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分卷(142)
    就是,这么好的事,非得蹦出你这么个拎不清的瞎搅和给咱泼冷水。
    叔、婶,你们可别听他的,咱都特别感激猫儿,选不选得上都感激他!
    对,咱可不是那种不记好的人。
    二毛子,你这么多意见,不然你家人就别报名参加了。
    我觉得行!你家亲戚也别参加了,浪费人家好意。
    大家都觉得这个提议很不错,五十个听起来多,可到时候消息一传出去,不知道多少人要来争来抢,巴不得少几个竞争者。
    我觉得不行!二毛子他娘一声嚎,冲过去揪住不省心的儿子,啪啪几巴掌:快跟你爷道歉,你这张嘴吃大粪了是吧,一会儿不看着你就满嘴喷粪!
    她家里可有三个儿媳妇两个闺女,但凡能出一个工人,那他们家就不一样了!可不能让这混小子给搞坏事了。
    疼,疼啊娘你轻点儿!二毛子被揪着耳朵,疼得龇牙咧嘴,还忍不住嘀咕:咱一个锅里吃饭,我吃大粪,你们吃啥啊
    众人轰然大笑,就连本来面带怒容的沈家人都没崩住。
    算了。沈老爷子摆摆手,二毛子就是嘴巴臭喜欢乱说话,坏心眼倒没啥。
    该说的都说了,条件你们也晓得,要手脚灵活的,年纪呢,不能太小也不能太大,要十六岁以上四十岁以下的,都算实岁。
    这个年龄条件又引发一波议论,四十岁以下的大家都能接受,他们本来以为要招那种很年轻的,十几二十岁的那种,没想到这个岁数的也要,还能赶上的都高兴得很。
    有些年纪不到的女娃娃就急得不行,连声问虚岁到了行不行。
    不行。沈老爷子不假思索道。
    这可是猫儿再三强调的,说十六岁都嫌小。
    其实沈鱼本来打算定十八岁的,后来考虑到,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在乡下已经开始议亲了。
    如果有机会去城里当工人,就能拖延一下这些还未成年的女孩子们结婚的时间,也让她们开开眼界,打破一些思想禁锢。
    手里有了钱,有了自己挣钱的能力,见识到外面的世界,或许能改变这些女孩子们的人生。
    最起码让她们知道,女孩子并不是不能靠自己活着,不是到了年纪就必须嫁人生孩子,还必须得生男孩子,女孩子的人生也能有更多的选择。
    但再小也不行,十六岁他都感觉在雇佣童工,再小真过不去这个坎。
    都回去通知一下,有亲戚符合条件的,都可以来我这报名。
    老爷子琢磨着,这五十人他得优中选优,所以得先让更多的人知道这个情况。
    到时候,他选里头心诚的,手灵的,勤劳肯干不偷奸耍滑的,可得好好挑一挑。
    猫儿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他,就是信任他,老爷子打定主意,要把这事给办的漂漂亮亮的。
    不是咱村的也行啊?
    叔,干啥也让外村的人来,猫儿可是咱村里出去的娃。
    村里人各有想法,谁家还没几个在别的村的亲戚,有的本来打算偷偷跟人说的,现在倒是不用偷偷说了,可竞争更大了。
    也有的觉得不应该让外村人也掺和进来,本村人竞争就很大了。
    至于开始沈老爷子让沈家小辈去通知他妹妹和两个女儿,这是因为她们是沈家亲戚,大家都觉得理所应当。
    沈老爷子才不搭理他们,人多了他才能挑出好的,难不成为了凑够人,捏着鼻子选一些歪瓜裂枣?
    不成!这不耽误猫儿的事儿嘛。
    老爷子甩手走了,沈老太太扔下一句:不愿意说的可以不说。
    到时候你们亲戚从别的渠道知道消息,看不闹你们!一群小心眼。
    这会儿,沈庆田和兄弟们兵分几路,已经到了姑奶奶和两个姑姑家。
    这个时间,勤快的人都在地里干活,沈家那是因为盖房子,家门口才围了那么多人。
    沈安国家的二儿子沈庆林去的是沈大姑家,离得最近,最先到。
    今天赶巧周末,村里有集,还有一些镇上的人过来买些鸡蛋青菜之类的回去,村子里很是热闹。
    沈庆林找到沈大姑家,沈大姑不在,只看见二表弟方小兵在院子里劈柴。
    沈大姑家比沈二姑家好一点儿,早就分家了,现在自己当家,过的还算松快。
    见到表哥过来,方小兵连忙招呼他,让他进屋先喝口水。
    沈庆林抹了把汗:大姑呢?有急事。
    啥事啊这么急。方小兵好奇道。
    沈庆林嘴一咧:好事,大好事,咋不见丹妮儿和虹妮儿?
