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1页
    也不知惠妃是否听懂,只见她笑着摇头:“夫人这话严重了,咱们日后就是一家人。本宫这一辈子也没个女儿,儿子只活了胤禔一个。青禾这孩子本宫是越看越喜欢,若不是怕夫人舍不得,本宫都想现在就把人留在身边。”
    惠妃是明白人,八阿哥如今虽然养在她膝下,生母还在。就凭着他生母那样的容貌,老八如今的宠爱,将来一个嫔位跑不了。嫔位就有资格教养自己的孩子了,到时候老八肯定是会回去的。
    纳喇家没有故意磋磨儿媳妇的,从来都是盼着儿子与儿媳妇好。她祖母如此,额娘与婶娘都是如此。若伊青禾与大阿哥感情好,惠妃也只有高兴的份。
    觉禅氏有意讨好,惠妃也是存了交好未来亲家的心思,三个人说说笑笑,气氛十分和谐。走出宫门,伊青禾还有些恍惚,这跟她想的完全不一样啊。
    晌午大阿哥带着八阿哥到钟粹宫请安,惠妃把伊青禾送的东西放到他手里。“伊尔根觉罗家的姑娘今日入了宫,这是特意送给你的。额娘给你打听了,东西是昨日人亲自去寻来的。额娘看了,是个用心的好姑娘。”
    “还有老八,”
    “额娘,儿子也有?”八阿哥有些意外。
    他出身不好,宫里的兄弟嘴上不说,心里看得起他的没几个。老九是一个,大哥?大哥虽然没有那心思,不过有时候说话不好听,会无意中伤人。就连无意中遇见的姐姐妹妹,也会下意识的躲着他,好像他是什么脏东西死的。
    说不伤人那是假的。
    他知道今日伊尔根觉罗氏会入宫,本来就没有期盼着会给他礼物,尤其是得知昨日太子妃并没有给三哥带东西,更是一点心思都没了。
    如今忽然听到自己还有礼物,说真的,挺意外,还有点淡淡的惊喜和不知所措。
    “你大嫂娘家一般,东西不是顶好,你别嫌弃。”惠妃说着就把那套文房四宝递给了八阿哥。
    大阿哥探头看了一眼,“呦呵,宣纸、湖笔、徽墨和端砚,大手笔啊,这一套没个几万两可下不来。”几万两银子的东西,额娘还说不是顶好,真不知道什么东西算好的。
    惠妃给了胤禔一个白眼,自己的儿子什么样她能不知道,这是把她想象成什么人了。她解释道:“尚书夫人说了,也就是笔墨纸花了些银子,砚台是端砚不假,因为有瑕疵,所以并不贵重。”
    大阿哥狐疑的看了他额娘一眼,随后又拿过砚台仔细观看,他摇头:“额娘,您唬儿子呢?这砚台浑然一体,哪里有瑕疵了,儿子怎么没看出来。八弟你来看看,”
    皇家阿哥都是精英教育,鉴赏课从小就有,大阿哥就算是不感兴趣,基本的还是能看得出来。就像他说的,这砚台一看就是个古物件,他是一点瑕疵没找到。
    八阿哥仔细观察片刻,随后紧跟着摇头。
    惠妃有些得意,“看不出来吧,青禾说砚台这,”她拿过来仔细找找,想要找出今日伊青禾说的那个位子,只是找了一会儿没找出来,就放弃了。“反正,就是这砚台有些瑕疵,她找人给修补过了。”
    “能修补的一点痕迹没有,可见是个高手。”八阿哥并没有因为砚台被人修复过就觉得被人怠慢了。
    皇阿哥到了去上书房的年龄,康熙都会给儿子准备笔墨纸砚,像宣纸、湖笔都好说,上好的徽墨和端砚比较难的,就是皇家也不例外。
    上书房的皇阿哥们,除了出身大族的大哥、太子、四哥五哥,就连三哥刚开始用的砚台都很一般。不过三哥跟太子交好,太子手头好的端砚和徽墨不少,所以后来三哥自然也用上了好墨和好砚。
    八阿哥手里的墨是好墨,是惠妃拜托纳喇家给他寻来的,砚台与兄弟们相比较就很一般。如今这块砚台,他看着比太子现在用的都还要好一些。
    像八阿哥这种出身的人,心思总比别人敏感一些。在伊青禾看来不过是一件小事,却让八阿哥心里暖烘烘的,很是感动。
    大阿哥叫住快要走出去的八阿哥,“八弟下午去上书房把这套文房四宝都带上,咱们好好去羞羞老三。”老三不是爱捧太子臭脚么,怎么不见未来的太子妃给他准备礼物。
    哼,明珠有句话说得对,出身并不能决定什么,还要看行事作风。看看他福晋,就是比太子福晋会办事,给他长脸。
    下午,大阿哥带着八阿哥早早地去了上书房,还不等他开口,三阿哥贱兮兮的说道:“大哥来了,听说今日尚书夫人入宫了,不知咱们未来大嫂给大哥送了什么礼物?比之太子的龙纹玉佩如何啊?”
    昨日,瓜尔佳氏送了太子一块玉佩,那玉佩正中央是天然形成的龙形,为此基本不来上书房的太子昨日居然破天荒的过来陪他们上课。
    原以为自己说这话大阿哥肯定会暴起,毕竟那龙形玉佩就连汗阿玛都没有,实属罕见。尚书府又不如瓜尔佳氏是传承百年的世家,谁都知道拿不出好东西来。
    谁知大阿哥只是冷哼一声,然后有些得意的从袖袋拿出一张图纸,他小心的铺在自己的书桌上,斜了一眼坐在三阿哥旁边的太子。“看见没有,神臂弓。这个弟弟们不陌生吧?”
    他清清嗓子故意卖弄,“骑兵的厉害大家都知道,相传在宋朝时期有人发明了专门对付骑兵的弓,这个弓箭厉害就厉害在能射穿马腹。正是因为这神臂弓,宋朝才得以在铁骑虎视眈眈下,得意多存活三百多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