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567页
    再说说太极拳对心理健康的作用主要体现为太极拳的两大功能:
    修心养性、尽性知天。
    太极拳的哲理化和人伦化,把道家“道法自然”的辨证思想与儒家“中庸之道”的处世哲学有机的融为一体,使之超越了通常意义的攻防技击之术和强身健体之法,而成为一种修身、养性、尽性、知天、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做人之本和入世之道。
    甚至,太极拳已纳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大川。
    它浓厚的文化底蕴和特有的行拳方式,为练拳者提供了特殊的文化氛围,给练习者提供了潜移默化的文化熏陶,也自然而然的产生了社会教化,此极有利于塑造练拳者谦和的道德情操、坚韧的人格力量和空灵的精神境界。
    另外,太极拳的尽性知天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不假外物、无须外求的内心感悟,旨在从自身内部寻找到人生价值的源泉和生生不已、自强不息的精神力量,有衷生发出淡泊宁静的人生态度,以求取在人伦秩序中的和谐。
    反朴归真、回归自然的自我解脱,旨在追求人生之真谛,洞察生命之本来,顺其自然、合乎自然,使太极拳看似简单的肢体动作蕴涵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清纯的人生境界,以求取在宇宙秩序中的和谐。
    演练太极拳也只有进入到尽性知天的层次,太极拳的演练才会具有“太极”的韵味,才是名副其实的“太极”拳。
    因而,太极拳的每一次演练,练习者都必须力求人生的自我感悟、人性的自我净化、人格的自我完善和内心的自我更新。
    太极拳集道家、儒家、医学、武术之大成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结晶。
    它不仅仅是拳术,而是一种文化。
    练习太极拳可以改变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让练习者更好的把握人生。
    正如邓老所题“太极拳好”,不但好,而是真好!
    ……..
    而到了现在,修学太极拳的目的已经变成了修养身心。
    不过,就算是修养身心,也需要太极思维(龙和凤、河图和洛书、阴阳中等中华核心思维)、太极内功心法(筑基内功、行拳心法、行走坐卧不离这个等,俗称太极功、太极内功)、太极拳架(学拳架、修拳架、入拳架、练拳架、悟拳架、改架子、出拳架、创架子、无拳架等太极拳套路的进步阶梯)等内容的同修同悟,亦可称之为太极文化修学体系.
    舒适为本,愉悦自我。
    许多练习太极拳的人都强调“刻苦练功”,但越“刻苦”越容易出现动作僵硬、精神紧张、神意呆滞的现象,从而不仅不能取得练太极拳的乐趣和所应有的健身效果,甚至有人还会出现因锻炼不得法而损伤身体的现象。
    太极文化所推崇和传播的太极拳,讲究练拳时“找舒适”,找到舒适“舒适练。”
    不舒服是练拳不得法的缘故,因此,会越练越舒适,越练越愉悦,越练躯体气血越通达,越练内心越幸福。
    当代人生活紧张,因此,普及这种“找舒适,舒适练”的太极拳,对缓解压力,放松身心、促进气血循环,帮助实现延年益寿很有好处。二,自然呼吸,了无痕迹
    我们所主张的太极拳,不强调用特殊的呼吸法。
    太极拳在整个演练过程中,应与大自然的山河日月一样,不过分地强调什麼,更不去设定特殊的呼吸法,练拳的时如果过分强调呼吸,则违背了太极拳自然无为的本来状态。
    行拳走架的过程中不管呼吸,就如水入沙中,了无痕迹,这样天长日久,则“深细匀长”的呼吸状态反而会自然形成,从而在不知不自觉中进入练太极拳的美好意境,这样,身体反而能自然而然地获得健康,精神更会在不知不觉中得到滋养。
    借假修真,锤炼神意。
    我们所推崇的太极拳,非常讲究借假修真——凭藉形象思维,把日常生活和大自然中的景象,通过“摹拟”想像的方式,“制造”出某种、数种、数十种具体的物象,然後通过这些“虚无”的具体物象,来修炼自身的内在真意——真意就是“有意若无意,无意之中有真意”,就是“时机与奥妙”出现的瞬间,这个瞬间太极拳称之为“神意的隐显”。
    太极拳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带有中华传统文化的鲜明特徵,不是单纯的体育运动项目所能概括的;甚至比“脑内革命”更有可操作性。他认为“制造形象”的右脑锻炼法,是延缓衰老的最好方法,因为“右脑具有人类睿智的精华”。
    第243章 啦啦啦~
    太极拳的这种独特的思维方式,来自中国古人“借假修真”的智慧,是最好的右脑锻炼法。
    静动一如,空中妙有。
    “静中触动动犹静”,“意在先,内气催姿势”等身心功夫的内在启动顺序——这些传统太极拳的真髓,必须予以保留之、传播之,否则,不仅仅是太极拳、太极文化领域的重大损失,而且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大损失。失去了这些“反求诸己”、“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的技艺、理念,太极文化的核心内涵就会大打折扣。太极文化体系中的太极拳技艺,其阴阳变化规律,其动作姿势的产生,都是因静而动,因内达外的。舍此就会“本末倒置”,离“道”日远。
    具体其他,其实还有很多,所以说,太极文化的存在还是很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