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谁?”
“你手中木雕所刻下的人。”
孙长宁惊了一下,随后道:“见木雕...祖师是说去拜一下太乙救苦天尊?”
“华山上有这位天尊的观吗?我不知道,之前并没有去过。”
孙长宁对此事发出了疑问与探寻。
少年开口:“你会见到他的,一定会的。”
少年指出了此事,并且语气十分笃定,孙长宁的眼神动了动,心中暗道自己遇上的古怪事情够多了,但这个雕刻的道人,也确实是带着很多的谜团。
于是微微沉吟,而后点头:“好,其实我本来也打算去一次华山,如今您这活计来的,当真是恰恰好。”
“是吗....那还真是.....缘法吗。”
“我知道了正确的时间,但却已经等不到这个时候了。”
少年笑了一下,但依旧无比落寞,望着孙长宁,道:“你如果见到了他,替我....对他说一句话。”
“人间无仙,光阴无情,人将死老,隔两千年,弟子顿首。”
白发白衣的少年人说完这句话,笑了笑,紧跟着,那身躯彻底消散无踪。
只有最后的一句话在悠悠回荡。
“你已得证灵明。”
孙长宁微微一愣,忽然四周有一片景色幻化出来。
这是一片不曾见过的山野,美丽而又静谧。
四只小猴不知道从哪里出现了,蹦跳着在山野中,它们蹿过孙长宁的身边,而那身躯上的种种特征与模样,让孙长宁看得清楚。
“四心猿?”
孙长宁看着这四只小猴子离去,而四面八方的景色也在刹那消弭,只觉得一股舒适的意境直包裹住了自己,那仿佛在一刹那能见一切之前不见之物,能得一切之前不得之法,能明一切之前不明之语,能镇一切之前不镇之人!
........
破境证灵明,孙长宁在一瞬间进入到完整的第七感,时间特征,过去未来,眼中各式各样的幻景闪烁不定,自己以前经历过的事情全都清晰的回想起来,紧跟着,有一些芸芸众生的影子幻化出现,孙长宁看了其中一道影子,仅仅是观上一眼,就能知道他下面数个步骤的动作。
达到了第七感的常驻状态,灵明境是一种心灵辅助,孙长宁呼出一口气,从观想中悠悠转醒,而老道则在一旁观察了很久,对于孙长宁的气血流转,摸了一个大概。
只是最后忽然变得无比平和,让他有些愣神,正又看见孙长宁苏醒,于是便皱眉道:“你失败了?”
孙长宁笑着摇了摇头,道:“多谢前辈让我在此参悟,我已得证灵明。”
白云老道微微一愣,随后哈哈一笑:“吓我一跳,原来是成功了!”
他话说着,却又有些疑问,道:“不过,你真的降服了灵明石猴?怎么降的,这最后一只猴子,你应该与他有惊天动地的大战,但你的气血流转的却极为平和,到底是为什么?”
孙长宁开口:“或许是因为,我见到了猴子们的祖师爷吧。”
这话出口,孙长宁自己都忍不住发笑,紧跟着对白云老道开口:“前辈,我现在就准备启程前往华山了。”
“这么快?”
老道有些讶异:“你刚刚开悟,应该休息休息。”
孙长宁摇头:“不必了,越早去越好,除去见相渔郎,我还有另外的事情要做了。”
第七百七十五章 居士,看经吗?
陕西省,华阴市。
这里是西岳华山所在之地,而这座山,曾经的地位与泰山平齐,甚至在某些方面,更为重要。
华山山名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和《禹贡》中,即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华山”之名。
《水经·渭水注》载:“其高五千仞,削成四方,远而望之,又若花状。”古“花”、“华”通用,故“华山”即“花山”。
《白虎通义》载:“西方为华山,少阴用事,万物生华,故曰华山。”
华山被称为“西岳”与东岳泰山并称,最早见于《尔雅·释山》一书。而这一称呼据说是因平王东迁,华山在东周王国之西,故称“西岳”。秦帝国建都咸阳,西汉帝国建都长安,都在华山之西,所以华山不再称为“西岳”。直到东汉建立,华山又恢复了“西岳”之称,并沿用至今。
《书经·禹贡篇》,《尚书》皆载华山为“轩辕黄帝会群仙之所”,后人推测应该是黄帝在此与各部落酋长会盟。此后,华山声名日隆。《书经》、《资治通鉴》等书均记有“唐尧四巡西岳”、“舜三巡西岳”。《舜典》载:(舜帝)八月西巡狩,至于西岳。
古时候,诸王朝时期,以秦朝为先河,泰山固然庄严而饱受尊敬,但华山也是不可或缺,东西二岳,可以说囊括上下五千年的文明,自然同等重要。
现在的天气算是比较炎热的了,孙长宁来到华山,完成任务之后,就准备收拾收拾,带着自己家的小羔羊,直接前去龙虎山,准备即将开始的三教会武。
时间不等人,故而十分的紧迫。
因为暑假的关系,华山上的人流量是十分巨大的,作为东土本土极其有名的道教旅游景点,可以说华山之上的香火旺盛的很,这里可是西岳大帝的祭祀之处。
镇岳宫,始建于唐,有“古厦千年,号曰上宫”的美赞。
而此地,也是道教之中全真派的圣地,为第四洞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