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02页
    说完,逃跑似的转身上楼,连放在中岛上的水杯都忘了拿。
    第1297章 换位思考
    美国西部时间3月5日,加州天气晴好。
    上午9时,山景城上空阳光灿烂,万里无云,天空蓝得让人心醉。
    9时40分,“特斯拉2009年度投资人会议”在山景城计算机历史博物馆多功能会场准时开始。
    会场布置得十分简约,甚至可以用简单来形容,特别是椅子,又小又硬,一看就知道坐上去不会很舒服。
    然而坐在台下的特斯拉投资人没有一人对椅子表现出抗拒和不满,所有人都全神贯注地看着上台准备开始演说的埃隆·马斯克。
    马斯克还是老样子,穿着他的万年标配——牛仔裤、深色西服、格子衬衫、不系领带。
    台下。
    边学道的名字贴在第一排左手边第三个椅子上。
    他座位右边是一个表情严肃的亚洲老头,两人只是点头,没有交流,不过看气质,边学道猜测老头是日本人,因为老头不像韩国人那么端着,也不像中国人那么含蓄,整个人身上透出一股“寂静”。
    坐在边学道左手边的是老熟人祝德贞。
    今天祝德贞穿着一身黑白搭配的职场正装,头发修剪了,看上去既大方又干练。
    祝德贞比边学道先到,两人四目相对,祝德贞伸出手说:“又见面了。”
    边学道礼仪性地跟祝德贞握了一下手:“又见面了。”
    坐下前,往周围扫了一眼,发现坐在身后两排的全是亚洲面孔,边学道心里有了几分主意:估计是负责会场事宜的特斯拉员工把亚洲管理层和投资人都安排在了左侧区域。
    落座后,一股若有若无的淡淡茉莉花香飘到边学道鼻前。这股香味前味清郁、中味婉转、后味悠长,十分特别。
    紧接着,边学道的记忆出现短暂混乱,他既觉得是第一次闻到这种香味,又感觉好似在哪里闻到过。
    这是一种矛盾!
    这种矛盾的感觉出现在边学道身上并不稀奇。
    两个时空的记忆纠缠交织,随着时间推移,有些东西变得清晰,有些东西变得模糊,清晰的和模糊的不断交融,然后发生一些非主观性的篡改。
    台上,背景大屏幕上开始播放PPT,马斯克开始了他开门见山的演讲。
    马斯克的语气一如既往地理性冷静,他每一个用词、每一个动作都透着强烈的工程师思维和气质,给人的感觉,他不是想鼓动谁,也不是寄希望通过精美炫目的PPT就让投资人掏腰包,他只是在台上讲述,告诉大家他正在做的、他想做的、他将要做的。
    演讲中,马斯克用词的客观性让人吃惊。
    哪些攻关项目成功了,哪些攻关项目遇到了困难;新招来了哪些技术和营销高手,哪些高管已经离职和即将退休;哪些技术一年内可以开发出来,哪些技术可能需要三到五年的积累验证期;过去一年企业的损益表,以及未来两年的资金需求量……
    总而言之,演讲传递出的核心意思是——特斯拉在一点一点进步,特斯拉需要更多资金支持才能实现宏大战略构想。
    这也是一种矛盾!
    矛盾感主要体现在马斯克明明很需要钱,可他又表现出一种“愿者上钩”的姿态。
    说白了,马斯克很自信。
    他自信特斯拉的前景和价值,所以他相信会有人拿出钱来供他烧,以搏长远利益。
    而站在另一个角度看,SpaceX和“猎鹰1号”为马斯克的自信提供了坚实基础。
    2008年,“猎鹰1号”发射成功,随后SpaceX获得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16亿美元的火箭及航天发射合同,约定为美国宇航员提供12次运输补给任务。
    只此一项,就为马斯克赢得了巨大声誉,因为世界上掌握卫星发射及回收技术的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以及埃隆·马斯克。
    所以,有“猎鹰1号”在前,马斯克不用花言巧语,不用把PPT打造成科幻大片,不用摧眉折腰,也会有人心甘情愿掏钱给他,因为所有人都会在心里嘀咕:“万一这家伙真成功了呢?”
    好吧……
    Daimler AG(戴姆勒股份公司)也是这么想的。
    投资人大会开始前三天,戴姆勒AG与特斯拉达成战略合作,戴姆勒AG以5000万美金投资和相应技术支持获得特斯拉10%的股权,具体合作协议将在2009年5月中下旬签署,合作公报也会于5月发出。
    这是一项耐人寻味的战略合作。
    半年多前,在马斯克最困顿时,有道集团的5000万美元投资,获得了特斯拉4%的股权。
    现在,戴姆勒AG以5000万美金投资和相应技术支持获得特斯拉10%的股权,换言之“技术支持”对等特斯拉6%的股权,约等于7500万美元的价值。
    这可能吗?
    不可能!
    第一,戴姆勒AG不可能拿出核心黑科技给“未来最具威胁的对手”。
    第二,戴姆勒AG的新能源汽车研究整体上应该是落后于特斯拉的,就算公开的信息有所保留,也顶多是处于同一水平线,所以很难想象戴姆勒AG手里会有价值7500万美元的新技术。
    第三,就算戴姆勒AG手里真有价值7500万美元的技术并且愿意拿出来给特斯拉,马斯克认不认可、会不会要,也是个大问题。要知道对马斯克这种追求完美的技术狂人来说,“拿来的技术”很难能像“自研技术”那样完美地融入特斯拉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