    这两个是沈大姑的女儿,沈庆林表妹,一个二十,一个十七。
    跟我娘去赶集了,说是买俩簸箕回来,你说费这个钱干啥,咱自己又不是不会做。方小兵嘀咕道。
    沈庆林不接话,表弟编得簸箕把晒的萝卜干都给漏下去这事儿,大姑说了不知道多少回。
    哥你坐着等会儿,我去喊她们回来。方小兵给他端了碗水,一溜烟跑了。
    没等一会儿,沈大姑一行就回来了,除了两个表妹,还有方小兵兄弟俩的媳妇儿。
    沈大姑看见侄子,高兴不已:庆林来了,等着,姑给你冲碗糖水蛋,中午在这吃。
    不了姑,家里头忙着盖房子,我传完话得回去。
    啥话啊?
    沈庆林笑着把沈老爷子让他们说的都告诉沈大姑,直接把她给听傻了。
    这、这是她结结巴巴,不敢相信:我们家丹妮儿和虹妮儿能去不?
    咋不能。沈庆林说:姑,我跟你说实话,到时候人多,爷肯定会挑一挑,但话说回来,这机会是猫儿给争取来的,妹子们只要不比别人差太多,肯定不会让人给挤下去。
    沈大姑连忙点头道:你说的是,是这个理儿,丹妮儿你晓得的,她打小这手上的活就干得好,七八岁就能自己缝补丁了
    方丹和方虹也激动得不行,之前妈回来说表哥\表弟有多厉害,她们心里好奇,但毕竟没亲眼见到,只记得小时候安静漂亮得像个女孩子。
    现在是真信了,城里的工作说安排就安排,一下子能给五十个名额,这得多有本事啊!
    方小兵这会儿也回过神了,晕乎乎道:明个儿张家不是要上门
    方丹年纪早到了,家里舍不得她嫁太早才多留了两年,所以这段日子忙着议亲,明天就是男方来相看的日子。
    沈大姑一咬牙:我去回了!
    这么好的机会,闺女要是能去城里当工人,干啥急着嫁人,她去城里的时候看了,猫儿也跟她们讲过,好多二十多岁的女娃娃还在念书呢。
    方丹也急忙表态:妈,我想试试。
    妈妈从城里回来,她们听她讲那些城里的事,听得她们向往不已,她想这辈子,一定要去大城市看一回。
    现在有这个机会,当然不能放弃。
    走,现在就去你外公家,把你们名字先记上。沈大姑当机立断。
    方家二媳妇突然从厨房里冲出来:娘,我岁数合适,我针线活也做得好,我能去不?
    你凑啥热闹,都结婚了。方小兵被他媳妇吓了一跳,这是干啥呢。
    结婚了不能去吗?方小兵媳妇儿不甘心地问。
    沈庆林老老实实道:这倒没说不能去,猫儿只要求了年纪。
    方小兵傻眼了:那、那你走了,咱娃咋办?
    儿子才五岁,跟着堂兄弟们跑出去玩去了。
    要是真能选上,娃我带。沈大姑突然发话,又问站在厨房门口的大儿媳妇:老大家的,你想去不?
    她能理解儿媳妇,她是年纪大了,都过了四十了,换她在儿媳妇们这个年纪,有这么个机会,她怎么也得试一试。
    方家大儿媳妇愣了一下,脸上闪过喜色,用力点头:娘,我想去!
    沈大姑说:好,都去,都把名字报上,选不选的上的,总得给你们个机会试试。我把丑话说在前头,自己有本事选上了,那是好事,家里我给看顾着,没本事让人家给比下去了,可别指望我去给你们说话。
    娘,我们懂。
    娘您放心,我们肯定好好比,不给您丢脸
    一家子脸上都洋溢着充满希望的笑容,同样一幕,也在沈二姑家上演。
    不过沈二姑没闺女,就三个儿子。
    但沈二姑听沈庆田说完,二话不说放下锄头:走,我去报个名。
    曹老太当场愣住:等等,老三家的,你都过四十了!
    那是虚岁。沈二姑理直气壮:我们猫儿说了,算实岁,我实岁才三十九!
    第122章
    听说了吗?
    啥?
    老沈家报名招工那事啊!
    田地里,几个村民歇在田埂上的时候,忍不住聊起来。
    那咋可能不知道。这可是最近整个村乃至附近几个村最大的事,传的十里八乡都知道。
    你们家娟儿报名了没?
