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九十一章 不合四六
    李世民虽然火气上涌,但有道是当家不找事,这新年第一天在太极殿大朝上他要跟李承乾闹出不愉快,这下面内外百官会怎么想,最后得闹出多大风波
    经过李泰的叛乱李世民没之前那么随心所了,想到最后还是忍了。
    下面群臣看见李世民不出声以为是这对父子商量好的,所以也都不吭声。
    “农者百姓之衣食天下之根本也,孤王观朝廷农政,多有因循守旧之政,概因执政者不通时势变化之道也。
    现在我大唐连年丰收,然谷贱伤农,遂使百姓改种桑麻,关中粮食不足,外运不至,内乱必生。
    孤王现下令尚书省并下天各州县,清算各地田亩人口数,以及种粮田亩数,种桑麻田亩数,亩年产粮数,计算清楚后,制定每年各州县须种粮田亩数,各地须种粮田亩须能养活该地之人,人多地少之州县须上报朝廷统一重新安排。
    各地州县官吏应详查各荒地数量,报上朝廷由尚书省汇同中书省门下省制定各地每年荒地开垦田亩数,水渠开挖里数……
    各地州县要开垦荒地须有铁器,所以准当地有铁矿之州县上报朝廷建立铁器作坊,由朝廷统监督打造农具,供应各地农田开垦。
    另各地须广建粮仓高价收购粮食储存粮食,以备灾荒之年。
    令下之日,各地须派人向乡里宣传,咸使百姓知道朝廷重农之意。”
    老鬼把这份谕令念完满殿皆静,这一份比才那一份要严重无数倍。这份先批评执政者不通时势变化,执政者是谁
    皇帝和宰相都有份。
    李世民和的君臣凭借他的内治北破突厥西灭高昌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居然有人跳出来说他不通变化,虽然还没有说话,听着李承乾的谕令呼吸明显加重,马上就要忍奈不住了。
    而且唐朝根本大政偏向儒家,经济政策偏向于小农经济,李承乾这么大刀阔斧地搞计划经济,跟这满殿君臣的理念完全不同。
    ‘广建粮食仓提高粮价’这更是不可能的,要知道李世民认为粮价低是盛世的象征,你提高粮价还是盛世吗
    但是这份太子念完,大殿里近千时君臣虽然都有不同的看法,却半天没有人吭声,这是因为前段时间因大雪和张亮的原因,导致整个长安城缺粮险些酿成大乱,才刚刚过去。
    而且到现在长安城吃的粮食也还是有从洛阳运来的,李世民和很多官员都为此提着心呢
    为了不让洛阳出事,李世民已经连续派出三批御史去巡路了。
    谷贱伤农也是大家都知道的,但是提高粮价却万万不能的。
    这就是一对矛盾的关系,到了科技和经济政策不断的推陈出新的现代也没能解决这个问题,就是以自由市场经济著称的美国,它的农业也是靠国家补贴生存,并不是让农业靠市场竞争生存。
    李承乾没有提前跟李世民打招乎,就是怕大唐君臣接受不了他的先进思想,想要生米做成熟饭先把这政策宣布出去,再让李世民他们头痛去。
    可是李承乾看着满殿大臣的脸色和看他眼神,觉得谕令宣布出去也不能算是熟饭。
    大殿安静了有半刻钟,高仕廉才步履沉重地走出来道“太子能知道农为国家根本实属不易,只是这谕令下的却是有些急躁。依臣看还是从长计议为好。”
    满殿大臣听着这话都觉得高仕说得太客气了,但是他们又说不出什么驳斥李承乾的话,连出来都不敢出来。
    李承乾闻言却是不高兴了,以大唐现在情况他也只能这样做,难道不收农民的赋税了,再给点良种补贴
    都不可能
    “高仆射,什么叫太急躁了”李承乾冷冷地道。
    高仕廉已经七十岁了,又是长孙皇后的舅舅,平时李世民对他都优容有加,现在被李承乾这个孙子辈的如此质问,也有些恼火,便直言道“太子殿下的谕令虽是好意,但却不易办理,还有提高粮价之说更是祸国殃民之政!”
    “祸国殃民之政”李承乾的声音一下子提高了八度。
    “祸国殃民之政!”高仕廉寸步不让,他本来因为李承乾是晚辈,还想给李承乾留些颜面,但是看见李承乾态度,也就没这个心了!
