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页
    不过好在她是坐马车的,一会儿可以在马车里补觉,不耽误行程就好了。
    平安下去和窦总镖头他们准备早饭和干粮,惜珍又在床上做了一会儿,撩起床幔时看到已经穿戴整齐的宋明煦。
    惜珍站在床边看着宋明煦,宋明煦也看着她。两人这么四目相对沉默了许久,宋明煦终于领悟到了她的暗示。
    宋明煦道:“堂兄,那我先下楼了,你慢慢收拾。”
    惜珍点点头,对宋明煦的有眼色十分赞赏。
    宋明煦走后,惜珍关上门换下睡觉时穿着的平日穿的外衣换上布衣。也要多亏布衣穿着简单,要是像她的朝服一样,她还真没信心自己能够做好。
    穿着妥当后的惜珍下了楼,和其他人一起简单的用过早餐就上了马车。
    宋明煦昨天也没有睡好,今天就没骑马而是和惜珍一起上了马车。
    两人都困的很,在马车上各找了一个角落靠着就睡着了。
    因为要赶时间,马车行驶的很快,车厢摇晃的厉害。惜珍时不时的因为头撞到车厢而惊醒,眼睛都没睁开又继续睡去。
    不知什么时候,宋明煦过来坐到了她身边,将她的头轻轻放到了自己肩上。
    宋明煦比惜珍高不少,惜珍的头靠在他肩上角度刚好,一点都不觉得累。
    闭着眼睛调整了一下姿势,惜珍满意的沉沉的睡了过去。睡着前她脑子里想的最后一件事情,是在好奇宋明煦身上的香味是用的什么熏香。
    并非宫廷中常见的龙涎香,而是另一种更加清爽一点的香味。很好闻,也很适合宋明煦,是令人心情平静让人安心的味道。
    惜珍补好觉后伸了个懒腰,很好兄弟的拍了拍宋明煦的肩膀,说了声多谢。
    第12章 “我们家族一向和睦兄友……
    这一路上越往秦州方向走,遇到的灾民就越多。
    有些州府已经按照朝廷的旨意,用储备的官粮施粥救济灾民。有些却不顾圣令,仗着天高皇帝远,以为没人会上报皇帝更不会发现,甚至不许逃难的灾民进城。
    这次水灾过后当地州府应对得当,并没有发生疫病流行的情况。更何况本来也有专门安置灾民用的收容所,就这么直接把灾民挡在外面,实在是不给人活路。
    如今朝中几位王爷形成几派阵营,底下的官员也各自站队。这些官员之所以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抗旨,皆是因为他们自认为有所依仗罢了。
    惜珍有些后悔,她嚣张归嚣张,在前朝的手段还是过于温和。早知道应该更强硬一些,也好让这些人好好清醒一下,知道什么事情是不能做的。
    平安抬眼悄悄的打量着两位主子的神色,心知这次回到上京之后,朝廷中怕是要起一番风浪了。
    从秦州逃出来的书生被季翎的人安置在一间小院,惜珍跟宋明煦按照信里的地址找了过去,想要从他口中多了解一些秦州的情况。
    书生姓杜,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他在外游历,把秦州当成了最后一站,打算住几天就回家准备一下参加八月的乡试的。万没想到遭遇水灾,秦州州府城门关闭。
    他一没钱,二怕耽误乡试,所以才不管不顾的想尽办法也要出城。
    惜珍问道:“你在秦州的时候,有没有发现什么奇怪的地方?”知州这么着急关闭城门,甚至把灾情往轻报,连朝廷的赈灾物资都可以不要,那他想要保守的秘密肯定不小。
    “奇怪的地方?”杜书生皱着眉头努力回想,“对了,我当时借住在一户农户的家里,曾看到有人往他家里送粮。我随口问了一句粮食是谁送的,他说是官府送的,是他小儿子祈福换来的。”
    “祈福?”惜珍和宋明煦对视了一眼,这里面听起来有古怪。
    “对,说是在什么秦州的哪座庙里。”杜书生想了半天,“庙的名字我想不起来了。”
    “那他的儿子是和尚?”惜珍问道。
    “不是。”杜书生摇摇头,“开始我也是这么猜的,可是那家男主人却说他小儿子没出家,只是在庙里帮忙祈福。”
    惜珍挑了挑眉毛,“祈福也能帮忙?”
    杜书生挠挠头,“我也觉得不能。可据他所说近几年秦州官府每年都要招一批年轻男子去庙里帮忙祈福,以十年为限。这十年官府每月都会往家里送米粮银钱,送的还不少,比种地合适多了。不少不富裕的人家想着反正十年后人还能回来,就送了自家的孩子过去。”
    听完他的叙述,惜珍抿着嘴没有说话。
    杜书生看看惜珍又看看宋明煦,最后还是对着惜珍问道:“你们是不是要去秦州,可以带着我吗?”
    “带着你?”惜珍看了眼桌上铺开的书卷,“你不着急回家乡试了吗?”
    “可是这件事没有结果,你们是不会让我离开的对吧?”杜书生猜测。
    惜珍很坦然的点点头,“没错。”
    杜书生叹了一声,眼神一暗,然后马上又打起了精神。“所以我才说想和你们一起去秦州。反正我也走不了,倒不如看看能不能帮上什么。如果赶不上乡试的话,我这几年也是要吃饭的,如果能给人当个幕僚的话……”
    杜书生眼神活泛,一看就是个机灵的。他看出惜珍和宋明煦身份不凡,怎么也是能压知州一头的,所以想要趁机拉点关系。
    惜珍听出了他的潜台词,摇头轻笑。“想要给我当幕僚的话,乡试都没过的可不够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