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1页
    不过有个对外联系的窗口也好,而且他们俩隔三差五的过来看看他,也能起到震慑作用。
    父亲刚去世,他不可能马上分家。
    起码要等到守孝过后,除孝了,才能提起分家之事。
    他还有三年时间,需要熬过去,想一想,真是头疼。
    你闭着眼睛休息一下吧。刘大夏看他苍白的脸色,真是心下不忍。
    唉。吴有为听话的闭上了眼睛,他昨晚一夜没睡,熬出了黑眼圈,今天看着就特别憔悴。
    闭着眼睛在车里头晃悠,心里想着事情。
    他早就打听过了,现在是天顺六年,吴有为知道,天顺八年,明英宗睿皇帝朱祁镇病逝,也就是说,如果要考试,错过这次机会,他不止要等三年,是要等五年才对。
    天顺六年的顺天府乡试,陈鉴为主考官,刘宣为副主考官。
    两位主考官都送了祭礼,也都关注了吴有为这个少年举人,吴老夫人恨得牙痒痒。
    天顺七年有会试,八年有殿试,他能记得这么清楚,不是因为这是明景帝最后一次科举,而是这次科举,出了个牛人,李东阳!
    这个牛人李东阳天顺六年中举,天顺八年举二甲进士第一,授庶吉士,官编修,累迁侍讲学士,充东宫讲官,弘治八年以礼部右侍郎、侍读学士入直文渊阁,预机务。
    史书上对他的评价十分高:立朝五十年,柄国十八载,清节不渝。
    官至特进、光禄大夫、左柱国、少师兼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死后赠太师,谥文正。
    只可惜,如果老头子不死的话,他就可以跟这位同科了。
    不过细想想,如果老头子不死,原主也不可能悲伤过度跟着去,他穿过来指不定什么样呢?
    要是个乞丐什么的倒还好,如果俩魂争一体,那可就乐了。
    非被当成神经病不可!
    错过了就是错过了,他只能曲线救国了。
    第012章 都不是普通人
    外面,没有了吴有为的对比,骑在马上的吴俊也算是个孝子了,因为他也时不时地举袖拭泪,看着还像那么回事。
    想一想李东阳,他只能跟这位是同科举人,却不是同一科进士,而且俩人没交集,可惜了,以后一定要抱好这位的大腿。
    不过,他身边坐着的这两位也不是凡人。
    坐在左边的刘大夏,字时雍,号东山,湖广华容人。
    明代名臣、诗人。
    天顺三年乡试第一,就是解元。
    天顺八年,登进士第,授翰林院庶吉士,历兵部职方司主事、郎中、广东右布政使、户部左侍郎、右都御史等职。
    弘治十五年,升任兵部尚书。
    关键是刘大夏深受明孝宗宠遇,辅佐孝宗实现弘治中兴,与王恕、马文升合称弘治三君子。
    明武宗即位后,刘大夏屡疏请辞,以太子太保衔归乡。
    刘瑾专权时,被罚戍肃州。
    正德五年,遇赦返乡,旋即复官致仕。
    正德十一年,刘大夏去世,年八十一。追赠太保,谥号忠宣。
    刘大夏能诗,有《东山诗集》、《刘忠宣公集》等传世。
    如果有人细查的话,会发现这位简直是个斗士!
    他极力反对权阉,刘瑾等号称八虎,他就是打虎的武松,他遭了很多的罪,其实三岁的时候还被刘瑾使手段流放戍边,但是他官声好,他路过的地方,上演了古代版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景,百姓们在他穿着布衣徒步经过的时候,携筐送吃的,刘大夏所到之处,人们为之罢市、烧香祝刘尚书生还。
    等到了戍所,各部门怕得罪刘瑾,不送食品不来慰问,却有儒学生徒送吃食给他。
    吴有为求救的时候,就已经挑好了人,刘大夏年轻的时候就刚直不阿,遇到这种事情,他肯定会伸出援手。
    再说刘健,此人字希贤,号晦庵;洛阳人;在历史上,他是明朝中期名臣、内阁首辅。
    刘健师从于薛瑄,于明英宗天顺八年(其实是天顺四年,不过剧情需要,大家理解一下)登进士第,历庶吉士、翰林编修、翰林修撰、少詹事,并担任太子朱祐樘(明孝宗)的讲官。
    孝宗即位后,升礼部右侍郎兼翰林学士,入阁参预机务。
    后迁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加太子太保,改武英殿大学士。
    弘治十一年,接替徐溥担任首辅,加少傅兼太子太傅。
    弘治十五年,加少师兼太子太师,拜吏部尚书、华盖殿大学士。
    明武宗即位后,奏请诛杀宦官刘瑾未成,只得致仕归家。
    不久,便被列为奸党之首,其后被削籍为民。
    刘瑾被诛后复官。
    嘉靖五年,刘健逝世,年九十四。追赠太师,谥号文靖。
    《皇明经世文编》辑有《刘文靖公奏疏》二卷。
    刘健历仕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为四朝元老。他入阁十九年,任首辅八年,对明朝中叶弘治、正德两朝政治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他崇儒兴学,注重实务。
    居官敢言,极陈怠政之失,指出财政困难之原因在于斋醮、织价、冗官、营造之浪费。
    时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