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武功高强的姬重璟可不是那么好除掉的,几次暗杀失败之后,夷梁王决定利用政治手段除掉。
京中开始渐渐出现宁王拥兵自重、意图谋反的流言,也开始有大臣罗织罪名,上书弹劾姬重璟。好在皇上只是疑心重,并不是真的糊涂,他对能力卓绝的姬重璟并不十分放心,却也并不想因为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莫名其妙的杀了自己的亲侄子与昭国最好的战将。
不能杀,那就拉拢。二十三岁的姬重璟天天在边关打仗,到现在为止身旁连个侍妾都没有,一直以来,各种势力都在不遗余力的想要给他塞女人。但姬重璟十分谨慎,一直以来从未接受任何“馈赠”,在这个男子大多弱冠前成亲的时代,愣是把自己拖成个大龄单身狗。
皇上想来想去,觉得是时候给自家侄子赐个婚了,一则关心一下自己亲弟弟一系的血脉,二则选个让他放心的宁王妃人选,将宁王府后院牢牢控制住。
皇上精心挑选了皇后的内侄女赐婚给姬重璟,但没想到姬重璟居然再一次不给面子的抗旨了。
第1813章:王爷,请问何时论功行赏(3)
姬重璟不肯接受皇上的赐婚,反而自己提出了一个宁王妃人选——太常寺少卿姚行勉嫡女姚若云。不过姬重璟这次抗旨也没有惹得皇上雷霆震怒。因为姬重璟虽然拒绝了娶皇后的内侄女,但他自己提出的宁王妃人选,让皇帝觉得似乎也可以接受。
姚若云的父亲姚行勉只是个四品官,还不是实权派,以她的身份要做宁王妃,其实颇为勉强,但皇上对于身份略低的姚家却没什么不满。
一则姚行勉此人在朝中职务虽然算不上高,但为人清正耿直,从不与人结党,皇上对姚行勉的人品放心。再加上姚行勉本人科举出身,并非本朝世家勋贵,姚夫人也只是个正六品太学博士的女儿,虽是书香门第,却并没有什么大背景。
对于皇上来说,手握重兵的姬重璟选择非勋贵出身的姚家女做王妃倒是好事,这意味着他无法从王妃母家一系获得更多的政治资源,毕竟,一个无实权的太常寺少卿岳丈,可没法成为宁王在朝中的政治依仗。
对于重病的皇上来说,姬重璟求娶背景单薄的姚家女也是个明显的政治信号,证明他无意碰触京中勋贵盘根错节的复杂关系,也无意在复杂的派系斗争中站队,打算在错综复杂的储位之争中保持孤立,这当然是好事。
可对于急于争取宁王支持的各派势力来说,宁王求娶姚若云就不是什么好事了。原本门庭冷落的姚家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想要拉拢宁王的各派势力纷纷打算从姚家下手。
大家纷纷觉得宁王求娶姚家女的背后一定另有深意,毕竟宁王自从成年之后就再也没有进过京城,和京中的贵女们一概没有接触,怎地就突然在一群京中未嫁女中准确的选择了姚家女?还特意为了她拒绝了皇上的赐婚?
但其实姬重璟求娶姚若云还真没有更深的考虑,他只是单纯的从心而行,求娶自己喜爱的姑娘而已。
姚行勉是个这年代不可多得的好男人,他少年时与自己恩师的女儿相恋,中举后成亲,到后来虽然官居四品,却依旧与夫人鹣鲽情深。
姚行勉与夫人生育了一子一女,儿子姚青云,女儿姚若云,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姚夫人伤了身,再也不能生孩子。只有两个孩子的姚行勉,在这年代实在称得上子嗣不丰。按道理来说,他很有理由纳妾绵延后嗣。若是姚行勉肯把妾侍生的孩子直接抱在夫人名下,当做姚夫人的子嗣教养,他甚至还能被视为为夫人着想,是这年代难得的好男人。
但姚行勉却从未想过纳妾,这年头,侍女、妾侍像物品一样,就是男人眼中的玩意儿,可以当做礼物随意转赠,但姚行勉多年以来不仅不娶妾,也从不接受别人的转赠,他就这样踏踏实实、一心一意的守着自己的夫人和一儿一女。
姚若云就是在这样单纯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她父母也从未因为她是个女孩就有所轻视,反而对她精心教养,让她和哥哥一起读书识字、增长见识,因此姚若云从小就跟哥哥一起,听身为鸿儒的外祖父和学养深厚的父亲谈经论道。
因此姚若云从小就和这个时代的贵女不太一样,她女红做得很糟糕,琴棋书画等等一切取悦男人的本事也不怎么样,姚家夫妻平时也不怎么拘着她学规矩,让她显得比一般人家的女孩子显得野,但姚若云的眼光和见识却比一般女孩强得多,她不喜欢女红、不喜欢琴棋书画,却很喜欢看医书。
姚行勉一点都不觉得女儿喜欢看医书有什么不好,他很尊重女儿的兴趣,甚至通过在国子监任太学博士的岳父给女儿收集了许多医术。
姚若云八岁那年,她的外祖父齐博士病重,姚夫人带着姚青云和姚若云回娘家小住。来给齐博士看病的中年大夫是齐博士的好友,医术精湛,姚若云总是喜欢围着他问这问那。那大夫也很喜欢姚若云,一个愿意学,一个愿意教,虽然姚若云没有明确拜师,但大夫和姚家的交往却频繁了起来,隔三差五的,姚行勉会带着自己的一双儿女去大夫的药庐转转,往往一呆就是一整天。
天长日久,姚若云的医术在大夫的教导下也进益了不少,只是姚家虽然能为姚若云提供自由的成长环境,却无法改变社会大环境,这年头,女孩子学了医也没什么用,并不能出门帮人看诊,年轻气盛的姚若云因为自己一身本事无法学以致用,未免有些憋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