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页
    我从一开始都没有去坐在她们身边,聊聊什么的,我不想走进那离别的伤感中,那样会让我想起在外打工的父母来,那可不是我想要的。
    在来到车站一个小时后,卫叔要坐的车开走了。刘馨看着远去的车,刚才脸上那伤感的表情有了些许的变化,手不断地挥舞着。
    在车开动那一刻,扫去了刚才装腔作势装出来的离别伤感,看着刘馨,说你要不要去上班?我送你。rdquo;其实也差不多顺路,只是要多走一条街。
    不用了,我已经请了半天的假,下午不用去上班了。rdquo;
    哦,那你现在做什么?rdquo;
    不知道,现在心里好烦。rdquo;
    说来听听,你有什么好烦的,不就是你父亲回家了吗?rdquo;
    边走边聊吧。rdquo;说着在前面走去。我默默地跟在后面,等待着她继续说。走了一会,刘馨说:
    我给你讲讲我从小的故事吧。小时候,在我记事起,我父亲就是我们那乡下的一个lsquo;半仙rsquo;,经常有人请他去,我父亲很爱我母亲,做什么事都喜欢带着母亲一起去,但从来不让母亲干一件事。
    那一年,七月十一,在另一个镇有一个地主家的人死了,地主家就请了我父亲去做一场法事,也带母亲去了,本只用两天就可以回来的,可那地主却要父亲多做一天的法事,父亲无奈,只好多做了一天。这一天,终于做完了法事,明天就是我的生日了,母亲要求连夜赶回来陪我过生日,母亲很爱我。
    也就是那样,一个不可补偿的错误发生了。父母连夜赶回来,在深夜时,天下起了雨,母亲为了陪我过生日,还是要求父亲继续走,在经过最后一座山时,在一个很陡的地方,母亲一失足,掉下了山去,死了。
    刘馨说到这里,眼中已经布满了泪水,看来她对她母亲也是有多少爱,我递过去一张纸巾,刘馨又继续说:
    那一个生日我永远都记得,陪我的没有快乐,只有痛苦。当时我还不知道母亲出事了,只恨母亲没能在我生日时陪我,后来才知道,母亲也想回来陪我。母亲掉下山后,父亲过了两天才找到母亲的尸体,那时已被动物吃掉了近一半。
    我母亲生前最怕火了,父亲把母亲的尸体带回来后,用火化了。骨灰却没有去管一下,之所以我现在对我父亲那样不冷不热的,就是因为这件事。我梦见几次母亲,她都是问为什么要火化她,她说她怕火。我问父亲为什么不管母亲的骨灰,父亲却说他算过了,母亲的骨灰要这样子才好,归于大自然。
    从那以后,父亲再也没有去为别人做法了,渐渐的,父亲的名声也被另外一个人代替了。我在母亲死后对父亲就产下了恨意,恨他不该迷信。
    不知不觉中,我们走到了学校的那凉亭那里,那里还有用一条黄色警戒线围着,倒塌的凉亭已经清理走了,现在有几个工人在那里修建着什么。我和刘馨坐在了离那凉亭处不无的一个长木椅上,刘馨继续说着。
    从那以后,父亲就改行了,在我们那县城里做杂工,每周回来一次。那时我已经上了初中,是在学校里寄读,也是每周回去一次,父亲总会在我放学的时候在我们那校门处等我,带我一起回去,当时我还小,很不想见到父亲,每次都是一个人在前面使劲地跑,然后躲藏在某个地方,让父亲过去后再出来,走在父亲的身后。
    曾经也有几次,放星期了,我不想见到父亲,就跑到同学家去,没有跟家里的人说一声,父亲从县城里回来,在学校门前没等着我,在学校里到处找,问老师,问同学。老师后来告诉我,我爸找一整整一个晚上,直到问到了一个同学说出了我的行踪,才回家去了。
    我知道我父亲也很爱我,他也和母亲一样,不想让我受一点点伤害,但他的表达方式却是我无法接受的。和父亲在一起,我没有话题和他聊天,只会争吵。
    听完了刘馨的故事,我感触良多,父女的代沟为什么会在刘馨和卫叔身上展现得这么完美,一场意外竞会成为这样的结局。
    刘馨转过头来,看着我说:你呢,你的童年是怎么样的?rdquo;
    我的?rdquo;刘馨点了点头,很期待地看着我。我的童年很好,也很平淡。rdquo;
    不能只说这么一点吧。rdquo;
    那你要我说多少?rdquo;
    我爸还说让我接受你,你都不让我知道你的童年,我怎么接受啊。rdquo;
    那这么说,我只要说了我的童年后,你会接受我?rdquo;
    不会。rdquo;
    为什么?rdquo;
    因为我比你大,我找男朋友要找比我大的,那样才可以保护我,让我觉得安全。rdquo;
    年龄的大小有分别吗?rdquo;
    有分别,因为我在乎。rdquo;
    那我不说了。rdquo;
    说吧,我很想听。rdquo;
    真是千古英雄尽为美人醉啊,我非英雄却也为美人醉。看着刘馨那期待的眼神,我进入了回忆中:
    我的故事很简单,就是在记忆中,小时候家里很穷,父母为了生活都走出了村子,去外面做杂工了,很少回家,母亲在我读书时回来了,之后是我读高中时才又出去做杂工。父亲每年都在外面,很少与父亲见面,所以我们的话也很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