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9章 达成
    过了几日,琨宁来信了,汪岐兰拆了信念给吴勉听,信中果然提及翰林院接到两封谏言,分别来自淮南和广州。
    淮南上书的是一名举人,说久慕文渊阁藏书,囊尽天下大观,苦于不得阅,望宫中刊印《文渊阁全书总目》,士农工商均可依此书目,知世上著作多广,按图索骥,寻求所需之书,当然,若宫中愿意翻印自是最好,必启民心智、普惠世人云云。
    广州一名从事外贸的儒商,也进了一言,称其与洋商交道久矣,洋商对我大金国,表面恭谨,实则睥睨,自视母国文明先进,却视大金国落后腐朽。殊不知我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先人智慧亘照古今。岭南较之江浙,文风稍逊,他愿与众商人一起,自筹资金,营建藏书楼,供当地民众免费借阅,弘扬我大金国文化博大精深,诚服四方番邦蛮夷,乞愿皇上开放文渊阁藏书,刊流天下,以飨世人。
    琨宁信中说,此两则消息,吴勉必心有戚戚,故特来信告知。
    吴勉和汪岐兰看完信,明白广州儒商之举的背后,必有永璐的朋友完颜的操作。想不到,完颜如此能耐,竟能策动一帮商人,果非一般人等。
    吴勉早打好了腹稿,口述给汪岐兰书回信,言明以上两位启发了他,将文渊阁之书束之高阁,不若流传天下,文渊阁的维护需要经费,以阁内藏书为蓝本,进行刻印,专营精善本,面向民众销售。以文渊阁之名,获利定不是难事,所营收入部分用以维护文渊阁日常,余下充入内务府,且顺应民意、福泽世人,岂不一举三得。若是委托于京城几家大书斋刻印,合作分成,不用投入成本,便可收益,亦是一条通途。他愿自荐作校审之人,严审版式、雕刻等,使所出之书不坠文渊阁之名云云。
    同样的,吴勉和汪岐兰还另拟了一封信给王捷掌院,将同样的建议附上。
    翌日两封信一同寄出,一件大事开了幕。吴勉心中既忐忑又希翼,开始了对京城来信的期待。
    时光匆匆,园子里的花事告一段落。琨宁和王捷的回信陆续到达。
    琨宁信中提及山东的一位孔子后人亦向翰林院提出了与淮南举人和广州儒商一样的建议。近期接二连三,而且来自不同地方不同身份的人均有此意,充分引起了翰林院的注意。王捷掌院拟近期在院内开会,讨论其实施的可能性,或许之后会针对此事有所奏议。琨宁在信中肯定了吴勉的想法,称会找合适的机会向皇上进言。
    王捷的信口气要谨慎的多,说吴勉的提议可以考虑。翰林院将经过周密的研讨,进一步确凿可操作性,制定出章程,再向皇上禀报。
    二人的态度对吴勉来说都是好消息。反正吴勉近期唯有养伤,不急于一时,只安心静待便是。
    ……
    四月,吴勉和凤姑的伤都将养的差不多了。
    吴勉这几日急切的很,恨不能立刻拆了绑带,回京城去。因为听闻王捷掌院已经向皇上正式启奏,皇上没有立即回应,说待他考虑再议。
    到底是皇家的私产,独享亦是权力的象征,皇上还是有顾虑的。但来自民间的声音,令一上台就标榜爱民如子的元盛帝,亦不能一口回绝,于是何时再议,是个微妙的问题。
    吴勉预感这个问题取决于琨宁,他应该在近期赶回京城,唯有人在,才能有力的争取,不容机会错失。尽管担心吴勉身上的伤,但汪岐兰明白此刻回京的重要性。因此在咨询过华回春,带上药方和足够的药材后,吴勉携青山等人踏上了回京城的路途。
    人间四月芳菲尽,一次次的别离,都是为了更好的相逢。
    只是不知,此去何时才能再相逢。
    吴勉深深的看远去岸上的身影。
    汪岐兰有她的店铺和家园要守护。而他在散馆之前,再无长假归家。散馆之后更不知身在何方。况且这刻印一事,不知会最终将他导向何处?他和汪岐兰的三年之约还有一年,一年后又将如何?
    他唯有专心做好眼前事,很多的答案都留待时间来解决。
    ……
    五月,翰林院发生一件重要的事。文渊阁藏书经皇上同意委托给京城几大书斋,对外刊印,由内务府武英殿修书处负责监刊书籍。
    琨宁还未散馆,便被任命为内务府武英殿修书处主事,主管监刊文渊阁内藏书事宜。
    吴勉亦被敕令负责刊印之事,只是暂未授职。吴勉并不在意,从此开始了整天忙忙碌碌的刻书事业。与几大书斋谈论合作事宜,定内容,精审校,重雕刻。几个月后,第一辑文渊阁藏书刻本上市了,内容以经史为主。一本本装帧精美、校勘精审,刻工讲究,加上文渊阁之招牌金光闪闪,甫一上市,便广受好评,销售一空,被书林评为一时之冠。元盛帝看过之后亦大加赞赏,好好的借机表扬了一番琨宁。琨宁在元盛帝面前提携吴勉了几句,令元盛帝在心里也记了吴勉一功。
    接着是第二辑、第三辑、第四辑,内容从经史慢慢拓宽至子集,工、农、医等实用书籍。除了士林中人、莘莘学子外,普通民众亦追捧起文渊阁所出书籍。外地书商闻讯赶来大批量购进,渐渐的,所刊之书流向全国各地,广州儒商如之前所言,大肆购书,凡出必买,几马车几马车的装着往遥远的岭南运输。大多书籍供不应求,一版再版,忙得各大书斋日以继夜,机杼不停。
    与此相应的,滚滚的银两亦流进了内务府,其盈利之丰令元盛帝始料未及。由此可见,民间对皇家藏书付梓面市的行为欢迎之至,溢美之词屡次送达元盛帝耳边,加上琨宁恰到好处的“皇上英明”的赞叹,元盛帝名利双收,龙心大悦。
    而吴勉在马不停蹄的工作中,以最高的效率,熟记了各大类书籍的纲目,经手了从校勘到刻印的所有工序,深入了解每本书籍的成本、利润还有书籍市场的需求所在,快速积累了刻书的所有经验。这对于他来说,才是最珍贵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