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321页
    边爸品出了一些滋味,问:“对方很有势力?”
    边学道点点头。
    边爸问:“能威胁到你?”
    边学道宽慰说:“目前威胁不到,但必要的善后还是要做的。”
    边爸听了点头说:“你觉得应该去,就去一趟吧。”
    听丈夫这么说,边妈没再说什么,只是在心里拿定主意:这几周要多抽点时间念经帮儿子消灾。
    吃完饭,边学道陪老爸坐在客厅的沙发上看电视。
    看了没多一会儿,莫名涌起困意,他顺势往沙发上一趟,几乎没用上一分钟就睡着了。
    这不是他第一次这么睡着。
    边爸边妈对他这种口口声声说陪看电视结果五分钟内必睡着的套路已经习惯了。看见边学道整个人躺在沙发上,边爸拿起遥控器按下静音,边妈上楼拿毛毯盖在他身上。
    然后,边学道继续睡,边爸边妈坐在两侧的沙发上,看着无声电视里的字幕,偶尔扭头看一眼睡得正沉的儿子。
    两个小时后,边学道被叫醒了。
    看着父母回房间,他揉揉脸,盯着电视屏幕神游几分钟,起身走进书房。
    打开电脑,登陆地震台网。
    虚拟的世界地图上,不时冒出一个闪动的红点,那是此时某地正在发生地震的标志。
    看着屏幕上的红点,边学道蹙眉沉默。
    事实上,地球上每年约发生500多万次地震,也就是说,每天要发生上万次地震,不过它们之中绝大多数震级太小或离我们太远,人们感觉不到。
    可以说,发生地震是正常的,如果某一天24小时里全球一次地震都没发生,那才是真的不可思议,没准是地球在憋大招。
    在电脑前浏览一会儿,边学道起身倒了杯水,重新坐回来。
    点开邮箱,里面有三封信邮件。
    一封是垃圾邮件。
    一封是章晓龙发来的。
    第三封,发信人——苏以。
    第0877章 悲伤的秋千
    边学道先点开的是章晓龙发来的邮件。
    最近一个月,他一直在用邮件跟章晓龙交流对Kki的看法。
    几封邮件之后,两人交流的重心从“技术制胜”延伸到“洞悉人性”。
    眼前这封邮件里,章晓龙阐述了他的想法:
    ——优秀的产品体验是什么?说到底,一个字,爽!两个字,好玩!三个字,更省钱!
    ——想要产品获得欢迎,必须理解用户的内在需求。想要理解用户的内在需求,先得洞悉人性。
    ——什么是人性?普通的人,有三个基本的约束力使得人不是佛,而这三个基本约束力,就是贪嗔痴。贪是贪婪,嗔是嫉妒,痴是执着。只要我们洞察这一点,让用户对我们的产品产生贪、产生嗔、产生痴,我们的产品就会对用户产生黏性。
    看到这里,边学道不住点头。
    滚动鼠标,章晓龙在邮件里继续写道:怎么诱导用户的贪嗔痴?最简单的例子就是TX的各种钻。钻体现了什么心理?其实体现的是人性的几个弱点。各种黄钻、绿钻,人会贪,要升级;人会嗔,会跟人比较,某人的钻比我的等级高,所以我也要升上去;人会痴,觉得我一定要把所有的钻给收齐。放眼看,几乎所有优秀产品,比如苹果的手机,无论它用何种特性需求对用户产生吸引力,其本质都是抓住了人性内在的共同弱点……
    读完整封邮件,边学道拿起一支笔,一边思索,一边转笔。十几分钟后,他开始敲字回复。
    ——功能是做需求,定位是做一种心理诉求,也就是说定位是更底层的一些心理供给。一个产品只有一个定位,一个定位只有一个主线功能,一个功能只做一件事情。产品最重要的是看起来很简单,用起来很舒服。
    ——陌生人是黏不住人的,只有朋友关系才会有黏性。一个陌生人写的微博再多,你几天不看,都不会觉得有什么。但是朋友们的动态你会觉得很感兴趣,所以我认为“核心的黏性”由好友圈来产生。
    ——设计者经常会陷入一个误区,觉得把产品做得高级了、复杂了、时髦了,用户就需要了,事情往往不是这样的。你在邮件里说到“省钱”,我个人觉得,就Kki而言,“省钱”不是主打,也不是王牌。你可能会觉得我们本来是做一个功能,做一个通讯工具,但是用户不一定这么看。用户眼中的重点和开发者看到的是不一样的。一个很大可能是,你拼命的跟用户说我帮你解决了通讯问题,用户说其实这不是我关心的。
    ——说到产品魅力,其实看一下弗洛伊德的文章就能领悟。弗洛伊德说,人的所有动机都来自于性的冲动,包括人为什么会努力学习,人为什么想向上攀爬,人为什么对财富、名望和权力无比向往和痴迷,归根结底,这些行为的背后都有性的本能在推动。可以说,性是人类最常见的一种驱动力,所以当一个产品的体验能符合人最本性的需求的话,那么用户就会喜欢它。
    边学道写的最后一点,其感悟来自于前世微信“摇一摇”、“查看附近的人”和“漂流瓶”的约炮功能。
    在边学道看来,前世微信能迅速铺开,仅用1年时间就拥有1亿用户,既得益于8亿QQ用户的成熟关系链,也有“约炮利器”这个名声在外的外号的功劳。
    事实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