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22节
    只是,她总觉得有个热热烫烫的硬物在顶着她的后腰。
    到底是什么呢?
    第28章 新年
    123
    新的一天, 新的一年,晴好的天,柔暖的日光,让所有的一切看起来都是美好的。
    月连笙穿上了前些日子与杜知信一齐去裁量的新衣裳,淡淡的烟霞色袄衣将她衬得好似一朵出水芙蓉, 在夏温言的注视中她总是觉得羞赧, 以致她的双颊总是浮着一层浅浅的绯色,令她本就清秀的模样看起来就更是娇娇俏俏的。
    她在帮夏温言系腰带,系好之后往后退开两步瞧他的模样。
    为了迎新年, 向来衣着淡雅的夏温言也都穿上了一袭暗绯色的锦袍,袖口及衣襟用金色丝线绣着腾云纹,整个人看起来颇为有精神气。
    月连笙觉着这般穿着的他与平日里看起来似乎有些不一样,好像……更俊气了些。
    “我穿成这般模样可还行?”瞧着月连笙看着自己有些出神的模样,让夏温言以为他这番着装不得体。
    “很好看。”月连笙点点头,点的颇用力,怕夏温言不相信自己说的似的, 又道了一次,“非常好看。”
    夏温言笑了, 他一直以为他不适合这般穿着。
    月连笙赧然地低下头,她又瞧着温言出神了, 她怎么老是这样呢?
    都怪温言模样生得太好了, 让她总不由得出神。
    “连笙今日也还要戴着这支簪子么?”夏温言看着因羞涩而微低下头的月连笙, 忽然问道。
    月连笙有些诧异, 只见她抬起手来摸摸自己发髻间的发簪, 想着不想地点点头,“要戴的。”
    这是温言送给她的簪子,是他亲手刻的,她自然要戴着,要戴一辈子的。
    “不要换玉簪或是金步摇么?”夏温言又问。
    “怎么了温言?”月连笙觉得夏温言有些奇怪,好好的怎么突然问她要不要换玉簪或金步摇来戴。
    “我……”夏温言似乎有些难以启齿,“金步摇好看多了不是么?”
    月连笙这会儿已然明白夏温言为何突然这般问。
    他是觉得他刻的簪子太拙劣了,这大过年的她还戴着的话显得太寒碜,不如玉簪或是金步摇来得精致漂亮。
    可这怎么能一样呢?
    “我觉得温言送我的这支簪子就很好。”月连笙像抚宝贝似的轻抚着自己头上的山茶花木簪,眉眼微弯,笑得满足,“我很喜欢它,它比玉簪金步摇要好看。”
    好看得多。
    这可是温言的心意在里边,绝不是其他簪子所能比的。
    夏温言心中自是欢喜,只是,“那我为连笙再簪上一支金步摇可好?”
    她不嫌弃他的手艺自是好事,可别人却不会认为是她对这支木簪的喜爱远胜过玉簪金步摇,   在别人眼中,她怕是要被认为是遭夫家冷落的。
    他仍清楚地记得她那堂姐嘲笑她的话,那时候便是认为她遭受了他的冷落,所以才会戴着那么一支上不了台面又磕碜人的木簪。
    而这世上,遭受夫家冷落的女子向来都是可怜遭人欺的。
    他怎能让他的连笙遭人嘲笑遭人欺?
    尤其还是在这大过年的欢喜日子里。
    月连笙知道夏温言待她好,她猜想得出来他心中想的是什么,是以她羞涩地微微抿着唇,轻轻点了点头,“嗯。”
    夏温言这才又笑了。
    “公子,少夫人,该是时辰到前厅和老爷夫人用早饭了。”夏温言在给月连笙簪步摇时屋外传来了叩门声以及绿屏恭敬的声音。
    “马上就来。”夏温言回道。
    从来没有簪过步摇的月连笙看着铜镜里自己发髻间那金灿灿的金步摇一时间有些不习惯,听到屋外绿屏的声音时她才回过神,忽然想起了什么,当即走到壁柜前边拿出了件物事,然后红着脸递给夏温言,紧张道:“给你的,温言。”
    那是大红色的枕面,上边绣着溪水的鸳鸯,正是前几日夏温言看到的那块刺绣,只不过现下月连笙拿在手里的是两块枕面,而不仅仅是一块而已。
    “不对,是,是一块给你,一块是我自己的。”这话,月连笙说得很是紧张,紧张得后半句小声得让夏温言险些听不清,只见她边说边将其中一块枕面背到了身后去。
    她曾听卖绣品的大娘说,新年第一天铺上一对媳妇儿绣的新枕面,会让夫妻间的感情这一年到头都顺顺利利和和美美的,新枕面就表示着好开头。
    不过那时候她没想过嫁人的事情,根本就没有问她们这新枕面上边应该绣些什么图案好,她想既是要夫妻一年到头都和和美美的,那除了鸳鸯就再没别的图案更合适的了。
    所以她在枕面上绣了一对戏水鸳鸯。
    就是不知道温言会不会笑话她?
    夏温言看着枕面上的戏水鸳鸯,笑意更浓。
    一对儿鸳鸯便一对儿鸳鸯,连笙偏偏还绣成戏水的模样,她可知这般会令他想得有些多?
