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79页
    “这个要求可不低,咱们上一次三连胜是什么时候?”酒吧里的一些球迷听后不禁暗自摇头,但也有人认为球队未必不能达成这个目标,“我们既然能够在客场轻取弗莱堡这样的德乙强队,为什么就不能接着战胜两支德乙的弱队呢?”浑然忘记了自己的球队在两场比赛之前也是德乙联赛中公认的弱队……
    进球后大家抱团庆祝是高军的要求,乍看之下似乎有点形式主义,但当这样的行为成为习惯之后,团结的氛围就更容易在球队中形成。不过最重要的终究还是比赛成绩,成绩好的时候什么内部矛盾都会被掩盖,而一旦成绩滑坡,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也可能不断放大、最终导致球队内部崩溃……
    因此取得领先之后,德累斯顿的场上球员们更加兴奋起来,而比分落后了的慕尼黑1860队也明显加强了进攻,比赛的场面顿时变得更加紧张激烈了起来……
    第22分钟,德累斯顿队打出一次教科书般的快速反击,孔卡送出身后球交给拉边的告林,后者吸引了对方防守球员的注意力后将球传向空旷的中路,利用己方断球后对方防线出现短暂混乱的机会摆脱了盯防的高军及时出现在中路完成了包抄射门,将球轻松地推入空门,德累斯顿再进一球,将场上的比分扩大到了2:0!
    虽然这次进球看似朴实无华,但是懂球的德国球迷却看得出其中的厉害。其实压迫式打法与快速反击并不矛盾,虽然反击时对方身后的空间比收缩防线的时候要小得多,但是因为距离球门更近,对方的反应时间也更短,所以只要把握好了,进球的机会同样很大,只是由于留给进攻方处理球的时间短得多,因此参与反击的球员决不能拖泥带水,否则就很可能会错失机会,而且因为空间较小,处理球时稍微差那么一点就会出现失误,因而防线前压时发动的反击对进攻球员意识和技术的要求比防线回收时发动的反击高得多。
    而德累斯顿现在的前场四人组都是出球较快的球员,即使是其中更加喜欢个人盘带的蒿骏敏和孔卡,在需要的时候也能够打出简洁快速的反击套路,使得德累斯顿新战术的威力愈发凸显出来。要知道,即使是打攻势足球的那些球队,运动战进球里面也肯定是反击进球更多,这个把握得好,进球就肯定少不了,特别是在比分领先、对方没法龟缩死守的情况下……
    看出第二个进球的厉害之处后,即使连格雷茨这个死硬分子也对这支重组后的德累斯顿有了更深的认识,之前他没看上的新球员当中不光包括那三个中国球员,在河床队连替补席都挤不进去的孔卡也是其中之一。然而这两场比赛下来,到队不久的孔卡俨然已经成为了球队的组织核心,而他那犀利的个人突破也成为了球队打破场上僵局的一大利器。
    这样一位出色的球员,德累斯顿却只付出了几乎是微不足道的代价就将他得到,即使之前一直看高军很不顺眼,格雷茨也不得不承认帮球队淘到宝的高军拥有着不逊于世界顶级球探的眼光,而一个念头也难以遏制地从格雷茨的心底里涌出,“难道他坚持引进那个三个中国球员,并不只是为了将德累斯顿作为他们的培训平台,也是由于那三个人真的拥有足够的实力?这怎么可能?中国什么时候有这么多的优秀球员了?对了,那个9号不知不觉间也已经有两次助攻了,而第二场比赛才进行了一小段,这样的表现也的确配得上球队主力中锋的位置了……”
    无法欺骗自己的格雷茨最后虽然还是顽固地死鸭子嘴硬,但是立场还是不可避免地进一步松动了,不知不觉间他开始完全像一个标准的球迷一样全心看着比赛,而不再有余暇在比赛中寻找“黑点”……
    慕尼黑1860队的主教练也采用了上一场比赛中弗莱堡队的做法,让自己的球员尽量利用对方边后卫身后的空间打反击,但这一场比赛中德累斯顿队由于后防线上的配合更加默契,很少再出现两个边后卫同时助攻到前场的情况,后防线防反击的能力因而大大增强了。而更加默契的后防线造起越位来,成功率也比上一场比赛中更高,当然主场优势也同样是一个重要原因。
    至于门将诺伊尔,虽然他在比赛中看上去没有上一场那么耀眼,但这并不是他的表现不好,而完全是因为德累斯顿巨大的中场优势和后防线上成功率很高的造越位战术令慕尼黑1860队的进攻很难展开,说到底,这支球队的实力还是弱了一些,跟上一场的对手弗莱堡队相比还是有些差距的,如果再考虑到主客场的差异,就更不用说了,这一点其实从邵加一没有同胞协助的情况下都能在这支球队里牢牢占据主力位置,就可见一斑了……
    不过,邵加一的实力虽然在慕尼黑1860队中显得比较突出,但他和其他老一批的中国留洋球员一样,缺乏在球队陷入逆境时力挽狂澜的实力。而且随着比赛的持续,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迟早会暴露出来,所以德累斯顿赛前并没有派人专门盯防邵加一,并不是高军有意放水,而完全是因为对付邵加一并不需要什么针对性的战术,唯一有些威胁的,也只有他的任意球了。
    可是这场比赛眼看都快打到第35分钟了,慕尼黑1860队还没有获得哪怕只是一个位置不错的任意球呢。反倒是德累斯顿队因为持续不断的猛攻和主场哨的帮助,获得了多得多的定位球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