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嘉宾陶纬则有些自我安慰道,“马达是很厉害,但我们的季海也同样是亚洲顶级的边后卫啊,你看阿里汉这不就变阵了?派徐云泷上场替下孙翔,让攻守平衡的孙季海改打左后卫遏制马达的发挥,这应该是一招好棋。”
场上的高军也暗赞道,“这个调整不错,与亚洲杯时期相比,阿里汉果然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足协请他一开始是个错误,但现在来看,这个错误已经开始自我纠正了……”
防守能力很强的孙季海来到左路后,与余海联手勉强封住了马达维基亚的进攻,令其只能进行一些简单的传递,而他威胁更大的传中和远射都很难再发挥出来,但由于在防守上投入的精力太多,这两个人也很难再有多少余力投入到进攻之中。
而马达维基亚即使现在已经基本被限制住了,但仅靠他一个人就完全废掉了中国队攻击力最强的左路,足以说明其恐怖的实力,难怪一直有人认为,如果不是位置的重要性差些,巅峰期的马达维基亚完全有资格跟中田英寿这位目前公认的亚洲首席球星相提并论……
注1:别看孙翔现在进攻不行了、全靠防守在恒大立足,但是出道时他可是有名的进攻型边后卫,只是后来受过重伤、年纪也大了,身体素质大不如前,进攻能力基本被废,而防守却随着经验的积累越来越好了,这才变成了现在守强攻弱的孙翔。
第68章 亚洲第一边卫
孙季海一直被认为是中国职业联赛开始后培养出来(94年以后进入一线队)的最强球星,也被认为是亚洲最好的边后卫之一,但无论从哪个方面相比,马达维基亚都比他更胜一筹,也难怪孙季海明明更多地踢右后卫位置,却被认为是亚洲第一的左后卫,这完全是因为马达维基亚踢的是右边……
不知道算不算是巧合,马达维基亚与孙季海这两个人身上相似的地方极多,包括个人经历也是如此,比如两人都是1977年生人,都是少年成名,出道时都是攻守兼备的全能型边后卫,甚至在国家队中出道的时间都十分接近。然而,仿佛就像是命中的克星一样,马达维基亚各方面都死死地压住了孙季海……
在防守能力方面,两人都相当不错,可以说是不相伯仲。其中孙季海可以胜任后腰和中后卫的位置,而马达维基亚的位置却是越来越往前、向着纯攻击手的方向在发展,从这一点来看,或许孙季海的防守能力要略占上风,不过孙季海出任中后卫时的表现甚至从未达到过国内的一流水平,主要是动作太大、常常无谓领牌并送给对方点球或者危险位置的任意球,因此就算有点优势,也强不了太多。
但是马达维基亚的进攻能力却比孙季海强得多,他的远射能力堪称亚洲第一,而孙季海基本没有射门得分的能力(阿里汉刚来中国的时候居然让孙季海踢前锋,可见那时的他的确很菜。),而即使比助攻能力,孙季海也无法与当过德甲助攻王的马达维基亚相提并论。
在身体素质方面,孙季海能在身体对抗激烈的英超不落下风,足以说明其力量过人,但和如同坦克一般粗壮的马达维基亚相比还是要差了不少(注1),而速度与体能这两个方面,两人都具有亚洲一流水准,可以说是不相伯仲,孙季海占据优势的大概只有身高弹跳(两者结合起来考虑),但因为他并不擅长头球(马达维基亚同样不行,这方面两人倒是难兄难弟。),所以这个优势其实根本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至于技术,两人的基本功都很出色,也都有不逊于亚洲一流中场球员的盘带突破和传球能力,可以说是一个级别,但考虑到马达维基亚的能力更加全面,实际上他还是要胜过一筹的。
至于发挥的稳定性,两人都是状态起伏很小的球员,深受所在球队主教练的信赖。而在大赛表现上,孙季海虽然常有高光表现,作为主角拯救球队的经典战例却为数不多,而自从马达维基亚进入伊朗国家队以来,几乎每一次经典比赛中都有他活跃的身影,其中不乏成为主角的战例,例如中国球迷刻骨铭心的金州之战正是马达维基亚的成名之战……
综合起来就会发现一个很可怕的结论,孙季海几乎没有一项能力强于马达维基亚,而马达维基亚却有多项能力明显强于孙季海,这种特点相似但却更强的对手其实是最让人绝望的。而且还是从两人出道之初就是这样,然后一直死死地压住孙季海,无论是国家队、还是旅欧留洋,马达维基亚的位置都比孙季海更高、表现也更好,在这些年中两人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甚至不知不觉间还拉大了不少,也不知道历史上孙季海一直坚持着死不退役,是不是有着类似于金庸小说中黄裳的想法……
而在这场比赛中因为接不到球而显得有些无所事事的高军也不禁发出了这样的感慨,“虽然被认为是亚洲最优秀的两个边后卫,但这第二名跟第一名的差距有点大啊!对了,马达还是亚洲最优秀的右前卫,即使称其为‘亚洲第一边卫’也不为过,余海跟他一比,实在太嫩了。”
但高军很快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不对,余海就算攻防两端都不是马达的敌手,但是马达这场比赛中频繁上前助攻,身后出现了大片的空当,只要有反击的机会,以余海的速度完全应该可以大有作为啊?就算马达的速度不比余海慢多少,爆发力甚至还要更强一些,但是马达还在前场,跑回来总需要时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