    嗐,我们家娟儿都十七了,要说亲的大姑娘,凑这个热闹干啥,耽误了青春,就成老姑娘了。
    说话这大婶大着嗓门一脸真诚,反问道:别说我们家了,你家红红报名不?我可听说,小河村的张家小子可中意你家红红,是不是好事将近了?
    可别听外头人混说,我们家还想留娃儿两年,女娃儿念家呢。
    那是报名了?
    报啥名啊,我们家红红胆子小,哪敢出远门到城里去,在家干干家务活挺好。
    这样啊
    大消息大消息!老远突然跑来几个光脚的小娃娃,边跑边喊:沈家门口贴红纸啦,选了去城里做工的人,大家快去看呀!
    啥?
    人选好了?我小姑子嫁的远,刚写了信过去人还没来。
    谁等你呀,一天天的尽看见去沈家报名的,都不知道去了多少人了,哪个还等你小姑子。
    哎呀这弄得,我得去跟我婆婆说一声。
    你去说吧,我先去看看哪些人给选上了!
    地里干活的人都扔了锄头铁掀,拔腿就往沈家跑,这种热闹,值得说上一年,不凑是不可能的。
    等他们赶到的时候,沈家门口已经里三层外三层挤了不知道多少人。
    沈老爷子给弄了张大红纸,特意请村里毛笔字儿写的最好的村长他大爷来誊写,光买红纸就花了好几毛钱,就是想弄得体面点儿,正式点儿。
    写完了往墙上一糊,红纸黑字儿,整的跟古代科举考试放榜似的。
    别挤,挤啥啊,鞋都给我踩掉了。
    让我看看,看看我家二丫名字在不在上头!
    谁踩我脚了!
    看完了赶紧出去,别堵在前头。
    这上面写的啥啊?
    你都不认字你挤个什么挤。
    你认识?
    不认识!村里能有几个识字的,不识字才正常好吧。
    一群一群的人涌过来,以前都没觉着村里有这么多人过,陆续还有听到消息的人赶过来。
    沈老爷子敲了一下自家搪瓷面盆,让喧闹的众人安静下来。
    大家伙儿听我说,这个初步选拔的名单,已经确立下来了,这上头呢,有七十个人,一会儿吴老哥给大家伙儿念一念名字
    吴老哥就是写这个榜单的人,村长他大爷吴有才。
    不是选五十个吗?有人问。
    是五十个,这七十个,只是过了初选,我们家猫儿说了,到时候会安排人过来,直接来咱这选拔培训,选出来了就直接带去城里。沈老爷子解释道。
    实际上,从他放出消息起,当天就有几十号人来他家报名。
    随着消息朝其他村子扩散,第二天第三天,人越来越多,加起来都有几百号人,连镇上都有人听到消息来打听。
    其实有的不太相信,但人家觉着,就是报个名,也不交钱干啥的,还不一定选的上,所以干脆先报上了。
    不过大部分人都是相信且真心想去,还有偷偷来送礼的,被沈老爷子哭笑不得地拒绝了。
    沈家一家子人凑在一起,商量这些报名的人哪些能行。
    手艺啥的他们也不懂,都吹自己针线活好,乡下的姑娘哪个不会几手针线活,那踩缝纫机跟捏绣花针还不一定是一回事呢。
    所以沈老爷子给自家评判标准的定位很清楚,技术他不管,猫儿说了他会安排人过来挑选。
    那他要选的就是品行,找那些勤劳肯干不偷懒的,心眼实在不搅事的。
    一家子根据自己的情报,把那些有问题的,比如手脚不干净爱占人小便宜,偷偷摘人家几根黄瓜摸几个辣椒,乡下人家不当回事,看见了也不会计较。
    可这习惯不好,万一去厂里看啥好也摸一点儿,人家觉着他们猫儿帮着招的人就这样,误会他们家猫儿咋办。
    所以沈家人可慎重了,沈老爷子还特意请了哥哥弟弟家的女眷过来,毕竟她们接触的多,对这些人更了解一些。
    这么精挑细选挑出来七十个,不说个个都是道德标兵,最起码没什么大问题。
    其实再等两天,会有更多人报名,但沈鱼等不及,据说这两天就会有人过来挑人,所以沈老爷子紧赶慢赶给挑了这些出来。
    这上头有我闺女名儿吗?
    我家花儿选上了没?
    还有我家六丫!
    别吵,再吵都别听了。沈老爷子一句话,全场都安静了。
    老哥,您给念念?他看向站在一旁的吴家老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