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4章 陈年旧事
    第四回陈年旧事
    这座宫殿其实还是蛮新的,我来京城的时候,还没这座宫殿呢,京城到处在大兴土木,毕竟这是成祖皇帝定的新都城,成祖皇帝本是燕王,这北方的瓦剌人就难缠,于是就在这北边镇守边关,后来他坐了天下,却不回江南去,为的就是不让寸土给他们,我们若退回江南,那么北方再也无关可守,瓦剌人的铁蹄将重新回到这里,所以成祖皇帝定此地为北京,天子的皇城在此,历代天子就没有退守的理由了。
    家里人说是为我好,让我进京来,我是小户人家出生,那家世也算清白,不过从小就知道饥渴难当,我父亲那点钱根本就养不了我们家那么多人口,让我进宫无非就是减轻家里的压力。本来说是当几年差,等到婚嫁年纪再想办法出来嫁人,何况那只是在王府里。不过那是我进府的时候已经十多岁,总算也是享受了父母的疼爱的,先帝那时也是少年,我与他日夜相伴,免不了那情就有了,偏偏他家人又要为他娶妻,做妾就做妾吧,只是这妾不好当,做妾的都是一些没有家世的,偏偏他们皇家的妾更不好当,当年成祖亡,十六名嫔妃殉葬,仁宗皇帝那朝也是如此,偏偏先帝不肯废除此条,除有生育的嫔妃之外,那些人全都殉葬了,都说她们是自作的,可是……那些女人并非全自愿的,说这都是太祖皇帝定下的规矩。这大明后宫的女人又有什么当头。
    我不想当先帝的女人,可是偏偏命运让我们在一起了,我为他生了儿女,皇家好面子,他们不会接受我一个平常女子成为皇后的,因为历代皇后都是系出名门。先皇与胡皇后生的是嫡子,虽然他不喜欢胡皇后,但是胡皇后的确是个好人,她为先皇生了两个女儿,只因为运气不佳,皇长子让我给生了,更因为先皇心里本来就没有她,我本以为我可以独享先皇的爱,岂知道又出来一个吴妃。
    吴妃是镇江丹徒县人,家里有人犯罪充入后宫,当年也在先皇未发迹时的府上伺候过。后来并未待下去,后来什么时候被先皇看中的,也不好说,只是先皇要张太后照顾好他们母子,先皇子嗣单薄,我这个儿子又来之不易。虽说封了些嫔妃,那也是无奈。宫中就是有些人为了一时荣华而不顾将来的,何况那些多是家里照顾不上的苦女子。民间对选妃之事历来就不认为是好事,要不然也不会迫使人家入宫。
    “启禀太后,吴太妃来了。”有小太监来禀报。
    “她是该出现了!”孙太后说道,如今这坐镇京城的是她的儿子朱祁钰,既然要开战,郕王朱祁钰就一定要有名分。
    “她是来求太后的吗?”贞儿问道。
    “怎么会?这种事她根本不用求,只是她眼中还有我这个皇后才会来的,她是个胆小慎微的人,她也是个聪明人,她一直躲在宫外过着逍遥日子,她是不会主动来揽这种事做的。她只是关心她的儿子。”
    吴太妃的人缘很好,以前也经常来,所以大家都很熟悉,只是今天来感觉总觉得有点怪。
    “姐姐。”吴太妃说道,“你们商量得怎么样了?”看来她是来探消息的。
    “妹妹呀,如今风雨飘摇,我们又能怎样,随那班大臣们去弄就是了,先帝只有二子,郕王迟早要挑这担子的,你也知道,本来先皇想我照顾你们母子一生平安衣食无忧,如今我们自身也难保,将来还是看郕王的,郕王不是个糊涂人,国家危难,他要是肯挑起这担子,天下自然就会臣服,当今皇帝生死未明,能不能回来都难说,我老了,只求有人养老送终,孙子可以富贵长久。”
    孙太后的话可真是直,吴太妃也不是一个弯弯肚肠的人。
    “姐姐,我们如今是一条船上的,总之不能翻船,我也看过几本戏,知道投降南逃没好下场,玉儿那边我会说的,姐姐的恩情我是不会忘的。当初要不是姐姐,我们母子至今也不会有名分的。”吴太妃说道。
    太后对吴太妃有恩情,吴太妃怪不得态度那么软。吴太妃寒暄了几句离开了,毕竟孙太后看上去神色疲惫,没休息好怎么可能精神呢。
