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阔如胸中的郁闷之气立刻消散,可少见这老小子吃瘪啊,他都兴奋地不行了。想收何向东为徒,这可太难了,他当初想收这孩子都被拒绝了,最后还是他师父方文岐撵着这孩子上门拜师,这才应下的。
要知道自己可是评书一门的人啊,跟他们相声门并没有什么牵连,这孩子都不愿意拜师。更不要说王弥苇本身就是相声门人,想要这孩子改门换户,那比登天还难。
张阔如心里很清楚,虽然何向东这孩子叫自己师父,对自己也很尊重很孝顺,但是自己在这孩子心里的地位是远远比不过方文岐的,这孩子对方文岐的感情太深了。
何向东看看脸色不悦的王弥苇,又看看兴奋不已的张阔如,他低声问道:“师父,王老爷子到底是什么人啊,为什么我从来不知道相声门有这么一位前辈啊。”
张阔如笑着对何向东说道:“你年纪小,不知道以前的事儿很正常,这老小子呢,解放后就不知道跑哪儿去了,消失几十年了,不是上了年纪的人还真认不出他来。但是在解放前啊,这老小子的名气可大,你去问你师父他肯定知道。当年啊,有那么一位净街王,所到之处皆是万人空巷啊。”
最后一句话,张阔如带着揶揄的味道,特别大声说给王弥苇听,王弥苇脸色顿时变得更黑了。
老小孩老小孩,真是越老越像小孩,在小辈儿面前还会端着一点,遇上同辈的老熟人了,这小孩子斗气就都出来了。
“净街王?”何向东耸然一惊,净街王的名头他哪里不知道啊,小时候尽听师父说解放前的故事了,这净街王就是其中的重中之重,可以说何向东就是听着这位净街王的故事长大的。
但是解放前那年月兵荒马乱的,好多艺人死了都没人知道,解放后,王弥苇也不知所踪了,当时艺界所有人都以为这人下落不明,可能是死了,小时候方文岐跟他说到这段故事的时候还是无比惋惜的。
可何向东怎么也没想到王弥苇竟然是净街王,传闻那位前辈所到之处,无不万人空巷,所有人都涌去看这位爷的演出,街上连个鬼影都看不见,所以这位爷才被人尊称为“净街王”。
这可是那年月最响当当的大角儿啊,何向东感觉自己头皮都有点发麻,艰难咽咽口水,道:“可是净街王不是叫……”
“那是这老小子的艺名。”张阔如帮着解释了一句。
第0359章 欺人太甚
在解放前有两位净街王,一位是评书门人的王杰魁先生,这位王老先生的辈分比张阔如还要高上一辈,张阔如见到人家也要恭恭敬敬叫一声师叔。
说到这位王杰魁先生倒是特别有意思,老先生说评书最大特点就是细致,那简直就是细致的不行了。
这位爷最擅长说的是三侠五义,包公案,说的特别细致,至今仍有一些细节让人津津乐道。
就比如包兴儿倒茶,从走路、关门、走在这条路,走了多少步,又拐了弯换了一条路,又走了多少步才到了厨房,然后拿起什么什么样式的茶壶,装了多少多少水,放在什么什么样子的炉子上烧,然后从陶瓷罐里面拿茶叶,拿多了又给放回去了一些,又放回去多了,又拿了一点出来……
反正就是太细致了,各种细节无有不到。当然了人家这种表演风格肯定是没有问题的,要不然也不会被人称为净街王啊。
老爷子在解放前在北京的一些商业电台说包公案,那时候各家商店里面都有收音机,掌柜的也爱听,他这一开倒是不打紧,那些没钱买收音机的人可都挤在商店门口了。
所以老爷子只要一开始,街上就没人了,全都挤在人家商店里面不出来了,这也就是净街王名号的由来。
还有一位响当当的净街王就是王元风,也就是现在的王弥苇,那可是相声界的一位奇人。说相声的表演场所通常是在茶社或者园子里面,就算有说单口相声的,也很少有人去书场的,都是在茶馆里面说完一段儿,再一要钱就行了。
但是这位爷却偏偏相反,整天流连在书场之中,一个人跟一帮子评书门人混在了一起。
书场说书是有规矩的,不是说随便乱来的。通常是书场老板找说书艺人来说书,找个五六个人,商量好了我的书场今年一年的书就你们几个人说了,我就不再找别人了。
你们艺人也商量好说书的书目,省的到时候撞在了一起,还有书目的时间,几个月说完,说书的这段时间就不能再去别的场子了。
还有也要跟周边书场的说书艺人打好招呼,大家尽量不要同一时间段说一样的书目,避免恶性竞争。
所以那年月的艺人们是有竞争的,但也是要靠讲义气卖面子的,正所谓城墙高万丈,全靠朋友帮。
王弥苇就是在书场说书的时候跟张阔如认识的,最开始两人是在两家书场说书,是竞争关系,还斗了几场艺,但却是不打不相识,斗艺过程中,他们互相都很佩服对方的艺术水平,反而成为了朋友,后来还在一家书场里面说书卖艺。
张阔如对单口相声的了解基本上都是从王弥苇嘴里知道的,其实评书跟单口相声很类似,在艺术形式上并没有太大区别,就是单口更加侧重逗笑一点,仅此而已。
王弥苇因为常年在书场说书,跟相声界走的也不近,当年甚至还有很多人认为王弥苇是评书门人,因为没有哪个说相声的成天说书的,说相声的还是以说对口为主,说书只是为了说一段儿新鲜玩意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