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98页
    那刘大银说以后多要上好的羊皮,他还以为是开玩笑呢,谁想到这才多大的功夫啊,她就发来电报又要羊皮了,还是有多少要多少。
    许广义和妻子商量了一下,这刘大银以后可是个大主顾,虽然家里还有次一些的羊皮,可绝对不能以次充好坑害人,贪小便宜吃大亏,这口碑坏了,以后还有谁会跟他家买皮子。
    许广义决定带上儿子,先去把这十多张皮子给刘大银送去,他们也不回家了,直接坐火车去北方收羊皮。
    这刘大银还用了朱福贵十多张皮子,当时她手里的钱不凑手,说好了等皮衣卖出去再还。
    这皮衣卖了出去,刘大银先把朱福贵的羊皮钱给结了,又给四人发了工资。
    拿了工钱,朱福贵父子,郭老汉夫子都喜得见牙不见眼,不说朱福贵和郭老汉,就是他俩的儿子朱有地和郭南,一个月也有不到三十元的工资,这可比一般的工人工资还要高啊。
    这第一个月就挣了这么多的钱,那一年呢,得挣多少。
    四个人不由得都在心里算起来。
    张水生的皮衣在身上穿了一天,到家的时候也没脱掉。
    他哥不在家,家里只有一个眼睛看不见的爷爷,他就是想显摆没人看。
    张水生今天就在火车站订了票,明天中午就坐火车去特区。
    要不是想着哥哥今天不在家,爷爷没人照顾,他恨不得今天就飞去特区。
    这皮衣一看,就得特别好卖。
    这五件男式的皮衣,他打算给自己一件,哥哥一件,再给那郑老师送去一件,最终也就剩下五件了。
    上次刘大银给他的皮衣他卖给港岛的商人,是四百一件,这次的皮衣,最少也得卖四百五吧。
    不得不说,这郑老师的确有两把刷子,这设计出来的衣服穿在身上,贼他妈的好看。
    以前张水生总以为这皮衣是男人穿的,可没想到,这郑老师还设计了女式的。
    女式的皮衣,就连省城的供销社都没得卖。
    张水生突然改了主意,这女式的皮衣他一件也不带到特区了,就在这省城卖。
    去年买他兔皮袄的那几个姑娘家里可都有钱,三百块的兔皮袄都眼都不眨的买下了,这更时兴的女式皮衣她们想必也会感兴趣。
    张水生想的心热,出门给人打电话去了。
    刘大银的皮坊干的热火朝天,郭老汉的大孙子,朱福贵的两个儿子全都被找来做工了。
    现在一个月能出十多件皮衣,刘大银一件赚一百多块钱,十件就是一千多块钱。
    张水生把皮衣拿到特区那里,给一个从港岛那边过来,专门倒腾服装的小商贩看了。
    那小商贩在港岛的商业街上有一家店,专门卖衣服。
    那小商贩一眼就相中了张水生拿来的女式皮衣,男女式皮衣一件四百六的价格收购,一转手就卖一千多元。
    这可是真羊皮啊,港岛面积小,真皮的服装一向都是贵的不得了,在大陆几百块钱就能买到真皮的衣服,不仅质量好,款式还时髦,比那些大的服装厂生产的皮衣一点也不差。
    这皮衣挂上半天,就被人买走了,后来更是一上架就被抢光了。
    连带着他家的小店,在港岛的年轻人中都有了一定的名气。
    这皮衣卖得好,刘大银把郭老汉的大孙子,朱福贵另外两个儿子都招了来。
    这么多的工人,一个月能做二十多件皮衣。一件皮衣刘大银赚一百多块钱,二十件皮衣就能赚两千多块钱。
    这说出去,都没人敢相信。
    要不是好的羊皮不好买,加上刘大银不让朱福贵和郭老汉做的太快,要他们慢工出细活,这皮衣做的还得快,一个月能出更多的皮衣。
    刘大银和李三顺把皮衣的价格捂得死死的,谁也不敢告诉,就怕有人看到红眼病,把他们给告了。
    这省里县里村里,干买卖的是一天比一天多。
    郭老汉家在的县本来就是全国有名的“皮草之乡”,已经有人开始做皮毛活计了。
    还有人开始大规模的养兔子,虽然这大规模也就几十只,甚至不到一百只,可跟以前偷摸着养几只兔子比起来,的确能看到国家政策的变化。
    皮衣卖得好,张水生对这买卖上心无比,毕竟这是他最赚钱的买卖了。
    他又找到郑老师,请他又设计了一款皮衣。
    这款皮衣样式更简洁,除了两个口袋,这皮衣上什么装饰也没有,而且这皮衣也不会是扣扣子的,是拉链款式的。
    为了搞到拉链,张水生可是费了好大一番功夫的。
    这皮衣一上市,就受到了欢迎,都不用卖给港商,张水生认识的那些商贩就给包圆了。
    有人看张水生皮衣卖得好,也开始做起了皮货生意。
    只不过做的好的还是少数,张水生和刘大银的皮衣还是卖的很好的。
    到了冬天,刨除流动资金,刘大银家里在银行里已经存了一万六千多块钱了。
    是名副其实的“万元户”了。
    县里有三家银行,刘大银在每家银行都存了钱,不仅这样,还分别存入家里三个人的名下,这样每个存折上也就一千多块钱,总算不那么显眼了。
    李家的日子在慢慢变好,刘大银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是旧的吧,可到底也算是“有车一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