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即将发生的陕北农民起义,孟南贞知道结果,却无能为力。
小冰河时代的天灾,加上明末腐败官僚和贪婪的地主阶级的人祸,使得一切的发生都顺理成章。
想要从官面上解除危机,他思虑了好久,也没有找到合适的办法。
这不是派几个能力强的官员,花大力气进行救抚就能避免的。
陕北的天灾可不是一年、两年的事儿,而是持续了很久很久。
大明本来就没有多少家底,又要支应辽东,又要应付陕北,实在是力有未逮。
思来想去,孟南贞才找到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移民。
既然那么多百姓窝在陕北没饭吃,只能等着活活饿死,那为什么不把他们转移到别的地方去谋生呢?
封建社会,一般这样的迁移绝对是找死的行为。
毕竟大家都依靠着土地为生,资源早就划分完毕。你把外人弄过来,本地人还不得炸了?
幸好明末的环境给了孟南贞想法实施的空间。
东南的商业发展十分迅速,劳动力人口却十分不足。
新兴的商人集团没有政治地位,和地主阶级抢夺人力资源实在不占优势。
但如果是外来的人口,然后在国家干预下进行分配,那就没有什么可以担忧的了。
对于劳动力如饥似渴的商人集团,一定会把这些人口吸收的一干二净。
而一旦从陕北调走大量的人口,那么那边的生存压力就等于是一下子减轻了。
到时候再加上一定的救抚措施,避免那场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也不是不可能。
唯一可虑的就是,一旦从那边调走的人口太多,对于西北地区的控制可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不过和会带来灭亡的危机相比,一时的损失也不是不能接受。
等到大明回过气来,失去的东西还是能够拿回来的。
再说了,这个时代那边的某些势力也不成什么气候,这种风险并不需要过多的担忧。
东南实在是太缺劳动力了。
除了新兴的工商业需要,未来一旦信王上位,全面开海,加强海外贸易的话,需要的人力资源会更多。
造船、海员、物流等各个方面,都是吸收人口的大户。
孟南贞必须未雨绸缪,一切想在前面。
“殿下觉着可行的话,我回头就去和东林党谈。无论如何,王恭厂要重建,还不能继续留在京师里面。”
信王踌躇半晌,想到辽东的危局,最终只好点头。
“那就拜托先生了。”
说完,他又抚摸着手中的新式火枪,感慨不休。
“真希望这种神兵利器能够快点造出来,好好教训那些猖狂的建奴。”
孟南贞感受到了他的急迫,但还是给他打了预防针。
“殿下,燧发火枪就算造出来了,也不会交给辽东方面的。”
信王急了。
“为何?有了这种武器,咱们不是就可以打败建奴了吗?”
孟南贞郑重地摇头。
“殿下,真正能够决定战争胜负的,并不是什么武器,而是人。一旦人不行,武器再好,也不过是资敌罢了。如今辽东方面的兵将,实在是到了无可救药的程度。只能希望他们固守住目前的地盘,不要一退再退罢了。他们已经被建奴吓破了胆,指望他们去反攻,那是不可能的。”
虽然这个时候的明朝上下都将辽东明军吹的神乎其神,但孟南贞却看的很清楚,那些人屁用没有。
所谓的关宁铁骑,天下第一,只不过是辽东将门给自己脸上贴金,忽悠皇帝罢了。
真要天下第一,为什么会被后金打的狼狈不堪,最后只能枯守山海关?
自从萨尔浒之战后,辽东明军的骨头就被打断了。
想要消灭后金,夺回辽东,这些明军是完全指望不上的。
“那……那……那该怎么办?”
信王急的都要上火了,一想到有好武器也不能收复故土,几欲吐血。
孟南贞却思想坚定。
“殿下,依靠着这种新式火枪,战争的模式要发生巨大的转变了。再去指望那些旧军人去打战,只会是浪费资源。我的意见是,咱们要慢慢筹备新军了。新的军队,新的士兵,新的军事指挥官,新的战争模式,和旧的军队完全割裂开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收复辽东的同时,把渐渐丢失的军权也收回来。”
信王眼神一凛,有点明白孟南贞的意思了。
其实对于辽东将门,朝廷里也是挠头的紧。
自从李成梁时代开始,辽东将门就一直贯彻养寇自重的策略,以此来维护自身的地位,确保自身的权势。
否则的话,也不会弄出努尔哈赤和后金这种祸害来。
如今的辽东将门同样如此,用和后金作战作为争取自身政治权利的砝码,根本就没有多少心思去和后金拼命。
奈何大明实在找不出其他的军队能够取代辽东将门,所以才无可奈何。
孟南贞的想法,明显是准备撇开辽东将门,另行筹建新的军事力量了。
到时候新的富有朝气的军队,配上领先一个时代都不止的新式武器,才是大明定鼎乾坤的根本。
到时候别说是后金了,就算是辽东将门不俯首帖耳,也照样一起收拾了。
如果是之前,对于培养新式军队的想法,信王是无法赞同的。
朝廷没钱,应付现在的局面都做不到呢。
可如今不同了,通过孟南贞的串联,和东南的联系越来越紧密。
随着信王参与到海外贸易的程度越来越深,换来了海量的财富。
有了这些钱,组建新的军队就不再是镜花水月了。
突兀飘起雪花的山谷里,孟南贞和信王谈了许多,算是基本确定了信王监国以及登基后的政策方略。
第一个目标,便是要保护好还处于襁褓之中的王恭厂和新式武器。
一行人完成目的,辞别孙元化,施施然地回城了。
至于孙元化,又带着属下们收拾好了东西,静悄悄地返回了保定。
接下来他们的任务很重,需要一边继续武器的研发,还需要一边寻址,为将来的王恭厂迁移做准备。
孟南贞新设计的武器锻造和材料合成技术,需要大量的机械运作。所以新的厂址,必须要靠近河流,利用水力来驱动才行。
河北普遍缺水,寻找合适的地址,可不是一个轻松的工作。
这边孟南贞和信王刚刚回府,就被王承恩告知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王承恩凑过来,老脸笑成了一朵菊花。
“殿下,宫里刚刚传旨了,陛下确定了新的御马监掌印太监。”
信王猛然站起,急问道:“是谁?”
他现如今最怕的,就是阉党把御马监也捞过去。
那样的话,阉党就有了实打实的兵权,将来更加难制。
倒是孟南贞冷静的多,笑道:“看到王公公这么开心,想来陛下还是英明的。”
王承恩朝孟南贞竖起了大拇指。
“睿智不过孟先生,明察秋毫。”
信王却急不可耐。
“哎呀,你这老狗,竟然也和孤耍起了花枪。快说,新的御马监掌印太监到底是谁?”
屋子里的几人哈哈大笑,王承恩也不在藏着掖着了。
“哈哈哈,殿下安心。陛下的任命,于我们而言,乃是天大之喜。这新的御马监掌印太监,乃是曹化淳曹公公。”
此言一出,一屋子都是倒吸凉气的声音,就连孟南贞都不能例外。
此时的孟南贞脑子里噼啪作响,却只想朝紫禁城里的天启膜拜。
这位木匠皇帝,高啊!
谁能想到,他竟然启用了被贬到南京的曹化淳呢?
最最关键的是,谁都知道曹化淳和魏忠贤不是一路人啊。
双方可谓是仇深似海,根本没有任何转圜的余地。
这个任命一出来,可就等于是在魏忠贤的腰眼上顶了一支枪啊。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