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既然落到了他的手上,那就让这个东西在他手上发扬光大,发挥出它应有的价值来吧。最起码,要让凉州的百姓不再忍饥挨饿。
“王爷,不知道下一次西域之行会是什么时候,等到确定下来,小人才好做准备。”布阿檀问道。
这是目前他最关心的问题,王爷说过的,以后还会有西域之行,还会有更多的货品贸易,还会去到西域更多的国家,走到更远的地方。
他们这个商队,将是第一个起到带头作用的榜样,他们的一举一动会逐渐引人关注,也会让更多的人争相效仿,带动更多的商队贸易。等走的人多了,在他们的带领下,就会走出一个前所未有的丝绸之路,能使后辈子孙也能够受益匪浅。
南来北往的商队,带过来的消息将会使人们不再闭塞,能让大燕的人领略西域各国的风俗民情。也能让更多人知道东方的大燕国,了解大燕国的丝绸,茶叶,瓷器等等许多神秘而又美丽的物品。
这样一来,神秘的东方将会吸引到无数的人前来贸易,也会有大燕国像布阿檀那样不甘于平凡的人前住西边找寻机遇。
凉城作为东西方必经之路上的大城池,来来往往各种各样的商队都会经过凉城。可想而知,这对于凉城未来的发展该是一个多么大的机遇,凉城的繁华将指日可待。
布阿檀在凉城生活了这么多年,对于凉城也有了很深的感情,能够以一己之力带动一个州城乃至整个大燕国的发展,这将是一个多么光荣而伟大的使命。运气好的话,说不定还能够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给后世子孙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布阿檀迫切的眼神让明钰为难,他们这才刚回来,怎么就又想着要离开?再怎么样也要让他们歇歇缓过劲儿,再安排后续事宜吧。
“现在提此事还早,你们昨儿个才回来,也是累得极了,好好与家人们团聚团聚,歇上一歇再来讨论下次西域之行的事宜。”明钰笑着劝道。
布阿檀也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就算他一个人着急,可是底下的人也要休息休息啊!人又不是铁打的,连续几个月的提心吊胆,到现在是应该放松一回。
他嘿嘿笑了几声,有些尴尬的挠挠头,“王爷,如果可以的话,还是尽早安排为是。西域太远太大,耽搁太多的时间,小人怕一辈子都走不完。”
明钰有些动容,他知道布阿檀是出自肺腑之言。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是人就应该砥砺负重前行。
明钰站起身走过去,拍拍他的肩膀,笑言道:“放心吧,等不了多久,西域算什么?在西边的西边,还有更广袤的天地,有望之无涯的大海。总有一天,我们会在所有的土地上都留下足印,哪怕我们现在做不到,可是我们的后世子孙总有一天能够完成我们的梦想。”
布阿檀拍拍手,笑道:“王爷说的是,这小人太过心急了。只想着以一己之力踏足河山,却没有想过以一人之力实在太过于渺小,经过一辈辈人的努力过后,后世子孙总能够踏上更远更辽阔的地方。真是期待那一天啊!”
明钰不似布阿檀那般期待,因为他知道,真的会有那一天。经过先辈们的努力,一代代传承下去的知识积累,将会成为永不可替代的财富。
“不过,现在趁着还能动弹,小人倒想多去些地方,或者可以将沿路的所见所闻记载下来,传给后世子孙,让他们不至于走弯路。”布阿檀期待说道。听了明钰的话,他突然灵光一现,就有了这样的想法,就这么不管不顾的说了出来。
对于布阿檀的想法,明钰也很赞同,“如此甚好!”他甚至还提了几点建议,听得布阿檀连连点头。
布阿檀心中激动,知我者,端王也。此番言谈,他获益良多。回去之后,他得好好想想,将这些都整理归纳一番,真正用以实现自己的理想。
次日,明钰一早就召见了还呆在王府中的农人。要不是昨日实在太晚,青萍劝说一番让他歇下心思,他昨晚就想连夜召见商议玉米种子之事了。
刘老带头行过礼,王爷召见得这么急不知道所谓何事?他寻思着王爷看中的西瓜秧苗长势一直挺好的,也没什么问题啊?难道是因为玻璃大棚之事?他们早前听王爷说过等一种透明的玻璃制作出来以后,就会将琉璃大棚全部都换成玻璃大棚,听说这样采光更加好,作物的长势也会更好。
他们世世代代种地,自己一辈子也都面朝黄土背朝天,地里的事儿不说精通,可作物生长习性也都一清二楚的,是么天气下种,什么时节出苗,何时浇水施肥,他们无一不按照自己的判断来做。
可到了这里之后,才知道这竟然也是一门大学问。什么温度,湿度,采光,授粉,从王爷口中说出来简直就是天方夜谭,这些东西跟种地有什么关系?
王爷从小生活在皇宫之中,只怕是连麦苗与杂草都分不清楚的吧?一个从未种过地之人,在他们这群老农面前指手画脚,简直不要太可笑。王爷又怎么样?便是皇帝老子也不可能让老农改变自己的种地方式吧?
王爷也不能拿种地当儿戏,民以食为天,地里种不出粮食来,说什么都白费,在种地的问题上,他们几人达成了协议,绝不能妥协。
然而事情发展到后来,他们却被深深的打脸了,事实证明了,只要温度湿度得宜,哪怕反着天时也能让长出很好的庄稼来。现在他们巴不得王爷能够多讲解几句关于什么光合作用,什么肥料微量元素,什么嫁接技术,都是他们从未听过的东西,像是天方夜谭,却又让人觉着很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