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后妈文里的短命亲妈 第34节
    沈文清脸色一变:“你这叫什么话?”
    “还是残废了?”
    冯妙不急不躁说道,“他要是没死没残,叫他自己来,要离婚,我随时同意,他不离婚我也要离的,但是想跟我要孩子,叫他自己来。”
    “冯妙,你能不能冷静考虑一下。”沈文清脸色变了变,憋着一口气硬压了下去,“你就不要抱着什么幻想了,你不跟他离婚,他总不会回来这冯家村的,你自己又能有什么好处?”
    “你还有什么要求也可以提,再不然,我给你小弟也解决一个招工名额,还有什么条件你说,这总行了吧?我知道你一定很爱他,那你更应该为了他、为了两个孩子的前途考虑,更应该识大体,做出一些牺牲,他会很感激你的。你难道非得让孩子留在农村荒废一辈子?这是自私愚昧。”
    冯妙:“方冀南是我儿子?”
    “?”沈文清一脸,“……”
    “他又不是我儿子,我不是他爹妈,我为什么要替他的前途考虑?”
    冯妙顿了顿,笑了下,“至于我儿子,他们是我生的,他们的前途我负责就好,旁人管不着。”
    “你,你……”沈文清噎了半天道,“孩子是我们沈家的。”
    “又不是你生的,你管不着。”冯妙,“他们现在姓方,我也可以给他们改姓冯,我还可以给他们找个野爹,到时候想让他们姓什么就姓什么。”
    “你……我……”沈文清气青了一张脸,一咬牙,“不可理喻,农村泼妇!”
    “我还可以更泼妇呢,”冯妙冷冷打断她,“我要是你,我就麻溜地滚,我们这可是愚昧的农村,我们农村人野蛮,大半个村子都姓冯,信不信我现在出去喊一声,全村的农村泼妇能排队拿狗屎砸你。”
    沈文清一张脸气得冒血,浑身发抖,喘了半天粗气,气急败坏爬起来走了。
    什么玩意儿!冯妙端起凉了的开水喝了一口,气得把碗掼在桌子上。
    “妈妈……”
    冯妙一抬头,两个孩子并排站在她面前,两双黑幽幽的眼睛一起望着她。
    “怎么了,担心妈妈呀。”冯妙伸手把二子抱到腿上,问道,“大子,二子,你们想不想跟着爸爸进城?”
    大子:“我才不要去。”
    二子看看哥哥,赶紧摇摇脑袋跟着表态:“我也不要去,不要去。”
    “城里条件好,跟着妈妈就得吃苦,你们爷爷家里,可能想吃什么就有什么。”冯妙笑道。
    “妈妈,我又不傻。”大子说,“城里有后妈,后妈会打人,还不给饭吃,我才不要后妈呢。”
    “……”冯妙好笑地在他毛刺刺的脑袋上撸了一把,笑问,“这都谁跟你们说的呀,后妈也不全是坏的。”
    “我都听见你们说话了。”大子说,“反正我不去,爸爸连饭都不会做,我要在家跟妈妈一起。”
    好吧,考虑比较周到,民以食为天,吃饭这个理由非常充分。
    “那你上次还说,要是爸爸分一个小孩,弟弟太小了让你去,你就去城里上学呢?”
    “那……我说着玩的,我不去。”大子眨眨眼,黑眼睛里一片慧黠,“妈妈,小孩说话不算数,你不能听小孩的。”
    冯妙:“……噗!”
    “妈妈!”大子自己也知道不好意思了,不依地叫她,“妈妈,我能帮你干活,我还能领弟弟,我长大了挣钱给你花,挣很多钱……”
    “行啦,”她忍笑摸摸大子的头,认真道,“放心吧,不想去就不去,你爸爸要是敢回来跟我争孩子,我打断他的腿。”
    “打断腿呀,”二子看看自己的小短腿,莫名觉得好疼啊,小脸忸怩了一下,“妈妈,我也不去。”
    冯妙不禁想笑,看见大子落寞的小眼神,心中却又一叹,五岁的孩子,其实已经有心事了。
    她倒是看得淡,然而对于两个孩子来说,爸妈要离婚这种事带来的影响,远没有表面看到的那么平淡。
    “咱们中午吃什么?”冯妙换了个话题,“擀面条行不行?还是扯面皮?要不要煎鸡蛋?”
    小孩注意力果然立刻转到了吃上,二子赶紧喊:“擀面条,擀面条!”
    大子犹豫了一下:“都行吧,妈妈,我想吃打卤面,咱们做那个鸡蛋酱。”
    “那就鸡蛋酱打卤面,我去和面。”冯妙拍拍二子让他下来,打发俩小孩,“你俩去剥蒜,再去帮我摘一把小葱叶子。”
    俩小孩屁颠屁颠去了。
    娘仨优哉游哉吃了顿打卤面,刚放下碗,听见有人敲门。冯妙应了一声站起来,俩小孩已经飞跑去开门了。
    “大子,”刘大光一手扶着门,看看堵在门口的俩小孩,“你妈呢?”
