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23章 收复莱茵
    在1919年签订的凡尔赛和约中,为了让战败的德国永世不得翻身,法国一手炮制了对德国的种种严厉束缚。除了将陆军总数裁减到10万人以内、不准拥有坦克重炮等武器之外,由法国占领莱茵河西岸十年、且德国在莱茵河以东50km永久不得设防的规定,也是构成法国欧陆霸权的坚定基石。
    随着多山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被法国重新夺走,德国在面对西方打击时的天然屏障就只剩下了境内纵贯中欧的莱茵河;现在该河以东50km的纵深都被设为非军事区,这等于就是让德国敞开了西大门,任由暴戾恣睢的强盗肆虐。19年,法国和比利时联军正是跨过毫不设防的奔腾河水,对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展开了空前的洗劫;数百万平民惨遭侵略者皮鞭和绞刑架的蹂躏,德国马克在11个月里贬值超过一万亿倍,实是整个民族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虽然希特勒已经让德国陆军获得了重新武装的准许单,但莱茵非军事区的存在无时无刻不让他感到如鲠在喉,只有重新占领这片地区,时刻悬在德国头顶的达摩克斯之剑才能被消除。不过,这却绝非是一件能够轻松办到的易事。要知道德国在1925年签署的洛迦诺公约中,可是自愿承认了莱茵非军事区的合法性;此外如果法国作出武力干预,那么凭借这支刚开始扩充军备不久、力量还远没能恢复如初的德国陆军,是根本不可能在法国人的面前有任何反抗的余地!
    然而希特勒的匪夷所思之处正在于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他对国外敌手的判断了解,和昔年对国内政治敌手的洞悉一样,简直高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在整个1935~1936年交际的冬天里,英法正忙着制裁意大利对阿比西尼亚的入侵,但从前者缩手缩脚的行动来看,他们实在难以去制裁一个下定决心的侵略者。希特勒随即断定英法不会就莱茵问题做过多反应,自己完全可以通过一次先斩后奏的突然行动,将这片本就是德国主权下的领土完全收归自己的掌握。
    1936年2月27日,经过漫长吵嚷的法国众议院,终于以353票对164票批准了去年5月签署的法苏合作条约。希特勒随即找到了收复莱茵地区的借口:洛迦诺公约并不包含苏联在内,法苏合作条约的生效,必将使得欧洲局势发生巨大的改变,并由此对德国的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两天之后的3月1日,希特勒做出了他的决定,德国陆军将以3个营的兵力突然进入莱茵地区。
    这一决定让陆军将领们大感惊惶。他们当中大多数人都认为,法国会把集结起来要占领莱茵兰的少量德国部队彻底歼灭。即便是对希特勒最恭顺服从的国防部长勃洛姆堡,都忍不住劝他的主子不要冒此奇险;即便是真的要收复莱茵,也应等到军队力量羽翼丰满之后再稳健推行。然而希特勒决心已定,他坚持法苏合作条约刚刚生效的当前,正是德国在政治上进入莱茵的最佳时机。
    3月7日清晨,东方天际的拂晓尚未将沉重的夜色驱散,居住在莱茵河畔的人们,就被一阵轰鸣的车队行进声惊醒了。惊怖万分的居民们还以为是法**队像13年前那般再度入侵,然而当他们看到这些军服挺括的部队是从东方而来、车辆旗帜上都印有铁十字和万字标识之时,强烈的震惊之情随即涌上了他们的心头。片刻之后,喜极而泣的泪水随即从居民的脸上一道道淌落,参加了世界大战的老人更是激动得不能出声;经过整整17年的等待,他们终于再度见到祖国的武装了!
