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处。
那营地里头本就是封闭之所,未得放行,不能随意出入,民伕、官吏们在里头憋了数十日,实在是样样都不甚方便,东西也没处买,鞋子破了也没得补,虽是饿不着,也没甚好的可以吃。
一行人得了批条,一堆子东西运得进去,到了自家分的区域,才摆出来,不多时,下工的民伕路过瞧了,三三两两就围了上来。
后头运送的队列一路慢慢卸货,前头这一处就已是开始做买卖,虽不至于席卷一空,可这火热之像,却是给来人个个看在眼里。
季清菱买的东西多,又是选的大铺子,算是一笔大买卖,为了验收,商家自然或派了管事,或使了得力之人跟着,众人皆是在铜钱里滚了许久,一看这场面,见得季清菱这一处的卖价,又比对自己当日的卖价,其中得利,实在是赚得飞起。
等到回得县中,众人少不得同自己主家说了此事,一群商人一算账,登时再按捺不住,十停里头有五六停都忍不住次日使了人去下头收田。
因是试水,也没敢多收,一般凑足了数,跟着去衙门拿了批条,各自运了不同东西去卖。
众人都是当地的,多半行商许多年,自然不比季清菱这瞎捣鼓的不知事,不但挑了那些得利少,卖得快的,也一般挑了得利多,卖得慢的,就这样搭在一处,果然十个里头有五六个大赚,一二个小赚。
另有两家买的货物不对路,卖得不甚好,虽是比不得旁人,可其中利润,算得下来,也早够覆盖将来新田所得,便是再如何被水淹,也不至于亏损了。
如此来回两趟,不过三五日功夫,这事情便开始传扬出去。
下头百姓家中初时听得有人收田,还个个急着发卖,唯恐再无人来收,那田地便会烂在手里。
可后头见得收田的人多了,心中自然也次第泛起了嘀咕——个个都要来买,这些个jiān商无利不起早,若不是其中有得大赚,怎的会人人凑上前来,如同那拱屎的苍蝇一般?
既是起了疑心,此时下来收田的人多,众人就不肯再像从前一样贱卖,等着几家竞价。
甚至有人干脆把田地捏在手上,不到最后,不肯再卖。更有从前贱卖了的,见得后头价格更高,个个心痛不已。
另又有不少人为了得田,原本不肯应役的,纷纷跑去寻里正。原本此时的风气,一遇得征召徭役,多是或私下说人情,或使银钱,想要不摊到自己头上。可这一回,却是全然倒了过来,个个都求着要多摊得几个名头。
这一处的原因,除却今次能得送新田,另也有此回应役的时间短——从前少则一两个月,多则三四个月也是有的。
可今次沙谷口处的役期,只有短短的十五天,是以前头已是有两批人回得来,说了在其中的情况。
原来此次同从前不同,役夫虽也是卖力气,然而管事的差役却并非把人当牲口使,上一次工要做什么事情,做多久,怎么做,自有人分派清楚,一旦到得工时,便是工未能做完,也不能再做,要把人先撵回去休息。
另又有排名,哪一队工上得最好,做得最快,不但能多得新田,还能得肉得菜,有白花花的米饭、香喷喷的炊饼吃,除此之外,另有一队二十人分一贯钱。
第949章 随信
先莫看这一贯钱少,可若是第二日是同一队得第一,便能分五贯钱,第三日再能得第一,就能分十贯。如此递增,得第一的日子越多,分得的钱便越多。
营地当中分队乃是拆开分,所有役夫,同一个村里头出来的,几乎都分在不同的队伍当中,是以最后一批人回去之时,每一处村落、街道里头,都有人得了钱,有人没得钱。
运气好的,短短十五日功夫,竟是有人得了一贯钱回去,还得田数亩,运气不好的,也能领了应份的新田。
在家中种田种地也是卖力气,去沙谷口营地那一处干活也是卖力气,可去沙谷口那一处,只要好好干,便能得赏钱,还有分的新田能卖给商人,得的利,减去在乡里请人帮忙打点田地之后,都还能剩下不少。
农人自有一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