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069页
    日本人很快占领了上海,一时之间上海人死伤无数,战乱随处可见,就来到了家门口。
    杜飞去了前方战线做记者,尔豪和何书桓也是心痒难耐,他们也想要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奈何家中还有人留着他们。
    这场战争来的比梦萍预想的还要快,学校已经停课了,她也不需要去学校了,路家的别墅在租借里,相对来说还是很安全的。
    路振华还把李家人全部接到别墅里来了,他还想要让依萍傅文佩母女回来住,奈何依萍和傅文佩早就不知道去什么地方了。
    而李家三口人来到路家住,最难过的就是尓豪和王雪琴,王雪琴还好说,眼不见心不烦,可尔豪每每看到李家人,就会想起之前所有人对他的批判。
    心虚不已,王雪琴舍不得儿子在家里日益消瘦下去,便想着让儿子出去住,然而没有名目也没有钱,存折里的钱都被她挥霍的差不多了,伸手去像路振华要肯定不行。
    而就在王雪琴想办法的时候,尔豪率先报名参加了战争,准备去前线做战士,和他一起去的还有何书桓。
    王雪琴就是想拦都没拦住,何书桓走了,如萍只能回家来住。
    经过治疗,李可的病一点点好了起来,但是她这种好起来了,在王雪琴看来就是故意的,尓豪走了才好起来,那不就等于说就是尓豪害的她吗?分明他们家尓豪就只是一个很小的□□而已。
    可有路振华护着,王雪琴不能做什么过分的事情,李家人也都看在路振华的面子上忍让着,这就形成了一个诡异的局面。
    路家别墅外面战争不断,别墅里面也不消停,于是在外面消停了一些之后,梦萍决定去外面租房子住,她翻译书籍写东西画画都需要安静的氛围。
    她不能上前线打仗,唯一能做的就是用她仅有的一点儿能力,能做一点儿是一点儿。
    自从学校听课了之后,梦萍就再也没有见到过廖文杰,也不知道他去干什么了,问了姜岩他也说不知道,也不知道是去继续执行任务去了,还是按照去前线了。
    直觉告诉她,这时候廖文杰是不会逃的,虽然她也不知道这种直接来自什么地方。
    日本人占领了整个上海,大肆追捕‘抗日分子’,已经达到了草木皆兵的程度了,梦萍一直都在租的房子里呆着,所有的生活用度都可以在距离房子的一百米以内解决。
    这种情况一直维持了八年,日本人无条件投降,彻底退出了上海,直到那时候,梦萍才感觉天空亮了。
    在这八年里,梦萍紧紧生活在一栋楼里,就已经见识到了人生百态,她一直都有用笔名发表文章,这八年里她换了无数个笔名。
    写出来的文章拜托姜岩寄到报社,有的在香港报社发表,有的在北平,还有的就在上海本地。
    梦萍不知道姜岩是用了什么方式,他投出去的文章都没有人能够追查到她,让她没有了后顾之忧。
    战争结束了,梦萍没有停下来写作的脚步,之前她在学校做翻译的时候王雪琴说她会成为女作家女文豪,现在看来女文豪还差点儿,但作家是真的了。
    尓豪和何书桓从战场回来了,何书桓的一条腿瘸了,尓豪还是完好无损的,这让王雪琴很是欣慰,没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了。
    一家人重新聚在一起,只是这一家人,和原本的一家人还是有所不同的,不仅是年龄,还有心绪,也不再像以前一样肆意年华,都到了三思而后行的年纪了。
    而在重聚之后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何书桓要和如萍离婚,当初他们俩结婚就没有办过证书,现在何书桓想要正式的离婚,而理由就是他爱上了一个战地护士。
    在他腿受伤的时候,对方给予了照顾,他想要和战地护士在一起,所以就只能对不起如萍了。
    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如萍整个人都傻了,她爱了这么多年的男人,等了他整整八年才能战地回来,结果他竟然要和她离婚?
    何书桓的父母已经去世了,是死在日本人手里的,现在日本人离开了,他在战地也杀了很多日本人,算是为父母报仇了,所以接下来他想要为自己而活。
    然而更让如萍接受不了的事情出现了,照顾何书桓的战地护士竟然是依萍,依萍在战争刚刚起来的时候就去了战地,而早在方瑜一家去香港的时候,她就拜托方瑜照顾妈妈。
    每年都有想办法寄钱过去,或者是托人把钱带到香港,现在战争结束了,她想要见路振华最后一面,然后就去香港找她妈妈,可没想到何书桓竟然说要和她结婚,为此还要和如萍离婚。
    依萍觉得不是她脑袋坏了就是何书桓脑袋坏了,他当时危在旦夕,她作为护士给他进行包扎,那就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这八年里她给数不清的人包扎过,难道都让他们来娶她?那简直就是有病。
    被依萍不假思索的拒绝了,何书桓饱受打击,但他没有绝了和如萍离婚的念头,他想要离婚之后去香港找依萍。
    而这次路振华站出来了,说什么也不允许他们离婚,他的女儿已经嫁给何书桓一个了,还想再要第二个,天底下哪有那样的好事儿。
    离婚离不成功,王雪琴每天在家对何书桓也是骂骂咧咧的,骂他是负心汉,骂他朝三暮四。
    然而无论王雪琴怎么骂,如萍都是要继续和何书桓一起生活的,还在之前何家父母在他们买的别墅里,空荡了八年,终于又有人住了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