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31章:大肆奖赏
    户部一举进账这么多钱,让很多人都眼红不已,中饱私囊的小心思又再次活跃起来,但眼下风声太紧,贸然行事就容易被抓个现行。
    尤其是受到了举报奖励的刺激,同僚们一个个都变得火眼金睛,眼巴巴地等着别人犯错,自己好因祸得福,分到对方一成的金银。
    太仓瞬间变得无比充实,使得户部尚书李侍问总算是长舒了一口气,不然军饷、赈灾以及官员开支,都涉及上百万两银子,会让他无比头痛。
    某太子也惦记上了户部的银子,当初的约定是关于抄没勋贵的家财,所有金银、珠宝、古玩、字画皆归入太仓,东宫则能够留下府邸与田产。
    皇帝的直系亲属,周皇后的父亲周奎与田贵妃的父亲田弘遇,这两位国仗积攒多年的家当也没有得到网开一面的待遇。
    所以就造成了幺鸡手里握着一堆房契和地契,却套不了现,因为数量过于庞大,进行常规襙作的话,整个套现过程恐怕要长达数年之久。
    “今本宫有意低价转让给户部一些地契,仅为市价的四成,户部可凭此再转手,能够轻易再转三成以上,不知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惩处内侍收缴了大约六万亩地契,从勋贵们手里又得到了四十二万亩。
    这里面很多并非是勋贵们自己的地,而是亲朋前来投献的,就是挂在他们名下可以享受免税的待遇。
    等到这些勋贵们都被一网打尽了,这些之前投献的人又编造理由向把地给要回去。
    但得知要补缴过往的偷逃税款时,他们就傻眼了。
    缴税就要赔大发了,不交的话,地又无法要回来。
    但这都跟某太子无关,地契在自己手里,他们再敢胡闹就是给扣个谋返的帽子。
    幺鸡既不打算让太监们或者厂卫们去种地,也不打算租出去好当个大地主。
    把能套现的东西都尽快套现才是明智之举,不然就算风调雨顺,也避免不了辫子过来打秋风。
    再者说这快到给厂卫们发饷的时候,由于抄家得力,自己也得表示一番才行。
    市面上太子给下属分成的传言愈演愈烈,时至今日,不是真的,也得当成真的来处理了。
    锦衣卫尚有五千左右,东厂那边有三千人,内厂大概有两千,加起来不少于一万一千。
    每人打赏五十两银子,总和便高达五十余万两,这可决然不是什么小数目。
    所以某太子想了个办法,打算从户部弄出点银子花花……
    听到太子开出的条件,户部尚书李侍问也有些心动,毕竟这个价钱确实不高,户部凭此还能大赚一笔,便问道“臣不知殿下手中尚有几何?”
    眼下太仓丰裕,要是不太多的话,户部倒是可以吃下部分,或许全部囊括也不成问题。
    幺鸡听到对方试探的态度,便知道这事有门“本宫打算自留三万亩,作为皇庄,为后邸种些粮食蔬菜之类,其余四十五万亩均可出售,均是上好的良田。每亩仅按四两银子作价,总额为一百八十万两,想必对户部来说,倒是不太大!”
