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0页
    济阴王晖业说:“尔朱荣若来,必会防备,恐怕不好对付。到了晚上”众人还是没有方法。皇帝命令众人退下。众官离去,到太极殿北,忽然看见红灯堵塞道路,众官派人去探望访视,是尔朱世隆坐在殿西廊下。众官大为震惊,众官都不想见他,但尔朱世隆已派人来请他们,众官不敢不去,于是到西廊向世隆施礼。
    尔朱世隆问:“不知众官在宫议论什么,这么晚才出来?”城阳王说:“天子闲暇无事,召我们闲谈消遣。又因为天柱不接受九锡,陛下妄赐天柱九锡,故此,谈论了很久,不知不觉到了晚上。”
    尔朱世隆冷笑说:“皇帝要赐天柱九锡,应先与我交谈。你们与皇帝商议一天,其中定有隐情。”说完,起身就走。众官听了,都变脸色而散。尔朱世隆归府,写信告知尔朱荣。信中说:“堂兄小心,陛下可能要图害我等,望你日后多加谨慎。”
    尔朱荣看到书信内容后,大笑道:“尔朱世隆,你太胆小了,他们有胆子吗?”那时候天穆回到并州,尔朱荣将书信给他看。
    天穆看了后,对尔朱说:“书信内容,大王不可不信,皇帝多少想掌握大权,大王,望大王日后谨慎。“尔朱荣说:“城阳王等人乃庸奴,安敢作乱害某?如果皇帝心中有变,等吾女怀孕,生下太子,我到京城废黜天子,立外甥为帝。如果不是太子,陈留王是我女婿,就扶他做皇帝。兄弟以为如何?”
    天穆说:“以大王的雄武,有什么事不能成功?且待入朝,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吾虽不才,愿助大王一臂之力。尒朱荣非常高兴”。第二天,尔朱荣又写信给北乡公主。
    北乡公主大惊,写信告诉尔朱荣,说:“大王不能不考虑。昔日黄河之事,京城百官皆难忘去,所以心生害意是情有可原的?皇后深居宫中,外面的事儿,她是不知道的。大王,大致上我已了解,不如大王暂住晋阳,看清朝廷动静再说。况且,外有万仁、尔朱仲远、天光雄兵二十万,各据一方,内有朱世世隆、司马子如、朱元龙秉理朝政,他们是大王的心腹,有他们在,大王怕什么。”
    尔朱荣又写信,对公主说:“天下大事不是你女人所知,我难道害怕一个小皇帝?”于是不听北乡的话,召集将领,安排人马,带了小妾、世子、王府寮属,亲自率五千骑兵,行到京城。尔朱荣,你若不去京城,还能多活几年,你有曹操之权,却无曹操之能,且还成就了四位皇帝,真是好本事啊。”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18章
    话说尔朱荣离开晋阳,一路上暗自想:“朝中文武皆因吾权过大,才臣服吾。”
    于是令人写信,投送百官,说:“投顺者,可活,不顺者,亡。莫要吾大军兵临城下,杀尽尔等。”
    众官得信,心中恐惧,有些胆小的怕死,辞官归乡。
    中书舍人温子升献书于孝庄帝,孝庄帝希望他们别来,当看到信时,就知道他们一定会来,神色忧虑。武卫将军奚毅为人刚强正直,孝庄帝待他很好。
    一日,他见皇帝一个人坐在龙椅上,上奏说:“臣听说尔朱荣入朝恐将有变易,陛下知道吗?”
    “孝庄帝假装说:“朕不知道。”
    奚毅说:“尔朱荣定有诛帝之心,臣虽是他的部下,但断然不会助纣为虐,紧急情况,臣牺牲性命,也会保全陛下。”
    孝庄帝说:“朕保天柱必无异心,当然,卿的忠诚,朕也记在心里。”
    奚毅退,召城阳诸臣,对他们说:“天柱将至,何以待之?”众大臣皆劝因其入而杀之。”
    孝庄帝问汉朝末年杀董卓的故事,温子升向帝陈述。
    皇帝说:“王允若赦免凉州人,断然不会闹得支离破碎。”沉思了很久,对温子升说:“办好了,咱们不一定会死。朕宁愿做高贵公,也不愿做常道公。”
    群臣见皇帝心意已决,都劝陛下杀了尔朱荣与元天穆,杀二人后,在赦免其党。”
    这时,京城人心惶恐,大声说尔朱荣入朝一定是来篡位的,又说皇帝一定会杀了尔朱荣,道路众说纷纭,尔朱荣在途中不知道这些。九月初一,尔朱荣抵达洛阳,把军队停在城外,皇帝派遣官员出来迎接。
    次日入朝,见皇帝在太极殿,赐宴内廷,世子尔朱菩提也入来殿参拜皇帝,宴罢出宫,回到相府。众官都来拜见。
    尔朱世隆、司马子如一人进内拜见北乡公主。第二天,尔朱荣又入朝,皇帝又赐宴,这次准备杀他,不过元天穆还没有召到,所以不敢行动。”
    尔朱荣的行为不好,每次入朝见帝,都不把帝放在眼里,只喜欢在殿中抚摸他的宝剑。在西林园的宴射上,邀请皇后丶众妃,每次皇帝射中,尔朱荣都忍不住跳舞,身边大臣表面吹嘘,内心却觉得他怪。酒热的时候,就会坐下来品赏。若日落回家,就会与左右一起唱歌,左右不服从,就会杀了他们。
    尔朱荣还有一爱好,就是喜欢看手下使劲头碰头,不从,也是杀。如此残暴的尔朱荣,也难怪皇帝要准备杀他。有一次尔朱荣对皇帝说:“人们都说陛下想要害臣。”
    皇帝说:“外面还有人说卿要杀朕呢?这难道要信吗?”
    所以尔朱荣每次见圣,都只带几十人,还不携带兵器。先是长星出中台,扫大角。尔朱荣问这是什么意思。”太史令回答说:“这是除旧布之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