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不在集日,人自然少了许多,而且手抓饼子卖了个新鲜,价钱还不便宜,比包子馒头贵,比红糖糕和米糕都贵。”
“肯定会有人盯上这笔生意,说不定今天就有得卖了,咱们再去,只怕没什么生意。”
柳青青也没说虚的,先将弊端说了一遍。
见到外公露出担忧的表情,柳青青连忙笑了笑,说出她得到了乔喻凌认可的计划。
“但是那笔生意,就算没有别人来抢,咱们要做也挺麻烦的。所以我和喻哥商量了一下。”
“下次只卖红糖糕、米糕、绿豆糕,西市、南街、东街,咱多去些地方叫卖,让更多人知道。”
“当然,也看看镇上是不是有人学咱们卖手抓饼了,若是有,咱出新招,若是没有,再下次集日,就增加手抓饼生意。”
“你是去探路的吧?去那么多地方叫卖,虽然辛苦,但是很有利呀。”
刘友良不愧是活了大半辈子的大人,光听柳青青这么说,他就想到了一个可能。
“是有这意思啦。”柳青青心里诧异地看了外公一眼,笑道。
“那么,竟然是探路,就别做太多了,看卖得怎么样,大不了第二天再去。”
刘友良提议着,辛苦了一辈子的老人,做事可比柳青青要谨慎保守得多。
“知道啦,家里就两口锅,到时看有多少蒸笼能用,多蒸两回。”
柳青青说到这里突然顿住,笑了笑:“我只想着做蒸笼,忘了绿豆不够了要去买。”
“绿豆啊……我家里还有百来斤,你要多少,到时我让长福给你送过来。”
“那就先来一半吧,但是外公啊,这是做生意,您可别什么都往我家搬,要收钱哦,按行价不许少收,不然我上别人家买去。”
“你这孩子!”刘友良瞪了柳青青一眼,“你买回来的布,难道还值不得几十斤绿豆了?”
“那怎么一样,我给表哥表妹表弟做件衣裳,是我的心意,再说了,长喜和翠儿跟我辛苦了几天,我可是一文钱工钱都没给过,因为他们是我弟妹,干点活不算什么。”
“可是我拿外公送的酸豆角卖了钱,现在还要理所当然拿外公的绿豆,还要用到他们几个干活,那我若是真的心安理得,就太无良了。”
柳青青细细解释,劝着外公收回给什么都不要钱的心思。
她知道,就算她真的不给钱,外公也不会说什么的。
那些年,外公每年都会送一筐干菜,会因为他们不去刘家而难过,在他心里,他们都是他担心着的孩子。
但是她怎么能理所当然占这老人的便宜呢?
她想带他们一起发家啊。
但是有些话现在还不能说得太明白,因为第二波生意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若现在分割清楚了利益,结果雷声大、雨点小,不是要让人失望吗。
最后,在明白柳青青探路意图后,刘友良也没多说,只说在她决定去集上的时间后,头一天让柳诚去通知就好。
家里的地,随时可以腾个人手出来的,至于月儿和翠儿,也可以腾出来,不过是他辛苦一点在家做饭、喂猪就好。
这么一安置,也没问题了。
中午,柳青青用排骨豆腐炖了个汤,用青椒和五花肉做了个回锅肉。
再炒了碗酸豆角肉沫,又煎了几个荷包蛋,这样吃手抓饼就自己裹馅。
再加上青菜,乔喻凌陪外公喝酒,顺便谈作坊和鸡舍的事。
刘友良的意思,再晚几天,等地里忙完就过来帮忙,他们自己来建,不用从村里请人。
乔喻凌本来就不喜欢和村里人走得太近,见状自然同意了。
吃了饭,柳青青和乔喻凌就去李耆老家。
既然外公要帮手,他们就没去麻烦村长了。
很快,乔喻凌赶着驴车回来,把砍下来的两捆竹子放到驴车上。
柳青青把刘长喜和刘翠儿昨天没能带走的换洗衣裳装进小包袱里,也放到驴车上。
有驴车坐,柳诚和柳芽儿也爬上了驴车,柳芽儿把小兔子也带上了。
小兔子装在一只竹笼子里。
那是柳诚从乔喻凌这里学到篾工的基础技术之后,在柳青青的指点和帮助下,做出来的像圆形大鸟笼一样的兔笼。
底部有抽板,方便把兔子捉出来,也方便清洗笼子。
家里只有柳青青一个人了,这算是她穿越以来第一次难得轻闲的时光。
她把屋门一锁,就跑去屋后的竹林里爬竹子。
弹跳、翻转、平空移动,手劲、腕力、腰力、应变度,都一一做了下尝试。
自然,受到各种条件限制,她做不到从前佣兵的体能,但比她预想的情况已经好多了。
自娱自乐地找着感觉练了一阵,直到远处传来铃铛声,她才从竹杆上跳了下来,拍了拍裙子上粘着的枯竹叶,快步朝前面跑去。
铃铛声来到近前时,柳青青已跑到村道上。
“这么快就回来啦。”柳青青笑嘻嘻地打着招呼。
“你怎么没在家做衣裳?”乔喻凌见柳青青是从屋后过来的,不由奇怪。
“我去看看家里竹子还有多少,够不够用啊。”柳青青随口找了个理由。
反正她千真万确是从竹林里出来。
“放心吧,今年的竹笋长势还不错。”所以竹子是肯定够用的。
柳青青看了一眼驴车上的旧蒸笼,才明白为何乔喻凌没有直接去还驴车,而是先回了家。
外公把家里的旧蒸笼拿给他们用,当然还有五十斤绿豆。
“我和外公、舅舅商量过,明天就可以去镇上,由他们从白杨村借驴车过来,外公送我们去镇上,到时再来接我们。”
“这样就不用一直找李耆老借驴车了,就算李耆老没意见,他家里人怕是会不高兴。”
回到家里,乔喻凌才说道。
柳青青点点头,原来这一趟,他们已经商量得更具体了。
乔喻凌去还驴车,柳青青想了想,就和柳诚拿了一只箩筐铺了些稻草,就去柳四奶奶家买鸡蛋。
村里养鸡的有几户人家,但离得最近又能提供最多鸡蛋的,却只有柳四奶奶一家。
然而,她没想到这次去,柳四奶奶却说鸡蛋不够了,定给了别人家,暂时没有多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