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影集团向市场投放了两个《阿凡达》载体、五种格式、八个版本,在所有的版本中最具吸引力的无疑是3DIMAX格式。
上一世《阿凡达》上映时,中国仅有11块IMAX银幕,当时国内最大的3DIMAX银幕在东莞万达,因此有电影发烧友坐飞机去东莞去看;这一世,张然的《唐山大地震》就让国内不少观众和院线认识了IMAX,因此这两年国内IMAX电影院发展很快,到现在为止,已经有63块IMAX银幕,一二线城市基本上都有IMAX;其中世纪巅峰拥有45块银幕,是中国IMAX电影院的龙头。
在单日票房最高的星期六,全国63块IMAX银幕取得了将近1000万的票房,单块IMAX银幕,单日最高收入达到了惊人的20万!
一块银幕的产出超过了很多电影院一周的收入,这个数据可谓逆天!
在这个贺岁档,拥有43块IMAX的世纪巅峰成了最大赢家!
万达和部分影院看到IMAX如此火爆开始涨价,先从120涨到150元,不到一天时间,又涨价到了180元,一天之后再涨到200元。万达这种不要脸的做法自然引得网友疯狂唾骂;而坚持不涨价的世纪巅峰则成了电影界的良心。
面对网友如潮唾骂声,拥有11块IMAX银幕的万达态度非常坚决:“我们不怕抵制,宁可上座不满也要把票价调整到位。”
现在已经是一月,春节将至,火车票已经火热起来,不过现在比火车票更火热的是《阿凡达》IMAX的电影票。现在难IMAX银幕的电影院无一例外,影厅挤满了排队购票的观众。在售票前台的大屏幕上,《阿凡达》场次后面基本上都注明了满场。而排队购票的观众,他们已经不奢望当天能看上电影了,只要能买上第二天的票或者是第三天的票就满足了。
由于《阿凡达》IMAX电影票实在太难买,吸引了大量黄牛倒票。在淘宝网上已出现500元、600元的天价票,卖家自信地称“票源紧张,不怕没人买”。
这是自张艺谋的《英雄》上映八年后,国内各大影院再次大规模出现黄牛。
各大影院发现这一情况后,开始限购,每人每次购票不得超过4张,如此一来,黄牛票也变得紧张起来。
随着《阿凡达》爆发,国内的在线售票网站也开始火爆起来。国内电影在线售票网站最早一家应该是05年诞生的网票网,后来大地院线搞了哈票网,08年魔都诞生了格瓦拉,世纪巅峰在这年成立了猫眼。由于观众还是习惯到电影院买票,在线售票业务一直发展缓慢,根据世纪巅峰的调查,2009年国内在线购票比例只占2%。
现在《阿凡达》太火,IMAX版《阿凡达》一票难求,本来150元的电影票,被黄牛炒高到300多元,很多消费者凌晨3点就出来排队,十分辛苦。
在这个时候,很多网友发现,在猫眼买票不但是原价,不用排队,还可以在线选座位,买完票直接到电影院的终端机上取票就行,十分方便。借着《阿凡达》的东风,猫眼一下就火了,短短几天时间,注册用户暴增二十万,全是冲着《阿凡达》来的。
世纪巅峰的CEO吴瑞德对此是目瞪口呆,猫眼成立快两年了,业务发展始终缓慢,没想到现在竟然被一部电影带火了。
当然,《阿凡达》带来的影响不全是好的,也有负面的。
在国内有种惯例,每当国外出来一部爆款电影,不管文艺片,还是商业片,很多人就会趁机把中国电影拉出来批判一番,“完爆中国电影”、“甩中国电影多少多少年”等言论就充斥网络。连很多平庸的韩国电影都能被吹成甩中国电影十条街,更何况《阿凡达》这种真正带动技术革命,在全球引发观影狂潮的电影了。
随着《阿凡达》的热映,到处充斥着对中国电影的批判,很多人对中国电影表现出悲观失望的情绪,中国电影简直成了中国足球,是人都可以踩一脚。
《阿凡达》映照出中国电影的短板!——京华时报
我们还需要故步自封的中国大片吗?——羊城晚报
《阿凡达》带来的冷思考:中国电影输了什么?——天天新报
卡梅隆和他的《阿凡达》让中国导演自惭些什么——新快报
《阿凡达》折射张然等中国大导演能力短板——新晶报
《新晶报》的文章“《阿凡达》折射张然等大导能力短板”在把张然为首的中国导演痛批一番后,痛快淋漓地断言:“票房决定论其实是中国主流电影导演们的最后一块遮羞布,如今,这块劣质布料也被《阿凡达》扯了下来,张然他们就只能裸奔了。”
在新琅的网络调查中,超过三成观众认为,中国电影在特效方面“永远不可能追上好莱坞”,另有近五成人认为差距在20年以上甚至更多;还有人断言,技术上中国落后五十年,人性上落后五千年。
在一个关于“中国导演为什么拍不出《阿凡达》”的讨论中,有人说是中国导演缺乏想像力;有人说是体制问题;有人说中国教育出了问题;有人分析认为中国电影缺乏纯净情怀,躲避崇高;还有人认为就是缺精神自由……
张然作为中国电影的旗手,自然成为很多人批判和指责的对象,在他的微博下面,在短消息中,成千上万的人在向他提问,“你对《阿凡达》怎么看”、“你能拍《阿凡达》吗”,各种批判和质疑,甚至有破口乱骂的。
不过张然始终没有露面,也没有对此进行回应。如此一来,关于张然的谣言越传越厉害,甚至有人爆料他已经被秘密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