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天子和满朝重臣肯饶得了咱们再说。
董太保肯答应出面保我等的性命与家财就已经是天大的恩情了。
咱们图什么?咱们图的就是七万将士的性命。不让将士们白白死在这鸟不拉屎的鬼地方,尸骨无存,后人想要拜祭也找不着地方。
反正我祖大寿什么都不敢再想了,只想留条命能回乡颐养天年。
何去何从,请诸位表个态!”
祖大寿话音刚落,觉华岛总兵祖大弼就站了出来,大声说道:“大哥,我先表个态,别人我管不着,反真我是铁了心跟着大哥你,唯大哥马首是瞻!”
祖大弼是祖大寿的弟弟,同为原辽东名将祖承训之子,祖籍辽阳。祖大弼有个绰号叫“祖二疯子”,逼得尚可喜投靠皇太极的就是这一位。
当初登州之乱,尚可喜海上大败孔有德、耿仲明两军,尚可喜喜功,追杀到岸上,结果反被孔有德、耿仲明两人打得丢光盔卸甲,落荒而逃,逃到了辽河以西的祖大弼,原准备向祖大弼求救。
谁知道,祖大弼向来瞧不上东江镇兵马,趁此机会,心生歹念,准备把尚可喜当海盗给剿了领功,结果逼得尚可喜不得不投靠皇太极避难。
袁崇焕背叛大明后,原宁远总兵吴襄,悄悄地溜回了北京,袁崇焕于是任命原觉远岛总兵祖大寿为宁远总兵,而觉远岛总兵则由祖大弼继任。
祖大弼开了头,几名与祖氏兄弟关系好的将领也跟着表态,表示愿意听从祖大寿的安排。
另外几名将领仍然有些犹豫,一名将领说道:“祖将军,末将也愿意听从将军的号令,可是,有一点末将心中没底,董太保真的能保我等的安和家产么?万一到时董太保翻脸变了卦,我等手中兵权又被夺去,不就成了砧板上的肉了么?”
“不错,我们担心的也是这一点!”
“是啊,要是归顺了朝廷,朝廷说话不算话,卸磨杀驴,仍旧要算旧账,咱们可连一点反抗的本钱都没了!”
……
剩下的几名将领纷纷说道。
祖大寿点了点头,说道:“放心,这等忧虑,祖某也曾有过,不过,有人作保,这人还是大家的大熟人。各位信不过董太保的承诺,难道还信不他么?”
说着,祖大寿伸出手来,连拍了三掌,从屏风后走出一人,拱手向众人行礼道:“各位将军,还记得吴某么?”
众人抬眼望去,不由得大惊,纷纷拱手还礼:“原来是吴总兵,你是何时来到大营的?”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吴三桂的父亲,原宁远总兵吴襄。
当初袁崇焕决定反叛大明时,曾施奸计,以剿除皇太极的名义,召关宁军各大总兵到宁远议事,趁机除掉了那些反对投降女真人的将领。
吴襄老奸巨猾,表面上迎合袁崇焕,表示愿意随袁崇焕反叛大明,并且献计,说他可以联络位于京偹,掌握着五行卫锐金营的儿子吴三桂,让他做为内应,到时与皇太极的大军里应外和,一举夺下大明的京师。
袁崇焕大喜,信以为真,于是对吴襄放松了警惕,这才让吴襄找到了机会,偷偷逃进了山海关,并提前向大明报信,报告了袁崇焕已经叛明,山海关已经落入敌手,皇太极即将率大军入关的消息。
正因为吴襄及时带来这个消息,大明朝廷才如梦初醒悟,事先做了一些准备,这才在皇太极带领大军突然杀到时,没有被杀个措手不及,仓促之下丢了京城。
就这一点而言,吴襄对大明立下的功劳实在不小,深受朝廷信任与器重。众将哪会想到一向行事小心谨慎的吴襄会冒着生命危险来关宁军大营中策反他们。
其实,在关宁军协助皇太极围攻北京城时,吴襄也曾偷偷派人跟众将联系过,许以种种好处,试图说众将弃暗投明。
可是那时,皇太极兵锋奢利,一路上摧枯拉朽,直杀到北京城下,并率兵围攻北京城,大明的京城摇摇欲坠,危在旦夕。清军可谓是形势一片大好。有谁肯在这个时候背弃皇太极?吴襄的劝降书被他们当做笑话,扔到了废纸篓里。
董宣武率领半支五行卫突然出现,奇取通州,大败张宝,又夜袭广宁军大营,一举击垮了广宁军,夺下了广宁军大营,袁崇焕被逼无奈撤往了密云。众将这才发现吴襄的先见之明。可是那时后悔已经晚了,关宁军已经撤到了密云,与五行卫脱离了接触,众将纵使有心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时,吴襄与董宣武商量了一下,决定再次说降关宁军,再次派人给众将送去了书信,但是这次劝降,吴襄就不再提当初许下的好处,只说已经说服董宣武可以保众将的身家性命。
关宁军这些将领,都是在军中打滚混了大半辈子的老兵痞子,没有好处的事他们怎么愿意干,但是不同意,又担心皇太极失败后会被清算,所以一直犹豫不定。
吴襄一心要立此大功,为他的儿子吴三桂铺平道路,所以,在崇祯皇帝登基后,说服了董宣武,只身来到密云,躲入了小舅子祖大寿的军帐中。凭着他与祖氏兄弟的关系,一举说服了祖大寿、祖大弼。这才有了今夜,祖大寿秘密邀请关宁军重要将领,来营中商讨归降大计。
“各位将军,我吴襄出身于关宁军,与各位是十几年、几十年的老交情了,曾和各位在一个锅里捞肉吃,我实在不忍看到各位从逆,落个身败名裂,乱刃分尸的结局。所以,这次我好不容易说服了董大人,让董大人再给大家一次机会,希望能保大家,保关宁军数万弟兄的身家性命。
大家放心,我可以做保,董大人答应的事一定算话,我带来了董大人的亲笔书信。
如若董大人真的反悔,大家可以以此为凭证,散播出去,以求公正。
同时,我也会留在各位身边,直到陛下颁下赦免各位的诏书为止,朝廷若要对各位下手,各位不妨先取了我吴襄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