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06页
    “有吗?”苏祖瞄着视频又来回播放了几次,“没看出来啊。”
    “这个不奇怪,你现在比赛的选手多数都是这种跑法,我是用你的视频和欧美顶尖选手做了一个比较。我们亚洲的运动员,主要是反应快,个子灵活,所以前半程能够很快地进入到了告诉的加速环节。但这个加速是以快速步频为代价,牺牲了步幅的。所以,你看像沈运保,他基本能上七八米以后,就已经开始抬头,进入高速跑的阶段。所以前半程特别快,但是到了中后半程体能和速度的衰弱曲线特别明显。”
    “你也有这个问题,不过可能是身高腿长的缘故,相对要好很多。但我觉得还是有改善的空间。你把节奏再控控,前半程的加速再充分一些,尤其是前面的五步左右,稍微的提升步幅,很可能能带来比较充分的效果。”
    “改变跑动节奏?”苏祖轻啧了一声,轻咬了下嘴唇,“这个改起来不容易吧。”
    经过了这么长时间的训练比赛,各种理论知识苏祖也不断丰富,运动员跑动的节奏这种东西,看不见摸不着,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是什么缘故。想要改变,真是会让人无从谈起的。
    “我们可以换个方向考虑,改变固有的身体习惯。你现在起跑是左脚在后,右脚在前。你改成左脚在前,右脚在后试试看。而且,我观察了下,根据你的腿长,起跑器的位置其实也有些偏前面了,往后调整一下,不是让起跑器离起跑线越近越好,而是要能够在瞬间,大腿小腿的发力得到充分发挥才行。”
    第一百四十一章 刷新纪录
    ……
    “比赛马上就要开始了,全场开始安静。”
    电视机前,解说员杨剑的声音传了出来。
    因为是现场解说田径比赛,杨剑和韩乔生两人的位置都是非常好,能够将整个赛场的情况的尽收眼底。
    “嗯?苏祖的跑动姿势好像有改变。”
    杨剑在赛前赛后,还有去年的田径大奖赛的转播视频,都有做过一些苏祖的研究。作为一个对于田径赛事都有着深刻了解的解说员,他隐隐发现了苏祖的姿势好像有所变化。
    不过,他在现场,距离的位置也有些远,一时也不太确定。而且从一个解说员的角度,个人判断可以有,但不能确定的情况最好不要宣之于口。
    赛场上,在发令员让选手各自就位的时候,苏祖右侧跑道的陈建,也明显感觉苏祖动作似乎有了细微的变化。
    两人一起训练过,也参加了诸多比赛,可以说相互之间的跑动技巧水平都是比较清晰的认识。
    当俯身蹲下的时候,陈建就感觉到旁边苏祖脚步的位置有所改动。
    蹲下的姿势没有以前高,起跑器似乎往后调整了一些,而且,左右脚好像变换了位置。
    “是改变了起跑姿势?”
    从上次的亚锦赛结束,到现在也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如果骤然改变原来的习惯,恐怕不那么好适应吧?!陈建心里默默打上了疑问。
    这些都是很难细节的变化,普通人恐怕根本注意不到,也就只有陈建,在苏祖接连跑出了好成绩后,逐渐视他为追赶和竞争对手,下意识就会注意到很多常人看不到的地方。
    仅仅也就是瞬息的念头,啪地一声,发令枪声响起。
    “比赛开始了!”
    杨剑迅速进入了角色,调整好状态,开始了解说比赛。
    “运动员起跑的反应都很快,沈运保开始领先了,哦,陈建……两人并驾齐驱……”
    随着比赛的开始,杨剑的语速也骤然提升好几倍,又快又简洁,很多词句都是下意识地脑海里往外蹦。
    这一次比赛,陈建、杨光宗,包括最开始抢占到优势的沈运保等运动员,开始可能还没注意,但很快对于苏祖跑法的改变感受尤为强烈。
    原来苏祖的起步加速慢,只是相对于陈建和沈运保这样严重依赖前半程的运动员,比起杨光宗和其他的选手,速度上并不慢,甚至还隐有优势。
    但这次似乎有点不一样,具体上来说就是当前三十米跑完,进行高速途中跑的阶段时,以前苏祖已经开始逐渐赶上来了,但这回……他依旧还在稍微靠后的位置,似乎还处于加速阶段。
    “是状态不好吗?”场边懂行的人脑海里掠过这么一个想法。
    但很快,他们就改变了看法。
    几乎就在到了五十米的距离,还在稍微落后的苏祖,突然一下就爆发上来。
    像沈运保和陈建等人,只是骤然觉得旁边一个身影闪过,呼地一下,苏祖就到了他们的前方。
    同样的距离,跑的步数有所变化,而且加速更加充分。
    瞬间内就逆转了局势,苏祖从靠后的位置,一下就跑到了前面,取得绝对优势,开始领跑。
    这就是针对于苏祖个人跑动节奏改变所带来的效果。
    按照李志忠的理解,苏祖当前的身体素质,应该可以再利用的充分一些。对于短跑短跨类运动员来说,节奏永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命题。
    比如110米栏,从起跑线到第一个栏的距离是13.72米,后世刘飞人改变技术,从8步上栏转变为7步,起跑的左右脚等,也就是为了改变跑法,调整技术节奏,求得进一步突破。
    当然比起短跨这种项目,短跑的技术难度上没有那么大,调整起来更直接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