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椒待走进他在东院的院落,苍狼阁中,挥了挥手,命四周伺候的人都下去,眼见四下里再无多余的人,才对身旁一直跟着的一个中年黑衣武服的随丛问道。
“闾一,你说这事怎么看?”
随从四十多岁,比起若敖子琰身边的清浦等人都要显得老成许多,一身杀伐之气,显然是上过战场的,面色平静地缓缓说道:“大公子不是总说二公子冷静自制,心机深沉,找不到弱点吗?那么依奴才如今看,这个长公主就是二公子的弱点了。”
若敖越椒哈哈一笑,点了点头,才道,“叫我们宫里的禁军兄弟,给我盯紧了这个长公主,我倒要看看她有什么过人之处,能叫我这位智谋无双的二弟神魂颠倒。”
“大公子,不过这样会不会暴露了我们在禁军里面的真实实力,引起二公子这边的堤防。”闾一迟疑地道。
“不怕,她的消息,也许对我们的事情,会很重要,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越椒敛眉说道。
“是。”闾一答应一声,就退了出去,而若敖越椒双臂抱胸倚在窗边继续低头沉思,到底是怎样一个女人,居然十五岁时就敢上战场,还打赢了这场不可能的楚庸大战。
希望闾一真能为他查到点什么有意思的消息,这样才不枉他花费心神甚至提前暴露他手中的筹码,在她一个女子身上。
黄昏将近,北风吹起,若敖越椒望向楚王宫的方向,默默念道,“凤凰转世,欲火重生归来。我到要看看你可真是我楚国的凤凰,能翱翔九天吗?!……”
*************
破晓殿,书房中。
除了极为衷心的四大贴身侍女,其他宫人全部被安排在门外。
芈凰正坐在书房中的书桌后,手握着一卷厚厚的装订册,低头专心阅读着,这册子是这三年来司书和司画通过各种渠道收集来的前庭后宫的大小记事,虽然已经分类,可还是异常繁杂。
“公主大喜!大王今日早朝宣布,公主大婚后将迁居东宫。”
司剑一脸激动地冲进殿中,这可是天大的喜事,公主等这一天太久了。
正在查看司画和司书收集的近三年来朝堂之上各种信报的芈凰,闻言却是容颜一沉。
一直站在芈凰身侧的四大贴身宫女之首的司琴首先站了出来,训道,“司剑,你可是忘了公主在这宫中定下的规矩了吗?我们要不骄,不燥,不惊,不辱。”
司剑闻言肃立,“司剑知罪,待会会自请到后院自罚杖刑二十。”
“嗯。”芈凰脸色稍减,“说吧!父王为何有此布令。”
“是前殿今日当职的凰羽卫兄弟传于我的,只因工尹和礼尹建言,婚期太短,准备从已建年久无主的府邸选一地给长公主,可是大王就说不用多废工夫,要把空置的东宫赐给公主,包括令尹在内群臣还想反对,大王就连生不出子嗣的话都说出来了……”
“我的父王还是我的父王啊!”芈凰丝毫并不意外这结果,依据前世记忆,父王如今身体已经日渐缠重,药石无效,根本无心政事,太医院们不敢把这个消息公布出去,而前世的自己还不知争夺大战已经就此展开,还在诺大的后宫大院某个角落里苦苦求存。
有了司剑在前,司书走进来的时候就规矩多了,如今的公主比三年之前更多了三分不怒自威的上位者气场,“启禀公主,有宫门守卫来报,子琰公子如今正在王宫门外等候,希望公主今日一见。”
芈凰皱眉,“他可说有何事求见?”
“说是有一份礼物要亲自呈给公主,公主可要见见?”司书怀着一丝蠢蠢欲动的八卦之心,两眼希冀地望着自家公主。
在整理公主回来的行装中,她可是和司画一起看见公主与公子往来的那些书信,随便数数都不下上百封,据司剑这臭丫头说,那些都是公子对于前线军情的分析信报,而且每每对他们前线的战况一针见血,如有亲临,不过天性有几分狡黠的司书可不全信。
司剑眼急地说道,“公主,公子对我们有恩,这回来我们一直可还没有谢过呢!”
性子最为沉静的司画一直在旁帮公主整理信报,柳眉微簇地道,“什么时候都是你话最多!公主自会有所打算的。”
“呵呵,我这不是关心公主吗?”司剑摸了摸她的大头,大笑道。
“那就见见吧!就在朝夕宫的后花园。”芈凰暗想,这三年着实多亏了他,不谢似乎无礼。
司书一脸笑嘻嘻地答应,“那,奴婢这就亲自去通传。”
身为四大侍女之首的司琴,欠了个身,告了声罪,“都是琴儿没有教好,这三年把这些丫头惯的。”
芈凰摇了摇头,这四个丫头,唯有司琴和司剑是已故孙王后留给她的侍女,而司书和司画则是她在一些三四等侍女中观察良久后选拔上来的,期间本来还有两三个不错的,可因为背主品性不端,皆被她想办法偷偷处置了或者又发派了,她一个无依无靠的公主,能力有限,带着与她同岁的四个丫头,而她们能做到如此,司剑能武,司书善言,司画慎思,司琴总管,也是和她一般在这楚王宫所行不易,虽为主仆,情同姐妹,又何需多言。
而这个“喜讯”不次于一个惊天重磅,不仅在破晓殿中掀起了轩然大波,自然也轰动了整个后宫。大多数人都在等着看某人与某人之间的好戏,而唯有紫烟宫传来“噼里啪啦”连绵不断的大响声,还有宫人的求饶声,以及芈昭的怒骂声,一直闹到半夜还不停歇,而这一晚据说死于白龙的宫人不计其数,惨叫声哀号不断,就像鬼哭狼号一般飘荡在楚王宫的上空,仅一墙之隔的楚王终于发怒了,命赵常侍带人通传紫烟宫这边,“这都大半夜了,还不消停吗?”从未对吴王妃说出过重言的楚王,这一句已经是相当重了,而此话已是后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