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三河:“关于这一点,天亮和我也同意,这简直就是领导在作报告。”
丁文通:“文章认人难一点,以报告或讲话认领导更加容易。”
邵三河:“不像是秘书写的吗?”
丁文通:“不是秘书写的,秘书写不出这种居高临下的气势。”
邵三河:“那你确定了,肯定是高永卿写的?”
丁文通:“对,是他亲自执笔的,而且,好像没有修改过。”
邵三河:“说说你的根据。”
丁文通:“第一,行文习惯符合高永卿的文风,他这人就喜欢上纲上线。”
邵三河:“这倒也是,听高永卿讲话,像个大领导似的。”
丁文通:“第二,高永卿喜欢用长句,这两页纸大约两千字,至少四分之三是长句。”
邵三河:“哈哈,你一说我就想起来了,他常常是一句话能蹦出几十个字来。”
丁文通:“第三,他在每一个段落中,总是喜欢用逗号,每一段落最长也只有一个句号。”
邵三河:“哦,这个我们倒没有看出来。”
丁文通:“第四,高永卿写文章最明显的缺点,是的、地、得三字不分,运用得很随意。”
邵三河:“嗯,待会我研究研究。”
丁文通:“第五,高永卿的文章里还有一个毛病,就是病句错句很多。”
邵三河:“这不会吧,高永卿可是大学生啊。”
丁文通:“他这两页纸里,我至少能找出三十句病句错句。”
邵三河:“是么,还有吗?”
丁文通:“第六,也是最后一点,高永卿的文章里,立论总是很高,论据却往往很弱,论证更是他的弱项。”
邵三河:“这个太深奥了。”
丁文通:“总而言之,这两页纸上的内容,百分之九十九点九九是高永卿写的。”
第1850章 反击
在丁文通“确定”了匿名举报信的作者是高永卿后,向天亮改变了主意,没有要求邵三河继续查下去。
本来,在向天亮的怀疑名单上,有“资格和能力”上名单的人并不多。
现在的滨海市,以市级领导来划分,无非有这么几个阵营。
第一个阵营,市委书记兼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陈美兰,市委副书记、市长谭俊,市委常委、市政法委书记兼市公安局局长邵三河,市委常委、市委统战部部长顾鹿邑,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杨碧巧,副市长徐群先,市长助理、市政府办公室主任邱少华,滨海区区委书记焦正秀,南河区区委书记乔玉良。
第二个阵营,市委常委、市委宣传部部长李云飞,副市长陈瑞青,东海区区委书记高永卿。
第三个阵营,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方道阳,副市长张行。
第四个阵营,市委副书记、市党校校长余胜春,北碚区区委书记单可信。
第五个阵营,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许西平。
第六个阵营,市委常委、市委组织部部长肖子剑。
此外,市委常委、市警备区司令程龙没有明确的立场,副市长王玉成也和其他各方没有密切的关系。
上述领导成员中,最了解罗正信的人就是高永卿。
向天亮在看了匿名举报信后的第一个判断,就锁定了高永卿。
丁文通的分析推断,更让向天亮认定了高永卿。
“三河兄,用不着你了,你可以走了。”
邵三河大笑,“有你这样的朋友吗,我没有功劳总也有苦劳吧。”
向天亮打开车门,推邵三河下车,“接下来的事有点脏,用不着你这个大领导来动手。”
邵三河走后,丁文通问,“领导,你想好反击的措施了?”
向天亮笑道:“文通,其实最了解我的人是你,你说说,我会怎么反击高永卿?”
想了想,丁文通说,“罗正信必保,但他的事已经露了,一时难以消除影响,所以,你一定会以毒攻毒,用同样的办法对付高永卿,这样就只能有两个结果,要么让他们偃旗息鼓,停止挑战,要么是两败俱伤,说得不好听一点,拿罗正信换高永卿,咱们不算亏。”
“呵呵,知我者,文通也。”
“领导,说明我对你还有用吧。”
半个小时以后。
南北茶楼的旁边,茶楼老板戴文华的家。
这里有一个地下密室,密室像个办公室,除了两个大保险箱,还有打字机和复印机。
向天亮从保险箱里拿出了三个档案袋,“文通,这三个档案袋里,都我搜集的关于高永卿的材料,咱们这封匿名举报信怎么写,那就是你的事了。”
“没问题。”丁文通问道,“领导,我马上开始工作,你给我多少时间?”
“嗯……我希望在今天下班前,你的这封匿名举报信能放在每个市领导的办公桌上。”
丁文通道:“领导,你也太急了吧,我可以在下午四点之前完工,那时候邮局都快下班了。”
向天亮说,“没办法,必须要快,在市委对上封匿名举报信作出反应前,你的这封匿名举报信必须出炉。”
丁文通笑道:“我知道,这就叫六月债,还得快。”
“所以,你辛苦一下么。”向天亮吩咐道,“一,高永卿的材料,你给我留下一半,取舍由你决定,二,所用材料不要牵涉到其他人,三,我会派我的师弟茅新给你送午饭,你认识他的,他在滨海区公安分局当便衣,这间密室除了你我就他能进,四,你的工作完成后,接下来就是他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