    “是刘大伯,就你自己吗?”大子问。刘大光四十岁上,跟冯妙一比,愣是被叫成了大伯。
    “就我自己呀,咋啦?”刘大光推开门,大子往旁边闪开,还不放心地往他身后看了一眼。
    “刘大哥呀,有啥事吗。”冯妙擦着手迎出来。
    “冯妙……”刘大光顿了顿,欲言又止道,“冀南他大姐来的事,你知道不?”
    “我知道。上午来过了。”冯妙道。
    “她来,给冀南办手续。”刘大光见她毫不意外的样子,暗暗松了口气,却又越发担忧起来,便说起上午沈文清来,还有公社的人陪着,办理方冀南的回城手续,户口都迁走了,粮油关系也转走了。“冯妙,这都咋回事啊?我听他姐那个口气……咋不太对劲么,他自己咋不回来?”
    “我其实也不知道咋回事。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呗。”冯妙笑笑。
    “……”刘大光低声骂了句粗话,又问,“老队长知道不?”
    冯妙:“应该还不知道吧。我不知道他知不知道,我中午没到老宅去。”
    第36章 双面绣
    “不行, 我得去找老队长说说。”刘大光匆匆走了。
    冯妙张张嘴,却没有开口拦他,算了, 早晚都得知道。
    晚些时候陈菊英来了,眼皮有点不自然的浮肿,恐怕是在家哭过了。冯妙心里一哂,一下子却又不知怎么宽慰她,怕一开口, 她又要掉眼泪。
    这个女人, 一辈子在村里,养儿育女辛苦劳作, 根深蒂固的思想就是男尊女卑,女人要顺服, 要依附男人。你甚至没法去叫她觉醒,她从小到大几十年的人生, 她所处的环境、所生的土壤, 就是这个样子的。
    再说时下农村, 离婚的女人该多么不容易。这样一个落后闭塞的地方,女人离了婚甚至连寡妇都不如, 寡妇死了男人那是没办法,怪不着谁, 可是女人离了婚,人家总要追问一句:为啥呀?
    “妙啊,晚上回去吃吧,娘上午上工就手挖的荠菜, 给你们炒鸡蛋吃。”
    冯妙掀开锅盖:“娘, 我晚饭都做好了, 俩小孩要吃面疙瘩,汤汤水水的也不好往你那边端。要不明天吧。”
    “那你……你好生吃饭。”
    “娘啊,要不你跟我们一起吃吧,疙瘩汤里我放了鸡蛋、虾米和小青菜,可鲜了,炒个醋溜白菜,秋天腌的小萝卜和青辣椒,早晨烙的葱油饼还有两块,我们娘儿四个也够吃了。”
    陈菊英说:“你们吃吧,我先回去了,你爹和你爷爷,吃饭都恐怕找不到嘴。”
    “您下回烙个大饼,给他们套脖子上。”冯妙笑嘻嘻揽着陈菊英的肩,撒娇道,“娘,你就别回去,看看他们能不能饿死。你要真不管他们,你看他们保证也饿不死。”
    “嗐,你还不知道,你那个爹,和你爷爷,一辈子开水都没烧过。”
    “好吧,娘,那你回去好生吃饭。”
    陈菊英来的时候一肚子担担忧悲愤,老辈人心里,女人离婚是天大的事,女儿年纪轻轻拖着两个孩子,真离了婚,往后着日子可咋过呀。这会儿见冯妙笑颜如常,还有心思张罗着吃吃喝喝,反倒还安慰她了,陈菊英稍稍宽慰一些,嘱咐几句才走了。
    她一走,大子就好奇地问:“妈妈,为啥要烙个大饼,套在太爷爷和姥爷脖子上?”
    “这就是个故事。”冯妙笑,领着小两只回屋,从坛子里掏出腌萝卜干和腌辣椒,一边切碎装盘,一边给俩小孩讲起这么个故事:
    说一个特别懒的人,他娘要出趟远门,担心他不会做饭挨饿,就做了个很大的饼,中间掏个洞给他套在脖子上,懒人一低头就能吃到。过几天他娘回来一看,懒人把前边嘴能够着的饼都吃光了,脖子后边够不着的他也懒得转过来,活活饿死了。
    俩小孩听了笑得打扑棱,大子:“太爷爷和姥爷什么饭也不会做呀,姥姥不管他们就该挨饿了。”
    “你信不信,姥姥要是不管他们,他们保证也饿不死,保证就学会做饭吃饭了。”冯妙心说,惯的,她问:“要是妈妈不在家,没人管你们,你们会不会饿死?”