    两个小时后,希特勒随即在国会发表了演说。他声称,由于法国和苏联签订协定,洛迦诺公约已经失效。为了德国人民维护他们边界的安全、保障他们的防务的根本权利起见,德国政府已从今天起,重新确立了德国在非军事区的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主权。当然,为了安抚西方,表达自己的“和平”意愿,希特勒建议跟比利时和法国签订为期25年的互不侵犯协定,由英国和意大利作保证。
    希特勒的赌博又一次获得了胜利。此时的法国已经因为内政而陷入瘫痪,政府和军队都对此反应得异常迟钝:法军总参谋长甘末林表态说,一个战斗行动,不论多么有限,都可能招致无法预言的意外情况;除非颁布总******,否则就不能贸然采取对抗行为。而此时让法国政府下达总******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法**方愿意做和能够做的,就是将13个师集中在德法边境,而其用意也只是为了加强马奇诺防线,根本没有主动出击的任何打算。
    不过饶是如此,这13个师的异动也把德国最高司令部给吓尿了。勃洛姆堡在大多数最高级军官的支持下,要撤回已经越过莱茵河的3个营;总参谋长贝克要求希特勒至少公开宣称他不会在莱茵河地区建筑防御工事,以缓和这次打击。由于坚信法国不会进军,希特勒断然拒绝了态度动摇的总司令部的一切退缩建议。而情况的发展正符合他的预料,法军到了边境线就裹足不前,没有对莱茵地区的局势产生任何的遏制。德国兵不血刃就收复了这片极具战略意义的土地。
    与法国踟蹰不决相对应的,是英国政府的因循苟安:他们不愿冒引起战争的危险,哪怕是盟国对德国占有压倒的优势。相比于“德国人终究不过是进入他们自己的后院”的这件“小事”,此刻英国更关注的是正在伦敦举行的新一轮限制海军军备协定:1922年签署的《华盛顿海军条约》和1930年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其截止期限都指向1936年12月31日。而为了维系自己世界第一的海军地位,经济萧条困顿的英国比1930年还要渴望通过开会来达到自己的意图!
    对于希特勒来说,他这次在莱因兰的冒险成功,其后果之惊人和重要,远远超过了当时所能想像的程度。德国民众欣喜若狂地欢呼希特勒收获了一个又一个外交胜利,将17年前协约国强加在德国身上的残酷枷锁接连撕成碎片;他的声望空前高涨,达到了过去没有一个德国统治者曾经达到过的高度。此外,这个胜利让希特勒确立了自己凌驾于国防军众将之上的地位:因为后者曾在一个成败关键时刻踌躇动摇,而他却保持着坚定。这个胜利告诉将军们,在对外政治甚至军事问题上,希特勒的判断要比他们更加准确和高明:他们曾担心法国会作战,而希特勒却用洞若观火般的明睿,断言法国这只纸老虎根本不足为虑!
    最为重要的是,莱因兰的占领,虽然只是一个很小的军事行动,但却由于这扇德国西大门的重新锁上,而从根本上改变了德国乃至整个欧洲的战略格局。
    对法国来说,这是末日的开端。它在东方的盟友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和准盟友苏联、罗马尼亚、南斯拉夫突然面临这样一个事实:法国不愿意进行战斗来反对德国的扩张,以维护法国政府曾自己带头花费了极大力气、才建立起来的欧陆安全体系。但是问题还不止于此。随着德国开始拼命在莱茵河以东修筑防线,法国也很快就会无法给予这些国家很多援助:现在法国有50个师,尚且不敢去击退3营德军,那么当德国在东方发起进攻时,又怎么能指望法国会牺牲它的年轻人、去冲击德国已经构筑完成的西壁防线呢?即便是法国真的这样做了,其效果也将是十分有限;凭借莱茵河天堑以及防御工事之利,法国只能将一小部分德军牵制在西线,其余不断增长的德军却都可以腾出身来,对其东方邻国发起猛击!
    对于这份战略上的非凡意义,身为始作俑者的希特勒自然是完全洞彻于心。他很快就指示外交部长纽赖特:在法国和比利时边界上的德国防御工事修筑完竣以前,德国政府将尽一切可能来防止而不是鼓励奥地利的国社党徒起事,并且将对捷克斯洛伐克推行一种平静无事的方针。“一俟我们的防御工事修筑完竣,中欧各国认识到法国不能随意进入德境时,所有这些国家就会对它们的外交政策开始有非常不同的想法,一个新的星座就将形成”。
    在英国,似乎只有温斯顿?丘吉尔一个人明白了德国重占莱茵的意义。然而此时的他却早已被排挤出了权力中枢,只是一名再普通不过的保守党议员,根本无力阻挡这份大势的推进。其在下院作出的大声疾呼,也被视为“精神错乱”的表现而嘘声四起,没有人愿意听他的逆耳忠言。不过,即便是丘吉尔也无法料到,仅仅4年之后,夕阳犹照的英国,竟然就会遭到远甚上场大战时期的灾难性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