    明代北方的亩产大约在一石半到两石左右,之前太子已经免除了北方各地的全部赋税,所以即便亩产只有一石,收成也全部归农户所有。
    一石至少价值二两银子,一亩地若是卖到六两,只要种三年粮食就可以回本了,余下都是净赚,李侍问心里便是如此盘算的。
    户部以每亩四两的价格从太子手里把这些良田买来,转手以每亩六两售出,便可快速落袋九十万两之多,倒是一桩非常容易的赚钱买卖。
    这些地都是畿辅一带的沃土,自然很好卖,商贾们被太子弄得跪地求饶,刚好趁此机会买入大量土地,可以快速花掉无法藏匿的银两。
    薛国观见到太子的目光落到了自己身上,便明白要老将出马了,捋着下巴上的山羊胡,点头道“臣以为此事甚为妥当,殿下用地契兑换银子,用以后邸支应。户部转卖之后便得以再次收获上百万两白银,从此以后太仓无忧。实乃是互利互惠之举,定当尽快加以实施。”
    既然自己的女儿都快成为太子妃了,那么首辅大人自然要向着准女婿说话。
    只有太子的荷包鼓起来,自己的女儿才有好日子过,不然进宫就是受苦去了。
    这事跟薛国观半两银子的关系都没有,所以他自认为说全是“公道话”……
    太子之前传授的四字秘诀,他是一点都没忘,这种要命的事情绝对不会就饭吃了。
    首辅表态了,次辅吴甡也要进行评价,因为首辅不会轻易开口,首辅的态度就是太子的意思,在这件事上,吴甡只要随声附和便可“臣附议首辅所言,既为良田,定要物尽其用,当须勤劳耕种,入秋才能有所收获。户部将其出售,买入者再转给佃户继续耕作。我朝以农为本,此举便是安稳珉生之良策。”
    卖掉田地之后,太子与户部都得了不少银子,而畿辅一带的农户也会有地可种,他们愿不愿意继续种地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太子前番已经跟他们讲述了未来的计划,不但修筑新城会募集苦力,还将招收大量人员进工厂工作,男女皆可,这就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京城周边的百姓疾苦。
    而且做工不用看天吃饭,哪怕是女工,每月的薪水也不会低于七八钱银子,在太子旗下的工厂做事,别的不说,起码可以吃饱穿暖,这才是眼下关切百姓的仁爱之道。
    从哪个角度来看,以工代赈都比单一的发钱赈灾要稳妥得多,百姓有了能够养家的活计,便会安稳下来,不会被流言蜚语所左右了,朝廷也无须再调集军队进行慎压了。
    唯一不满意的就是那些打算分一杯羹的蛀虫们了,吃赈灾银吃惯了,陡然吃不到,他们便会上窜下跳,愤恨不已。但也就是在外地,换作畿辅一带,你们蹦达一下试试?
    工部尚书张国维没有异议,只要不用户部不挪用他用来筑城的银子就行。
    礼部尚书冯铨可是向薛国观送礼送上来的,薛国观什么态度,他就什么态度。
    吏部尚书堵胤锡早已倒向了太子这边,若不是太子大刀阔斧进行整饬,朝廷还会继续藏污纳垢。
    医部尚书路振飞、刑部尚书甄淑、兵部尚书冯元飙、都察院左都御史钟炌等人连手头的事情都没处理完,一天到晚都忙地焦头烂额。
    对于户部买卖土地的事情,只要太子与内阁都表态了,他们跟着附议便可,反正大家也明白,太子只是象征性地征求一下他们的意见。
    但也能顺势做个人情,只有太仓充裕了,各部一旦有事,向朝廷要银子也就不像前些年那么窘迫了,可以获得几十乃至上百万两的拨款。
    关系到每个人,大家都盼着太子点头,户部好尽快发放这个月的月俸,因为这可是涨薪之后的首次。
    正三品侍郎便可领取一百六十两银子,原来的月俸只有三十五石而已,只要圈养的甲丁不太多,养活一个正妻、两个小妾,以及一群儿女已经够花了。
    作为大明帝国的首辅大人,薛国观的月俸高达五百一十两银子,年薪六千余两,相当于帝国财政收入的四千分之一。
    除此之外,他还有副业收入,卖官送礼的可以截留一成,但这笔进项是无法见光的,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所以首辅也盼着发薪来改善生活……
    之前家里被抄了个底朝天,让薛国观心里好生难过,好在有女儿薛紫晴的安慰,成了太子妃之后,他晋升为国仗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朝廷里的很多大员并非像冯铨那样家底丰厚,指望月俸过活的人也不在少数,太子给他们涨了工资,大家自然都很高兴。
    “依殿下适才之总价,臣以为此事可行,户部可将此四十五万亩良田悉数购入,皆以现银折算!”
    大家都同意了,李侍问也就放弃了讨价还价的打算,因为标价已经很便宜了,再让太子退一步就有点勉为其难了,莫不如就此成交,便可皆大欢喜。
    一百八十万两银子对眼下的户部来说当真不多,可以一举吃进,仅须在年底之前将这批良田转卖完毕便可,并非天大的难事。
    “如此便好,本宫这边让人将相关契约送至户部,核对无误后进行结算!另外,吏部提交现任官吏名单,户部审核无误,便于后天上午拨发俸禄,在当日领取完毕!”