    “那,我就煮鸡蛋吃,煮红薯,我会烧水,水咕咚咕咚冒泡就是开了。”大子揉揉鼻子,赶紧说道,“妈妈,我长大了要学做饭,我可不想饿死。”
    “我儿子行。”冯妙笑着伸手撸他的脑袋,想说你现在就可以学做饭了,琢磨着五岁的小不点还是太小,万一她不在家,小孩子自作主张烧火做饭不安全,就说,“那以后,妈妈做饭喊你帮忙,你大一点自然就能学会了。”
    “要多大的饼,才能套在脖子上呀。”二子居然还在琢磨饼,小胳膊比划一下问,“妈妈,是不是像上次太爷爷拿的那个大锅盔一样?”
    二子:“妈妈,我想吃那个大锅盔了,切成块,放火上烤烤,可香可香啦。”
    冯妙好笑地无语。当地传统的大锅盔,年节或者喜丧才吃的,十公分厚,又干又硬,足有脸盆那么大。记得还是两三个月前,本家有高寿老人过世,家中才拼了面粉做了一个,祭奠过后,切成块分给本家近房“添福寿”。
    这小吃货,就吃记得牢。
    “那个不是平时吃的。你要想吃,妈妈明天给你们做发面饼,做的厚一点硬一点,用火烤着吃,味道一样的。”
    娘仨吃着饭,商量着明儿吃啥喝啥,饭后出门散步消消食,早早地就收拾睡觉。
    说不上生气,冯妙对沈文清来的事,有一种“终于来了”的感觉,心里反倒落实了。
    尘埃落定,她也利索了。
    她当然也知道这事情在村里又激起了一片波澜。乡下老百姓也懂,知青回城是不允许带老婆孩子的,像隔壁村那个王知青,要回城先跟媳妇离婚。而今方冀南回城了,户口都迁走了,本人没回来,还是让他姐来办的,这分明是故意避着呀,肯定是离婚了。
    村里再遇见了,便总有人在冯妙跟前表示一下同情,义愤填膺把方冀南骂上几句,冯妙听了也就一笑置之。
    冯妙隔天带着孩子回老宅吃饭,去了才知道老爷子病了这一宿了,都没怎么吃饭。冯妙进去看时,老爷子倒是无大碍,恹恹的,只是一个人憋闷着,也不太说话。
    老爷子一辈子忙惯了,辞掉大队长又让二叔气了一回之后,这阵子本来就有点提不起来精神,再加上眼前这事,雪上加霜。
    “爷爷,您不舒服呀。”冯妙挨着炕沿坐下。
    老爷子半靠在炕头抽烟袋,只摇头说了句:“没啥,你不用担心。”
    “爷爷,饭好了,您起来吃点儿吧。”
    老爷子摆摆手:“我不饿,你带俩孩子吃饭去。”
    老爷子只字不提,冯妙也不想多跟他提,只好转身出去。
    冯福全站在屋檐下,看着冯妙嚅嚅道:“你爷爷,他也没想到这一步,他要是早知道……冯妙,我打算去趟帝京,我要去找他们,我当面问问他姓沈的!”
    “爹,您知道去哪里找他?”冯妙摇头,直截了当道,“您知道帝京有多大,怎么找他?我说句您不爱听的,门您都不一定进的去,您费那个劲找他干啥呀?我早就看开了,您只当咱家这几年的粮食喂了狗。”
    冯福全气道:“可就算离婚,他也该回来当面说清楚吧?”
    “再说吧,您就别管了。照顾爷爷就够您忙的了。”冯妙道,“你们谁也不用替我生气,我倒觉得现在挺好。他要是从此不回来了,别来跟我争孩子,我倒还感谢他了呢。”
    这几天但凡冯妙一出门,总有人过来找她骂方冀南几句,而她既不喜欢给别人八卦,又不喜欢听别人谩骂“前夫”,索性也就减少出门,关起门来,带着俩孩子捣鼓些费工夫的吃食。
    荠菜正好吃的季节,冯妙兴致上来,包了两顿荠菜肉的馄饨,当地人倒是不太吃馄饨,农村庄户人家,大概嫌这东西费事还不顶饿,俩小孩倒是吃着喜欢。
    肉馅儿弄多了,第三顿不想再吃了,她索性放点儿白菜丝和胡萝卜丝做炸春卷,反正方冀南寄来的油票她还有。既然倒油炸春卷,干脆又炸了些馓子,最后锅里剩的油丢一把粉条下去,炸得白白胖胖,又香又脆。
    二子短短胖胖的小手指捏着炸粉条,嘎嘣嘎嘣吃得脆响,还分出嘴来问:“妈妈,这两天咋吃得这么好,过年吗?”
    “傻蛋,前阵子才刚过完年呢。”大子嫌弃地看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