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连续数日,吕恒好不容易品尝到了地主的小资生活,却因为自己的气话,现在过上了鸡狗不如的生活(起的比鸡早,睡的比狗晚)。晚上躺在床上,决定第二天拒绝刘关张好意。可第二天一见到兴致勃勃的三人,到嘴的话又被咽回了肚里。一次次重复,一次次后悔。
直到浦俞三人的到来,才彻底改变了吕恒的艰苦生活。毕竟挂着他人先生的名头,吕恒总不能让别人代劳吧!(蔡邕最近见吕恒竟然学起了武,所以十分不开心,直接将浦俞三人赶来,让吕恒教文。)刘备三人见情况如此,也只能将吕恒学武的时间缩短。上午为吕恒批改作业,下午为吕恒授课,只有下午三点以后吕恒才有时间学武。本以为刘备三人会放弃吕恒学武,谁知道每到吕恒讲课,刘备三人竟也坐着旁听。连续数天,鉴于刘备三人的缘故,吕恒决定讲一讲兵法。
“因前番黄巾之乱,大汉损失超乎想象。姑今日,吾欲为你等谈及兵法。孙子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吕恒话音刚落,刘备三人便已经激动的不成样了。(《孙子兵法》以“智”为首,而不是“仁”所以,像《孙子兵法》为代表的这一类兵书,在历史上就会被封禁,等战争来临之时,兵书就被奉为圭臬,战争结束之后,帝王又开始抑武备,兴文教,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而此时的兵书则被视为危道和诡道,遭到封禁,所以《孙子兵法》虽然是古代兵书集大成者,可惜很少有人能看到。而像曹操这种大世家之人却不在此列。)
刘备为了搞清楚,特意上前问道“先生今日可是欲讲孙武兵法?”说完一脸期待的看着吕恒。旁边的关张二人,也是眼光灼灼的直视着吕恒。刘备是之前听卢植说过一点点,可惜卢植自己就没看过。据卢植所说《孙子兵法》应在皇室之内,而吕恒刚才所说正是《孙子兵法》开篇所讲。
(难道连刘备都没看过《孙子兵法》?后世的兵法可是曹操给的注解。怪不得刘备经常打败仗,一个连《孙子兵法》都没读过的人,去和人家打,完全是找虐啊!)本来还有些不好意思讲的吕恒,顿时放下了心中的疑虑,直接将后世《百家讲坛》中对孙子兵法的阐述,改了改后直接拿来讲。
“玄德所言不错,今日我正是要讲《孙子兵法》。玄德可是看过此书?”为了进一步确认,吕恒不得不问一下。毕竟如果他们都不知道,那么自己便可以随便讲,一旦刘备知道。那自己就要换一部兵法了。
谁知刘备还没开口,关羽倒是激动的先开口了。“先生,大哥曾听卢师提起过《孙子兵法》。可惜据卢大人所言,他自己也只是听说。不想世上真有其书,若先生避讳,吾等三人这就告退。”旁边的刘备此时也完全无视了关羽的举动。此刻一脸期待的看着吕恒,生怕吕恒说个不字。
而坐于前面的浦俞三人,反而不理解了。不就一部兵书而已,用的着如此行事吗?要知道,浦俞更喜欢诗书礼易。而汪家姐弟则是满脸的无所谓,浦俞此刻更是想告假退出,好省下时间去读读儒家经典。
上面的吕恒自然不知道,自己的正牌学生竟然打起了退堂鼓。反正吕恒也无意他们领军作战,所以对于他们完全就放养。在肯定了三人留下之后,吕恒便开始了兵法课。
“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与上同意也,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一上来,吕恒便将孙子始计篇默背了一番。随后却直接跳过兵法,讲起火攻篇。
“道之于人和,善战之国必人和大兴,上下政令通达。全军一心可百战不殆,全民一心可无敌于环宇。吾破黄巾,共用两计,一曰‘火’,二曰‘水’今日吾便讲一下‘火’。你等有和问题,可以直接提出。莫要待吾开始之时,你却突然打断。玄德你三兄弟,也可提出心中想法。”
吕恒话音刚落,浦俞便扑通一声睡到在了桌上,他是实在不喜欢吕恒所讲兵法。场面顿时陷入了诡异的宁静,吕恒更是一脸的黑线。醒悟过来的浦俞,更是连忙跪于一旁,头“咚咚咚”的连续触地。
吕恒还未说话,张飞倒是大喝道“竖子!汝师如此待你,汝不知感恩,竟在如此时刻睡觉去了!汝可对得起先生?”旁边的刘备二人皆是深以为然,不停的用目光鄙视这浦俞。浦俞见此,头磕的更加起劲了。
吕恒知道浦俞为人,了解他不喜兵法。但是身逢乱世,若不通兵法。如何对得起自己的教导,如果那天死翘翘了,别人不得骂死自己。所以吕恒佯装生气,将写好的课案直接扔给了浦俞。命他跪在门外,抄写十遍。浦俞领命忙不迭的跪于门外,开始认真抄写。
随后吕恒便继续开始他的“火攻篇”。在吕恒的讲解下,原本战列单一的火攻,变得丰富多彩。不仅将已有的火攻战事穿插,还将后世发生的战事加入其中。使得原本很快便能讲完的兵法课,硬生生讲到了天黑。
刘备三人也完全忘了,要吕恒继续练武的事。就是其中空闲的时间,也是几人赶去上厕所,或者围在一起谈论吕恒所讲兵法。就是吕恒都是全神贯注的,连中间蔡邕过来探班都没有发现。在几人吃完晚饭后,刘备三人便再次跑来,索要浦俞所抄课案。毕竟明日便是大朝会,自己等人明日过后将没有多少时间悠闲了。
在送走刘备三人后,吕恒终于可以歇一歇了,就等明日的大朝会了,自己还是第一次参与古代的大朝会。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