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显得十分难得。
方若华和张世奇缩在一边看了阵子热闹,别说,只要自己不搀和进去,听翰林院这帮人引经据典地侃天侃地,还挺有意思。
这些可个顶个都是苦读诗书数十载出来的,还有的在翰林院呆了七八年,书籍涉猎极为广泛,对学问的钻研更是深得不可思议。
听他们说话,但凡是知识稍稍匮乏,恐怕都会听不太懂。
张世奇私底下也嘀咕:“跟他们在一块久了,我都觉得自己这个状元是假的。”
丫的根本听不懂这帮人用的那些稀奇古怪的典故,还有那些生僻词。
方若华叹了口气,他也一样。
为了应付科举,他们的功课已经够辛苦了,但进了翰林院却还是觉得在这里呆了多年的老学究们,和他们经历的不是同样的科举,一个个读书读得细致得要命,已经到了死抠字眼的地步,想要学到他们那种程度,方若华表示,他这辈子大约不可能了。
一连三天,还是没有定下,方若华都有些烦,整天吵吵闹闹的,看个新鲜还行,如果一直这般可是谁都受不住。
冯掌院到老神在在,看他沉不住气,还笑道:“别急,今天大朝会,陛下处理完了西北那边的事,应该能抽出时间关心小皇孙的教育问题。”
他看了眼吵得不可开jiāo的老翰林们,有些怅然:“在咱们心中,为皇孙择一先生,是件大事,陛下可不会太在意,天底下所有大才都是皇上的,一个不好,就再挑一个,有什么值得费时间?反正无论是谁来当这个蒙师,也不敢不尽心尽力。”
方若华点点头,安安心心当差,不打算搀和皇家这些乱七八糟的杂事。
正值天气不错,春光明媚的,到了傍晚,干脆写一封帖子,就叫上孙家小师侄一起回家喝酒。
结果两个人刚上了马车,正商量要不要顺路去买几本书,还没商量完,家里的仆从便匆匆追过来传消息——陛下有圣旨到了。
孙家的小公子看着自家小师叔,长叹一声:“翰林院那么多待了十几年的老翰林,才接过多少次圣旨?小师叔您出入东宫和回家差不多也就算了,连陛下都整日惦记,时不时要宣召过去说话……不知这又是有何大事jiāo给小师叔办。”
方若华叹了口气,有一点很不好的预感,也没时间陪师侄感叹,连忙回家正经地摆香案接旨。
老太监宣读完,道了声恭喜,玩笑了句:“探花郎这回算是捡到大便宜了。”
方若华:“……”
果然——新鲜出炉的,热乎乎,软绵绵,香喷喷,能跑会跳还很淘气的小皇孙,飞到了他的碗里。
……谁乐意要这大便宜,请尽管捡走!
可惜,这不是方若华不想做,就能不做的,他就是想辞职,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