    “连笙可要现在铺上?”夏温言浅笑着问。
    月连笙红着脸点点头。
    “我与连笙一块儿铺。”
    “不用不用,我自己来就好。”月连笙赶紧摆摆手,红扑扑的双颊看起来煞是动人。
    至少在夏温言眼里很是动人。
    “我与连笙一块儿。”夏温言很执意,他将月连笙递给他的那一块枕面铺到了月连笙的枕头上,月连笙脸红得更厉害,心怦怦直跳,将自己手中那一块枕面覆到了夏温言的枕上。
    温言没有嫌弃,真是太好了。
    晴好的天气,晴好的心,晴好的新年。
    *
    今日的早饭在偏厅用,只有夏温言一家,二房并未一起,若非如此,夏温言绝不会勉强月连笙一道前来,他知道她在二房一家面前很是拘谨,甚至是局促的。
    今日的夏府很安静,除了绿屏和竹子之外,府上已没有其他下人的身影,因为向来待下人和善的徐氏给了他们一天的假,让他们各自回家去看看家中爹娘亲人。
    不仅如此,徐氏还给每个下人发了一个小荷包,荷包里装着几两碎银,道是他们别空着手回去,让他们到街上买些什么东西给家里的老人孩子带回去,令下人们感动不已。
    所以与如此善良又温和慈爱的徐氏相处,月连笙非但不觉不自在,反是觉得很舒心,甚至有一种在自己家里的感觉。
    用罢早饭,徐氏拉过月连笙的手,塞给她一个沉甸甸的大荷包,根本无需拆开来看,月连笙也知晓里边必是金玉首饰。
    就像知道她会拒绝似的,徐氏根本不给她说话的机会就先道:“连笙你只管收下,你若是不收那可就是不认我这个娘。”
    如此一来月连笙哪里还敢不收,只是将那只大荷包托在手里觉得既沉又滚烫,因为她觉得受之有愧。
    徐氏却是笑得亲和,一边拍拍她的手一边道,“没什么不好意思的,新年好开头不是?而且,你替我们将言儿照顾得这么好不是?”
    徐氏虽没有日日前往谦逊园,但夏温言每一日的情况她都再清楚不过,她知道他这些日子清醒的时间愈来愈多了些,也知道他比原来更爱笑了。
    而且,言儿今日的气色看起来比以往好太多,这岂不是这新的一年最好的兆头?
    连笙这孩子看似平日里什么都没有做,可她的相伴似乎就已是言儿身上顽疾的良药,他们该好好感谢她的,莫说这么一小包的金玉首饰,只要能让言儿安安康康的,便是整个夏家的家财,他们都愿意拱手相让。
    只是他们若给得连笙这孩子太多的话,怕是只会把她吓着而已。
    他们夏家,一定要好好待她的。
    “照顾温言是我应该做的。”月连笙面上满是腼腆,温言待她很好,她愿意照顾他,不是为了要从夏家这儿再得到些什么。
    而且,她嫁过来就是为了给他冲喜的,他若是没个丁点好转的话,她也无颜在这府邸里继续呆着。
    谁也没有想到她真的起到了作用,就像谁都没有想到一个多月过去了她仍旧活得好好的一样。
    不管是徐氏夫妻还是月连笙自己,似乎都将夏温言克妻这件事慢慢忘记了。
    “对了,每年今日青山寺都有庙会,都说这新年的第一炷香祈福特别灵验,往些年都是我与你二婶还有三妹去的多,今儿个连笙你陪我一道去,如何?”徐氏依旧拉着月连笙的手不放。
    月连笙也想去上柱香,可听到徐氏说还有姜氏和夏茵茵一道儿去,她便有些迟疑。
    徐氏是聪慧之人,又岂会看不出月连笙为何迟疑,又道:“和娘在一块儿,谁也别想欺负了你去。”
    心思被看穿,月连笙登时红了脸,急忙解释道:“不是的,娘,我……”
    谁知徐氏根本不给她把话说完的机会,而是又道了一句让她羞得只想找个地缝儿钻进去的话。
    这话是对夏温言说的。
    “言儿,你这媳妇儿先陪娘半日,回来再陪你啊。”徐氏笑吟吟的,“放心,娘会替你照顾好她的。”
    看到月连笙羞得脖子根都红了的模样,徐氏笑得更开心。
    这倒是让一直不说什么话的夏哲远忍不住了,在桌子下用膝盖碰了碰徐氏,示意她适可而止些。
    他这媳妇儿什么都好,就是有时候还像个小姑娘。
    “好。”夏温言笑着点点头。
    连笙去上香挺好,正好给他时间为她准备一样东西。
    第29章 冲突
    123  青山寺的香火在正月元日达到一年之中的鼎盛, 因为青州的百姓都相信新年烧的头炷香,许的第一个愿最是能让菩萨听到,好以显灵。
    青山寺位于青州城北郊的青山山麓,是离青州城最近的寺庙,由青州城前去搭乘马车仅需两刻钟, 不行也不过才半个多些时辰而已。
    前些年月连笙曾与自己母亲到青山寺上过香祈过福, 那时候她父亲刚过世,她母亲还挺着个大肚子,她是与母亲走着去的, 月尤嘉与其母亲乘着马车从她们身旁经过, 马蹄与车辙扬起的尘土扑到她与母亲面上身上, 她们却未有问过她们一声可要一块搭乘马车。
    她们甚至看都没有多看她和娘一眼。
    这是月连笙第二次去青山寺,不是步行, 而是乘车,舒适的马车。
    她从马车上下来开始便没少遭旁人指指点点、议论纷纷, 有道是她飞上枝头当了凤凰的, 有道是她居然还活着的, 更有道是她飞上枝头后便不将娘家人放在眼里的,似乎各种各样的指点议论都有。
    “不用理会她们说的。”徐氏知道月连笙听着这些没一个好的指点心里定然不好受,不由宽慰她道。
    “我知道的。”月连笙点点头, 她若是将他们的话都往心里去的话, 怕是在花轿上的时候她就已经受不住咬舌自尽了。
    这么一想, 月连笙忽然觉得自己还挺坚强。
    “寺里人多, 连笙可跟紧些我, 别走散了才是。”看着前边攒动的人头,徐氏又对月连笙道。
    “好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