    “士农工商四民,农民是人数最多,朝廷让利给他们怎么就成了祸国殃民之政”李承乾其实在写这份谕令的时候是准备好好的恨大臣们辩论,但是一听见他们不懂装懂还要危言耸听,火就不打一处来。
    李承乾的态度也惹怒了下面的大臣,高季辅就是其中一个,高季辅是中书舍人,他的很多政治主张其实跟张玄素一样,都是讲究简政治国的,历史上也是因此被李世民所推崇的,之前在岑文本给李承乾小鞋穿的时候他曾替李承乾说过话。
    高季辅当时觉得李世民待李承乾过于苛刻,现在他认为李承乾走上了邪道,所以他要谏阻李承乾。
    “‘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太子殿下身为国之储君怎么开口闭口就提‘利’字。老臣说太子殿下的谕令听着怎么觉得不舒服呢,原来这后面都是‘利’字。
    太子殿下身为储君应当以仁孝为本岂能提利……”
    “够了!”李承乾大喝一声,冷冷地扫视一圈殿上大臣,一个字一个字地道“孤王为国家为百姓谋利,正大光明,我华夏一族历代圣王尧舜禹汤文武成康,哪一个不是为百姓谋福利才得百姓推崇的
    不说利,不说利凭什么让百姓不种更赚钱桑麻而去种粮食
    这朝中就有关中大家族的人,比如左庶子于志宁家有良田数万亩,你问问他家里的田的都种的是什么”
    于志宁不想李承乾会突然提到自己,说实话他家良田数万亩并不是什么秘密,他自己就经常对别人说他家有良田不需要什么俸禄。
    可是在这大朝上被李承乾突然这么一问显答什么都不好,如果说是都种了粮食,那显然是假的,但说实话他不是成了趋利的小人吗
    看着满朝大臣看过来的眼光,于志宁红着脸吭哧了半天才呐呐道“臣一向忙于公务,家中田亩都由族人代为打理,至于去年种了什么臣却不知道。不过今年臣定当严诫家人把家里良田都种上粮食。”
    一直冷眼旁观的李世民看着于志宁说话的神情让他想起了长孙无忌转述的李承乾的话“口不言阿堵物,而暗中为营三窟之计”。
    李世民心中忍不住失望。
    李世民能看出来,其他大臣如何看不出于志宁所言不尽不实,而且关中缺粮又是事实,即便是于志宁能令家中都种粮食,那其他人呢
    李承乾听了于志宁的话面无表情俯视着殿上的大臣感叹道“可惜啊!像左庶子这样高风亮节之人天下还是少啊!还需要朝廷以利趋之。”
    高季辅却不为所动,依旧梗着脖子道“太子殿下所虑当然是历代圣贤所虑,但所行却非历代圣贤所行,下民趋利忘记根本,朝廷自当下旨强令他们种粮自可,何须高价收粮,使物价腾贵,天下不安呢”
    “好啦好啦,此事一时半会也议不清楚,今日乃是元旦大朝,如今时已过午陛下也该赐宴了。此事就等过了初三各衙开印再议如何”长孙无忌出来打圆场,他和于志宁一样出身关陇贵族军事集团,他和亲族的良田也都在关中,今年春天种粮那是一定的,至于是李承乾的高价收粮,还是朝廷下旨强推种粮,那真还有得商量。
    “传旨赐宴!”李世民连忙回应道。
    “陛下那太子殿下的谕令”高仕廉荒忙问道,实在是这道谕令主要就是下给尚书省的,他不问清楚不行啊
    这也是初唐的一个特色,唐朝皇帝的旨意有诏,制、敕等这些要下去都要通过中书省拟旨,门下省审核,尚书省执行,一些旨意是可以直接封还的。
    但皇太子下的“令”,亲王下的“教”审核却相对宽松,这是武德年间留下故事,在武德年间李渊对政权把屋较松,大权落在三个儿子手里,所以当时李建成的‘令’李世民和李元吉的‘教’并行于天下,十分混乱,地方上究竟听谁得就看谁有本事了。
    所以现在李承乾能够绕开中书,门下直接下‘令’也是得益于当时留下的传统。
    这份太子“令”应该是自武德九年李建成死后第一份由皇太子独立下的正式的‘令’。
    高仕廉一问,满殿大臣都看向李世民,东宫这份涉及天的谕令到底执行不执行
    李世民看着大臣关切的目光,又看看李承乾。
    李承乾此因为伤口一动到就会隐隐作痛,坚持了几个小时了脸色有些苍白。
    在李世民看来这封谕令直接执行显然是有问题的,但是李承乾所提出的问题也必须解决。
    还有他刚下旨允许李承乾参政,如果直接驳了李承乾的谕令,那对李承乾威信也是打击不小。
    李世民几经思量,才装做不屑顾地道“这篇谕令连四六不合如何下发,待太子和中书省重拟一篇合于四六的谕令再行下发。”
    四六是指的是文体,就是要有四个字和六个字的句子组成的骈体文。
    李世民不提谕令内容,直接说是文体问题,这就给下面的大臣很大这个想象的空间。
    ww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