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启的到来算是给董宣武挡了一灾。
本来听说董宣武跟张宝出去喝酒去了,老爷子是非常不高兴的,文官与武官交从过密,这是犯忌讳的事,虽然张宝此人只是个小小的千总。而且,老爷子也知道张宝此人,剿灭红缨会之事,老爷了有所耳闻,听说都察院已经有人上表弹劾此事,说杀戮太重,有伤皇上的仁和,只是被皇上留中不发。
董宣武竟然跟这种人混在一起,怎么叫老爷子不生气?
还有,董宣武勒索熊廷弼之子熊兆琏不成,把他打得卧床不起,也让董老爷子余恨未消。
以前董宣武混账是混账,不过也只是在街头巷尾争风吃醋、打架闹事,现在倒好,竟然搅到朝局中来了。朝局是他可以随便乱掺和的么?一个不慎,不但董宣武的脑袋要搬家,就连董家也会被连累。
自古以来,多少大家旺族都是栽倒在这上面,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这种事,就连老爷子都得战战兢兢,思前度后,这没脑子的逆子竟然没头没脑的闯了进去,不管教不行呀!
不过听说董宣武竟然把徐光启请到家里来了,老爷子顿时变了脸,喜笑颜开。
徐光启虽然现在赋闲在家,不过他的名望还在,迟早总有被皇上重新启用的那一天。而且此人既不是东林党人,也不是阉党,向来以不掺和两党的党争而著称,与董老爷子政见相似,只是两人很少打过交道。
董宣武也不知踩上哪坨狗屎,能结交上此人,把他请到家里来,这对董家无疑是件好事。
“如果不是孙阁老抢先一步,提前收了宣武做门生,老夫现在就想收他做弟子!”徐光启对董宣武赞誉有嘉,听得老爷子脸上的肌肉直抖。
“子先兄谬赞了,我这逆子怎么当得起?”在徐光启面前,董舒昌可不敢再自称是老夫,相差十多岁呢!
至于董宣武,那臭小子有什么能耐,董舒昌能不知道么?也不知道这小子用了什么方法,灌了徐光启多少迷汤,才让他这般看中这小子。
“《数学初步》呢?董小公子,还不去拿来给老夫,老夫已经等不及了!”跟老爷子没说几句话,徐光启就把话扯入正题。
“这就给老大人拿去!”董宣武答应了一声,屁颠屁颠的跑下堂去。
《数学初步》?什么东西,哦,明白了,徐光启向来喜欢这些旁门左道的东西,想必是董宣武不知从哪里弄来了一本奇书,吹得天花乱坠,这才能把这位老先生拐骗到董府来。
老爷子正在胡乱琢磨工夫,董宣武已经捧着一大叠手稿走了进来。
看到那手稿上的笔迹,老爷子脸色变了,那种细细的笔迹,也只有董宣武一人会写,别无分号,这小子竟然将自己胡乱写出来的东西拿来糊弄徐光启,难道他不知徐光启是这方面的大家?传扬出去,从此董家在儒林中恐怕再也抬不起头来做人了!
老爷子正要开口训斥董宣武,谁知徐光启看到那书稿,居然起身迎了过去,接过那书稿,两眼放光,大声说道:“好字!小公子可是用鹅毛笔所书写?有些不像呀!”
徐光启也知道鹅毛笔?幸亏当初没说鹅毛笔是自己发明的,不然丢人丢大了。
董宣武心中暗自侥幸,解释说:“不是鹅毛笔,鹅毛笔虽然不错,可是小子觉得还是有太多缺陷,所以擅自改动了一下,小子叫它蘸水笔,用起还算顺手。老大人若是有兴趣,小子立刻去书房拿来给您瞧瞧。”
“快去……不必了,还是老夫跟你一齐去吧!能推陈出新,不错,不错,有出息!你书房中的古怪玩意一定不少,老夫跟你一起去,免得你跑来跑去麻烦!”徐光启倒是挺会心疼人。
转过身来,徐光启又对老爷子抱拳说道:“文墨(董舒昌的字),失礼了!老夫就这么一个癖好,实在是心痒难止!”
“子先兄说的哪里话?你能看上犬子的小玩意,我高兴还来不及呢!我陪你去,子先兄,请!”老爷子哈哈大笑。
犬子?那不就是狗的儿子么?我是犬子,那老爷子您又算什么?
董宣武心中暗暗腹诽。
书房里董宣武弄出来的小玩意还真不少,就连老爷子也看着新鲜。一路介绍下来,董宣武足足花了一个小时。
别看徐光启快六十的人了,却是一副小儿心性,什么都要摆弄两下,就连架子鼓也试着锤了几下,更别说那部原始的油印机。
“好东西啊!”徐光启手中拿着他亲手一步一步油印下来的一首诗,对油印机赞不绝口,爱不释手,原来这老头的硬笔书法也很不错,“少量印刷,要比活版印刷术方便得多!”
“老大人若是喜欢,明天小子就吩咐人做出一套来,送到老大人府上去。”这种马屁此时不拍何时拍?董宣武笑着说道,“其实这油印机,小子本是做出两套,不过今日刚刚将其中的一套已经送给了小太……乐安公主,作为乐安公主与小子合伙将要开张文坊的样品。而这部油印机太过原始,所以还要请老大人再多等几天!”
“不妨事,不妨事!小公子要与乐安公主一起开文坊么?到时候老夫倒要凑个趣!”徐光启哈哈大笑。
“小子求之不得呢!”董宣武大喜,“公主殿下和小子正为文坊的店名发愁,不知老大人能否为新文坊起个店名,留下墨宝?”
“有何不可?”徐光启兴致正浓,二话没说,搂起袖子,题下三个大大的字:“新宝斋”。徐光启解释说:“古时儒者,以笔墨纸砚为宝,因其能承载传承,教化万民也!
然历经近两千年,到吾辈所用,依然是旧时之文房四宝,不由教人感叹诸代孺子不知与时共进的道理。
老夫观泰西诸国,原本是粗鄙无文之蛮夷,这些年来却已经迎头赶上,其势甚猛,隐隐有超越我华夏之势。
而我大明仕子,仍旧沉迷于昔日之辉煌,因循守旧,不知寸进,鼠目寸光,只知内斗不休,可悲、可叹啊!
长此以往,未必不会有一天,中华化为蛮夷,为世人所耻笑!
小公子如许多的创新,前所未有也,老夫希望此举能开一代之先河,警醒仕儒,所以谓之曰‘新宝斋’!”
董宣武心中一动,又求徐光启留下墨宝,写下他刚才所说的那段话,以作为日后新宝斋的企业文化……不,应该叫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