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浊的黄河水,夹杂着大量的泥沙,一个浪头扑下来,就是十多米,浪头打着转,哇哇的响着,好像十几辆卡车轰鸣而过。
等韩屯知道消息时,已经来不及了,出村的道路被村前的堂子坑阻隔住了,不过暂时没漫到村里。
参加护堤的人员,顺着生产堤撤到黄河大堤上,继续保护黄河大堤。老首长也被困在了韩屯村,县武装部的同志始终陪着他。
这也是通讯落后造成的,前方决堤,就是开着吉普车,也没洪流快,大家赶紧把老首长转移到防台上,接着转移的就是韩德才家。
由于老首长的关系,武装民兵留下了一百多个。他们帮助大伙向防台上转移。先转移的是队里的猪、牛和仓库里的东西,把卫生室搬了过去,接着帮各家转移。
舅姥爷这次发挥了作用,他指挥着民兵,先把劳力少的人家转移过去,再帮着劳力多的人家转移。全村大转移,到也有条不紊,没发生一点混乱。
防台上的猪圈一家一个,另外又用木料,临时圈了个大栅栏,全村的羊都圈到了里面。各家的鸡都关进了鸡笼里,鸡笼放到一起,味道实在不好,暂时也只能这样。
悠悠跑着到处撒防疫药,以及灭蚊蝇的药物。防台上都是临时的住所,缺少蚊帐等防护措施,大量滋生的蚊蝇,可是各种疾病的传播源。
这又是人又是牲畜的,天气又热,湿度还大,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发生瘟疫。不过后世的各种防疫药,用来防治现在的病原,效果还是杠杠的。
爸爸对这方面非常注意,对防台采取了各种防护措施,有他这个正牌的专家做掩护,悠悠各种手段尽用,有效的保证了防台上清洁卫生的环境。
由于老首长的关系,县防洪指挥部就设在韩屯的麦场里。他们撤走的时候,搭建的帐篷都留了下来,被民兵撤到了防台上。大伙自由结合,几家一个帐篷,倒是都有了临时住所。
指挥部里还留下了好多成捆的塑料布,悠悠趁乱又从空间里倒腾出了好多,加起来一百多捆。舅姥爷看到这么多的塑料布,一家两捆分了下去。
村里的两口大锅支在一个大帐篷里,指挥部也留下了一个大锅,加上武装部的一口锅,一共四口大锅。村干部决定,暂时大伙在一起吃饭。
为了吃合垛饭,村里刚磨了面粉和豆油,两个指挥部也留下了好些吃的东西,吃饭问题算是解决了。
虽然十几年没发洪水了,但韩屯村祖祖辈辈住在这里,上了年纪的人都有抗洪的经验。大家把贵重的东西搬到防台上后,就开始转移各家的粮食。
村里的车子都用了起来,大伙忙着向防台上转移东西,和洪水抢时间。洪水上升的很快,下午4点已经把防台包围了起来。村里的房屋,由于各家的宅基都垫的挺高,而且是连在一起,暂时还没有进水。
防台的周围,顺着河水飘来好多的老鼠和长虫,孩子们看到,吓得高声的喊叫。为了防止它们上防台,只好派了十几个人在四周看着,拿着木棍把重新它们赶到水里。
悠悠心里怕极了这些软体动物,拍着胸口,强提着胆量,偷偷的沿着防台撒了一圈驱虫药。效果还挺好,再也没见上岸的活物。
各家的大人都留在家里,他们把房间里的东西搬到房顶上,家具放在下面,上面摞着其他的东西,外面用塑料布盖严实,再用绳子绑结实。
院子里用木根搭起高高的三角形木架,把饲草垛在架子上,也用塑料布盖了个严实。
悠悠家的家具多,这回成了负担。不过家里的木材也多,大舅他们帮着在院里搭了两个木架,把家具都放到了上面。
代销点里的东西被姥姥装进纸箱子里,让大舅拉到了防台上。其实里面的东西不多,就是装个样子。
大舅妈的娘家人站在大堤上,高声喊着,问村里的情况。由于防台离大堤近,倒也听得清楚。
其实,大舅妈已经在周楼找好了院子,也拾掇好了,不过舅姥爷怕引起恐慌,没让搬。智茹和志高年龄小,被她姥姥带走了。三舅跟着参加防洪,也被围在了村里。
村民在附近有亲戚的,也有在大堤上喊的,不过隔着水,也就是问候一声,知道个大概的情况。
“小老妈妈”和桂金领着几个妇女做饭,为了怕孩子乱跑,防台上的教室又利用起来,村里的孩子提前开学。老师不够,临时找了几个妇女,看着各年级的孩子。
妈妈转着教室的讲课,由于环境较乱,妈妈大部分时间都是讲故事。
拜洪水所赐,村里失学的女孩子,总算进了校门。四栓和五断姐妹,如饥似渴,学的非常认真。
悠悠把自己家的画书都拿了出来,让孩子们翻看,画书还是非常受孩子们的欢迎。
大伙忙到了下午七点多,天黑了下来,才绑了几个木筏撑回到防台。由于护村林阻挡了洪水的流速,村子里的水流倒也平缓。妇女和老人孩子已经吃过饭了,接着在给他们做。
幸亏天气热,住宿比较方便,就地打地铺。孩子们跑了一天,到头就睡。大人就睡不着了,特别是老人,大家坐在一起,各种的担忧害怕。
悠悠家和舅姥爷家在一个帐篷里,悠悠被姥姥揽在怀里,开始还听着她们说话,不知道啥时候就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透,悠悠就被吵醒了,看了下时间,还不到五点。原来是部队派来了救生艇,来接老首长。
看起来部队的速度就是快,从决堤到现在,还不到二十个小时,他们就已经到了。
老首长是被部队的人架走的,跟着他走的还有韩德才夫妇。另外,就是村里在外面有亲戚的人家,优先照顾老人和孩子。部队派来了六艘救生艇,一艘能坐二十多个人。
搜狗阅读网址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