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信递给向天亮一支香烟,自己也叨上一支,然后拿着打火机,为两支香烟分别点上了火。
“天亮,你这个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是什么意思啊?”
“老罗,你其实心里很清楚吧?”向天亮微笑着反问道。
罗正信微微的点了点头,“大家都认为,陈副书记和杨副县长,是来滨海帮你站台的。”
“呵呵,我本来也是这么希望的。”
罗正信笑道:“大家都说啊,两位女领导和你是一伙的呢。”
“确切的说啊,我们是从一个窝里出来的。”
第0562章 真真假假
向天亮一会儿笑,一会儿愁,把罗正信搞糊涂了。
就罗正信的了解,他是不相信向天亮和杨碧巧不是一伙的。
他其实看出来了,向天亮表里不一,在故作镇定。
罗正信记得不错,所谓的县未来五年教育发展规划,是向天亮上任以来唯一拿得出手的东西,当时他一脸的自得,罗正信印象深刻。
如果杨碧巧真的将县未来五年教育发展规划否定,并且另起炉灶,等于是打了向天亮的脸,以向天亮的脾气,一定不会善罢干休。
论察言观色,罗正信也是老手了,他现在想肯定,向天亮和杨碧巧的这种较劲和对立,到底是不是千真万确。
在官场里,交心交底是不可能的,更何况向天亮和罗正信相识还不过一百天。
从一个窝里出来的?这话说得,实在太有意思了。
“哈哈……有趣,有趣,从一个窝里出来?天亮啊,你干吗不说是从一个被窝里出来的呢?”
向天亮坏坏的笑了笑,“我倒是想一个被窝啊,老罗,你帮我掇合掇合。”
“开个玩笑,开个玩笑啊。”
向天亮指着罗正信笑,“老罗,你这个玩笑开得有点阴险哟。”
罗正信摇了摇手,“你又不是不知道,你的那个规划中,也有我的利益在里面啊。”
“你那是蝇头小利而已,不就是一点钱么,而我损失的却是政声名声,孰轻孰重?”
“你说得对,规划如果真被否了,你的损失是比我的大。”
领导退位,继承者否决或调整前任的决策,本就无可厚非,可向天亮还在台上,仅仅是转岗而已,倘若规划被否,这面子就丢大了。
至于罗正信,那个规划里确实有他的利益存在。
蛇有蛇路,虾有虾道,罗正信能在县委大院里立足,自有他的一套。
比方说捞钱,罗正信就与别人不同,有的人大权在握,收点礼物钱财是家常便饭,但他不收礼却是出了名的。
罗正信做得极其隐秘,他老婆有个远房三姨妈,这个三姨妈有个女婿,这个女婿的娘舅的女婿的老丈人,有一家不过百人的建筑公司,却是罗正信独资开设的。
而且,这家建筑公司十分低调,不做大项目,不与同行抢生意,有甘于平庸,甘于做些别人不屑理会的小项目。
比如全县教育系统的校舍改造和维护,利润微薄,很少有人愿意去做,但罗正信的建筑公司却乐此不疲。
安全,是罗正信的第一追求。
向天亮那个县未来五年教育发展规划,其中一块就是全县校舍的建设、改造和维护,总投资达到八千五百万元,罗正信要的就是这块利益。
有黎赤水坐镇县教委,只要向天亮的规划得以通过,罗正信的利益就到手了。
可是,罗正信的这个秘密,被黎赤水不经意的告诉了向天亮。
向天亮为了蒙蔽罗正信,让他相信自己和杨碧巧的对立,利用的就是这一点。
也就是说,《滨海县未来五年教育发展规划》里,向天亮和罗正信有着共同的“利益”。
为了让蒙蔽做得更有效,向天亮正是利用罗正信对共同点具有的认同心理,站到对手的角度上,设身处地地为对手的利益说话,使对手感到自己是在为他好,双方的利益是一致的,并适当的使用一些缓解对方警惕性的言语,如诸葛亮的“事须三思,免致后悔”,现代社会的诸如“考虑到我们双方的利益”“这是人人皆知的”“早就如此”“聪明的人都会这样做”之类,如此,对手的防线最终才会崩溃,自觉不自觉地会相信你的虚拟。
做一些表面看来毫无意义甚至愚蠢的事情,也可以麻痹敌人,分散敌人的注意力,然后趁机行动,这种蒙蔽方法着眼干扰乱对手视线,就好像是虚晃一枪的障眼法。
还有另一类假动作,是设法隐藏己方的实力,同样也可以达到令敌人大意的蒙蔽目的,而有的假动作,意在激起对手的好奇心,进而使其猜疑,达到分散对手心绪的目的,甚至还可以缓解自己的紧张。
至于给对方带来的心理效果,则在于搅乱对方的情绪,如果一面表现随意一面与人交谈,会给人心不在焉的印象,对方也会产生被轻视的心情,感觉到被轻视,反过来说就等于承认了对方的优势。
此外,由于你采取这种若有所思的态度,一旦对方提出不易回答的问题,想通过观察了解你的内心,也可以用没有听清楚重要的部分为借口,而将话题岔开,也就是说,由于采取了这种策略,就可以在你与直接相对的对方之间留下回旋的余地。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作法不光明磊落,然而,为了牵着对方的鼻子走,偶尔也须要配合这种搅乱战术,假动作的共同之处便是障敌之眼,扰乱对方视线,其实,做假动作除了能制胜外,还能用于防守,进行自我保护,捕杀按直线飞行的鸟儿容易,捕杀变换路线的鸟儿却很难,如果不怀好意的人想算计你,你务必经常改变举动的方式方法,使其迷惑,才能棋高一着,棋艺高绝者,就从不走正中敌手下怀的棋子,更不会让敌人牵着鼻子下棋,反之,若按习惯一成不变地行事,别人就会摸着你的规律,欲想加害易如反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