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二百六十九章 纳粟拜爵
    士农工商,只是分工不同,其实本无贵贱。
    无士,则社会没有活力。
    农不耕耘,粮食缺乏。工匠不作,器物不成。商不周转,物资不流通。
    人为的过分拔高一个社会群体的地位,就像过分强健身体的某个部位,整个身子却失去了平衡。
    秦国重农,以耕战为国策,国内虽有商业,但活力却比不了山东六国。
    赵国的卓氏,魏国的白氏,魏国的吕氏,鲁地的端木氏。这些大商人,游走诸侯,冠绝一时。
    吕不韦以商业积聚的财富为基础,配合商业上的人脉,妥善谋划,将落魄的嬴异人送上了秦国国君的宝座。
    山东六国的商人,凭借出色的财富积累才能,王公贵族等闲不可轻看。
    相比起来,秦国的大商人,可就暗淡许多。巴寡妇清、乌氏倮事业的中心,均不在关中之地,而是较为偏远蛮荒的巴蜀、北地。
    内心深处,蒙恬并不赞同过分重农抑商的政策。
    古人认为,商人不事生产,倒买倒卖,囤积居奇。可来自后世的蒙恬心里却明白,商品的大规模生产,顺利流转,离不开商人的润滑作用。
    “天下归一,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结束之后,秦国会比统一之前,更加需要发挥商人的作用。”
    蒙恬目光灼灼,无比肯定。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政策,施行于秦国一国之地,没有什么困难。民夫运粮上前线,来回也就一个月。
    可统一天下后,从南边的楚地到北边的渔阳,东边的琅琊到西边的临洮,疾步而去,至少也要三个月的时间。
    这个时候,仍然沿用过往的组织办法,势必会造成极大的成本浪费。
    “这只是蒙将军一个人的看法而已。”
    白昳命人给铜灯添满桐油,灯火亮堂以来,照在白昳的脸上,显得非常和善。
    蒙恬对商人没有歧视,而蒙恬年纪轻轻,便能独领一军,以后在秦国的前途不可限量。只要蒙恬愿意提供帮助,未尝不能改善商人在秦国的地位。
    “这可不只是我一个人的看法······”
    蒙恬点到为止,没有继续往下说了。
    吕不韦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提出过四民皆本的主张。只是吕不韦失势后,《吕氏春秋》成为旧政敌的印记,没有人愿意提及。
    自古以来,中国权力斗争的失败者,社会总会自觉地清除他留下的印记。君不见,后世倒台的领导人,母校忙不迭的推倒雕像,撤下题字。
    “白先生若能出面,替我解决粮食的问题,我倒愿意给白先生铺就一条明路。”
    蒙恬话锋一转,回到了军粮上。
    “是何明路?”
    白昳心头一动,抬起头来,好奇的看向了蒙恬。
    “以粮换爵。”
    ······
    次日黄昏的时候,蒙恬率领三千士卒,押着两万石粮食,缓缓离开了启封的城门。
    运粮的车队,绵延五六里,浩浩荡荡,看得启封县令目瞪口呆。
    白家这是怎么啦?竟然主动出面,联络启封城内隐藏的大户,给秦军筹集了这么多粮食?
    “将军,白昳捐献一万石粮食,真能获得五大夫的爵位?”
    蒙豹骑马跟在蒙恬身后,面上充满了疑惑,还有一丝不快。
    秦军将士,刀头舔血,风里来雨里去,走过尸山血海,都还不一定能获得五大夫的爵位。
    现在,从未上过战场的白昳,纳粟拜爵,有可能一举成为五大夫,蒙豹怎么想都不是滋味。
    “白昳获得的是民爵,而不是军功爵。”蒙恬回过头来,强调道。
    商鞅变法后,秦国的爵位体系,实行双轨制。
    从军之人,通过首功,走军功爵的通道。
    但有的人天生不适合从军,而一个国家的人,不可能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前线。
    那些耕耘田地的农夫,牧养牲畜的厩啬夫,制作器物的工匠,则凭借勤劳做事的功劳,获得相应的民爵。
    只不过,民爵的天花板更容易触摸到,最高只能获得五大夫爵位。五大夫往上,只能从军挣军功才行。
    “可那是五大夫的爵位?”
    蒙豹心里仍然有些酸酸的。
    “民爵的五大夫,比起军功爵的官大夫,走在大街上,谁会更引人注目?”蒙恬耐心的开导道。
    “当然是军功爵的官大夫。”
    蒙豹挺着胸膛,高声回答道。
    秦人尚武,军功爵的地位更高。带着军功爵的花结、鶴冠,走在秦国的大街上,迈不过十步,就会有媒人主动上来做媒。
    一人获得军功爵,全家光荣。秦人父母妻子,鼓励秦人从军的时候,总会说:千万要挣得爵位回来。
    “可民爵就不一样了,秦人并不会高看多少。唯一的作用,或许就在于可以抵罪。”
    民爵比不得军功爵,但以爵位抵罪,赎买奴隶身份的规定,仍然让不少秦人退而求其次,想方设法获得民爵。
    真正上过战场的人都知道,军功爵不是那么容易获得的。
    没有军事才华的普通黔首,顶多获得不更的爵位,以百将的职位退役。运气不好的,没等获得爵位,连命都丢了去。
    农夫、匠人,每天按部就班,日积月累,虽然花得时间多一些,却更有把握在民爵的道路上稳步前进。
    军功爵制度建立以来,真正以小兵起步,攀爬上爵位巅峰的秦人,只有武安君白起一个人。
    即便是起步非常低的白起,如果没有得到魏冉的赏识,越级提拔,白起也不会走得那么快,那么顺。
    蒙氏一族的蒙骜,离开齐国西入秦,因为识字懂兵法,先获得了卿身份,才顺利的成为了秦国的将军。
    “其实,我看重的并不是粮食,而是平定魏国后,需要有人与秦军合作,安定魏地。”
    蒙恬手里扬着马鞭,指着远处的魏国原野。
    暮色苍茫下,位于中原腹心的大平原绵延开去,一望无际,渐渐掩映在黑暗的夜色中。
    秦军要争取魏国的人心,不得不与魏国的大户打交道。这些人扎根魏国超过百年,对当地黔首的影响,可谓根深蒂固。
    像白氏这样的富贵之家,得到当地人的信任,又不会产生政治上的影响力,无疑是最好的合作对象了。
    想到这里,蒙恬向西望着咸阳的方向,对咸阳做出的迁走赵地大商人的政策,感到有些不解。
    秦国应当防范的,是那些赵氏的公族后裔,而不是那些表面光鲜的商人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