板擦等等,上头会拨一部分物资下来。
    但是这些东西不可能永远不损耗,坏了想再申请新的,那就难了。
    桌椅坏了修修还能将就着用,黑板擦用不了了,裁点儿碎布当抹布一样能擦黑板,就是得勤换洗。
    粉笔就真没办法了,老师要上课,不可能不用粉笔,这个是怎么都省不了的。每学期发下来的根本不够用,为这个事,他不知道往县里跑了多少回。
    多跑几次,批几盒,能支持一段时间,用完了他再去跑。
    偶尔有人往学校捐粉笔,大家伙儿都高兴,哪有嫌粉笔多的。
    校长媳妇儿也知道自家男人的烦心事,跟着高兴:娟儿,晓得捐多少盒不?
    李校长皱眉道:问这个干啥,人家有这个心,哪怕只给几根,我也高兴。
    这回可不少嘞!吕娟忙道:应该有十一盒,我觉着,搞不好还能更多。
    沈家那孩子,打个电话就扔了十几块钱,够买二十多盒粉笔了,一看就是不缺钱的,说不定会给凑个整数。
    真好。校长媳妇笑开了花。
    李校长也觉得是好事,这还没开学,下学期多十几盒粉笔储备,一个班能分半盒呢。
    娟儿,谢你跑这一趟,这事儿咱先别往外头说了,万一人家有难处不想捐了,闹得不好看。李校长到底想得多些,叮嘱了一句。
    欸,晓得!吕娟先应下来,然后跟表姐表姐夫讲起这回的捐款人,她觉得这次捐款,黄不了!
    这是后话,沈鱼怎么也想不到和虎妞两句闲谈会传得这么广。
    出了邮局,他们直奔供销社,镇上还有一些其他商店,开店的一般都是自家临街的房子,一半住一半开辟出来当店铺。
    卖吃食早点的也有,小摊子更多。
    据虎妞说,学校门口就有卖包子馒头油条,卖煮鸡蛋,卖麦芽糖的小摊子。
    说着说着就流口水了,不知道在馋什么。
    进了供销社,沈鱼履行承诺:想要什么自己去拿,我请客。
    虎妞欢呼一声,直奔卖糖的柜台,被沈鱼一把薅住后领:不给你买糖,换牙忘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