    “她也是个苦命人,”孙太后继续说道,“在这宫里谁不苦呀……要是张太后在世,王振那厮也不能如此张扬,我儿年少不更事,信任他却怀疑我……那些谣言离间了我们母子,我为何要抢皇后位,其实我儿生下之时,我怎知是男是女?胡皇后早诞有公主,她还能生育,这手脚如何动得?皇儿生下才四个月就被立为太子,不是因为他是男孩,而是因为先帝一直想立我为后,这吴氏母子不接进宫原来就是为了我。先帝为了我做了那么多事,我岂不知,先帝是个重情的人……”
    “那吴氏被送过来当差的时候已经十六了,虽说她和我不一样,但是更可怜,她是罪奴。后来她被调走了,皇子的婚姻本就是被安排好的,她一个罪奴是不可接近皇太孙的。先皇那时还是皇太孙,成祖喜欢他,对他的家事可是事事关心,胡皇后出身名门,当初这胡皇后可是济宁一带有名的贤惠女子,选给了皇太孙为妃,年龄相貌都与宣宗般配。”
    永乐十五年,皇太孙娶了胡善祥,她的父亲也被升为了光禄寺卿。
    当时孙太后还只是普通的宫人,虽然她与皇太孙一起长大,但是这婚姻只是当时的太子妃张氏做不了主的。虽然孙氏是皇太孙的母亲亲自挑选的。但是那胡家因为长女在宫中为女官,深得皇帝的喜爱,这个便宜只能落到了他家。
    “都说是给皇太孙做正妻的,还说是太子妃亲自抚养,一直是小姐的待遇,如今皇太孙有了正妻,她怎么办呀?”就连彭城伯夫人也为她惋惜,她是皇太孙的外婆,孙家女儿可是自己带来的。于是出了主意,让孙氏做了嫔,也算对孙家有个交代。但是这位老太太一直希望孙氏成为外孙的正妻。
    委屈和泪水只能咽肚子,幸好皇太孙对自己念念不忘,只是他的原则是不会违背父母之命,他知道爷爷的想法,与胡善祥之间夫妻相处也很和谐。只不过妾毕竟是妾,虽然自己伴君早,却在胡善祥面前占不了便宜。
    爷爷永乐皇帝不喜欢儿孙们沾花惹草,他只钟情自己的唯一的徐皇后。妾当得并不舒坦,何况那些人会来讨好年轻的皇太孙,吴氏就是那时候给送进来的,说是服侍,其实挑选了一些美女来讨好未来的储君,这种事不仅仅是地方官员会做,那些有权势的太监也会做,其实谁不想培养自己的人呢?只不过皇太孙并没有钟情于任何人。
    其实那吴氏也是绝代风华,既然在皇太孙的府上得不到便宜,那么她自然会被人调离,后来她据说去了汉王府。在王府能生个孩子是最重要的,自从大明开朝,汉家礼仪被恢复,女子的名节就变得十分重要了。也许是太祖皇帝对马皇后感恩戴德,他的后宫中的那些为奴为婢的女人都显得无足轻重,而成祖皇帝,更只是对徐皇后一往情深,他睡过的女人都不会与他有孩子的,因为他根本就不爱她们,她们在他眼里根本就是外人,有妃嫔那是一个皇帝的面子。其实公公仁宗皇帝一直不受他父亲的待见,一个过于肥胖而显得臃肿的太子,又不像自己,实在不如其他皇子,但是他是自己的嫡长子,太祖制定了严格的即位制度,永乐皇帝自己也是从侄儿手里夺来的江山,难为要堵人口舌,不敢任由自己其他儿子胡来,好在皇太孙还算中意。
    殉葬的女人往往是无依无靠的,不想被踩在脚下,那只有往上爬,孙氏从彭城伯夫人嘴里听到的就是这个,虽说自己的婆婆张嘴闭嘴都是仁义道德,但是她还是任由那些女人随着仁宗去了,甚至还抓了宫女做顶包的,这嫔妃不够多,皇家面子难看。“修短有数兮,不足较也。生而如梦兮,死则觉也。先吾亲而归兮,惭予之失孝也。心凄凄而不能已兮,是则可悼也。”这是十几年前宣宗陪葬的妃子郭爱的临死绝句,明宫庭的陋习害了多少人命,想到这个顶包的宫女子,孙太后真叫慌,宣宗临死前,没有忘记吴氏,叫人接她们母子进宫,自己借口孩子年幼,这才保住了吴氏的命。
    算算日子,其实汉王兵败后,先皇就金屋藏娇了,要不然那孩子怎么就只比自己生的朱祁镇小一岁,还一藏就是几年,这瞒着众人是为什么?皇帝要是没了儿子不行,但是多了就是国家的灾难,大明开朝以来,皇子间一直都在打内耗,虽然已经收了他们的兵权,但是总还是不放心。如今自己还非要这个吴妃的儿子了。看来大势已去,自己只能顺应老天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