    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只要在卖地的事情上达成一致,发薪自然是水到渠成。
    厂卫的薪水并不走户部的渠道,由东宫拨发。
    凡是参与抄家行动的,都有不同程度的打赏。
    既然已经掏钱了,某太子就不能让狗腿子们觉得自己吝啬至极。
    即便是职务最低的藩子,打赏金额也是五十两。
    小旗可领一百两,总旗二百两,试百户五百两,百户一千两,副千户一千五百两,千户两千两。
    刚刚被晋升为同知的王世德便得到了四千两银子的赏赐,这下买处大宅子就完全无须为钱犯愁了。
    新任指挥使吴孟明更是六千两,这些银子足足能装满四个大箱子,每个箱子都得用壮汉才能抬动。
    东厂这边,方正化得到的奖励高达一万两,厂卫乃至后邸的诸多内侍都无出其右。
    打赏厂卫便花掉了六十多万两银子,算上后邸的当月支出,总额便达到七十万两。
    负责掌管太子的荷包的东宫秉笔太监李继周在写完奖励名单之后,都惊诧不已。
    像印绶监的管事隋安,就因为刻了几副麻将,便领到了一百两银子的奖励。
    内织染局总管钱本通、酒醋面局总管杨家旭、银作局总管石文德由于参与制造磺胺有功,每人都有二百两银子的打赏。
    太子还将成立仙级化工,又给他们在里面谋了几个肥差,年俸不会低于一千两银子,所以他们都在卖命干活。
    四品内侍之前的待遇只是月银八两、米八斗、公费制钱一贯,折价不过十两银子。
    如今像李继周、杨进朝、王承恩、张国元这样有品级又有实权的内侍,月俸都在四十两,还不算年底的赏赐。
    太子还说要给他们每个人明媒正娶,这可是从未有过的大好事,众人自然心怀感激,做起事来也就不敢有恙了。
    后邸最低级的内侍和宫女都至少可以得到月俸翻倍的待遇,某太子监国就是要让追随自己的狗腿子们都体会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漂亮亲妈已经同意让御医对因病发配到安乐堂等死的宫女进行诊治,痊愈者可以出宫谋生,重病者由后邸治疗,若是医治无效,则可享受土葬的待遇。
    随着东宫的荷包鼓胀起来,往后内侍与宫女不论病情如何,均可享受免费就医的待遇,了却了大家的一桩心事。
    紫金债券便是大家的退休金,出宫之日可一次将账户里的银子提光,带着大把的银子衣锦还乡了。
    这样涨薪、医疗、退休金这三块落实之后,后邸人心大定,以漂亮亲妈为首的贵妇们便可以专心致志地打麻将了……
    为了展现皇室的高贵气派,幺鸡特意让印绶监的隋安手下的工匠刻了一副象牙麻将,结果成品出来之后,却被后妃们嫌弃太重,远不如木质麻将轻盈。
    随着麻将在后邸的声名鹊起,除了原来的“激情四人组”之外,坤宁宫里又多了王妃、刘妃、方妃、沈妃这五个人,都是甩锅爹麾下不那么受宠的小妾。
    某太子见到她们看得手痒,便发明了六人麻将,这样可以提高参与度与获胜几率。
    六人麻将就是六个人玩两副麻将,桌子变成了六边形。
    由于多了半副牌,这样每个人的胡牌几率都比玩四人麻将要高一些。
    当然也可变成八人麻将,但那样一来,摸牌就很困难了,六人几乎是极限尺寸了。
    美女们一般不打到该吃晚膳的时候是不会散局的,哪怕腰酸背痛也要“坚持战斗”。
    东宫这边的情况也大同小异,因为号称朝廷第一高手的洪承畴已经带兵南下了,牌艺颇高的左懋第也牵着一群不情愿去穷地方当官的进士们去陕茜赴任了。
    所以以薛国观与李侍问为首的一群二货,都认为自己翻本的机会已经来了,必须趁势扭转自己的麻坛名声才行。
    但工部尚书张国维的半路杀出,让两人都惊出了一身冷汗,这位张总工程师不光筑城一丝不苟,码长城也很有一套。
    眼前正在互相算计的六个人,张国维胡牌次数高居第一,次辅吴甡紧随其后。
    首辅与户部尚书也仅仅能够维持住不太输钱而已,他俩与堵胤锡和冯铨都是垫底选手。
    几个主要朝臣已经养成了习惯,在不开朝会的时候,处理完衙门里的事情就跑到东宫来。
    其一可以蹭饭,毕竟牛肉拉面、卤肉饭等美食在外面是吃不到的。
    其二可以搓麻,这东西一天不玩就非常惦记,比家里的小妾好玩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