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142节
    此次无比期盼自己能在前十,哪怕不如小叔叔,也不要差得太远。
    不知为何,他一直惦记着冬青一家,以他那传奇的小叔叔为目标,无论是外貌身型或是成就,甚至娶妻标准。
    只可惜,这么多年过去,他除了长得人高马大可能超过瑾瑜之外,其余从来没有赶上,也没有遇到一个与冬青相媲美的女子。
    或许是他先入为主,二爷爷一家的氛围与自家相差甚远。
    冬青是他人生的第一个老师,指引他走上君子之路,而非跟随家中风气为蝇头小利变成卑鄙龌龊满口谎言的小人。
    冬青为他奠定了基脚,比之后经历的所有老师都重要。
    当年冬青温柔的笑容牢牢嵌在脑海,至今未曾忘记。
    冬青夫妻二人相依偎的身影,也是他自幼所向往。
    冬青与瑾瑜相互扶持,挣钱科考两不误,离清水沟越来越远,直到远得看不见。
    大河拼命读书,只想与瑾瑜一样,带着一家人摆脱穷山恶水的禁锢。
    台阶之上,考官念完姓名离开,大河没听见自己的名字,顿时有些泄气。
    只得挤进人潮,去到榜前看自己是否考中。
    已经十九岁的大河身型高大,倒是不费劲就挤到跟前,定睛看去,终于在第二列看到“李大河”三个字。
    心中稍微松了口气,如此,他便可以去晋安参加春闱,也能再次见到多年未见的亲人。
    大河收拾东西回家,准备报完喜与家里人道别后就启程前往晋安。
    家里人喜笑颜开,忙大摆宴席庆祝,端是荣耀满堂。
    清水沟数十年才出四个举人,他们李家就占了两个名额。
    而且前段时间传来消息,新帝登基,瑾瑜已经官拜正一品,在朝中举足轻重。
    大伯一家觉得十分开心,日后大河踏入仕途,瑾瑜的光辉多多少少是要照耀一下大河。
    不看僧面看佛面,有瑾瑜这个大黎第一辅臣在,多的不求,至少大河在官场上不会遭遇不公待遇。
    村里人投以羡慕的目光,一个家族只要出一个能人,这个家族就能慢慢走向兴盛。
    村里掀起一股读书热潮,清水沟年轻一辈大多认得几个字,所有人都盼着自家祖坟上冒青烟,出个把官老爷带动家族。
    近年风调雨顺,灾害少发,商业与工业逐步繁荣,官府减免农户赋税,粮食价格上涨,打压地主安置流民。
    比起前些年的光景,如今百姓算得上真正安居乐业,对于平头百姓而言,不用经受战乱灾荒颠沛流离,能吃饱穿暖存余粮,有能力仰望更高的地方,便是最大的幸福。
    李大壮家人丁较多,靠着李老汉家给的土地和一些投机倒把,这么些年下来,日子过得还不错。
    日子好过了矛盾也就相对减少,除了赵氏说话依然刻薄,不是很招人喜欢之外。
    大河觉得这个趋势很不错,家人齐心,其利断金,李老汉一家就是其中典型。
    宴席过后,大河收拾书本盘缠,一家人直将他送到村口。
    李大壮点点头,叮嘱道:“路上千万小心,收好银钱,若是能找到同伴一起更好,路上相互有个照应。”
    赵氏紧紧抓住大河衣袖,道:“大河啊,你可要好好考,咱们家这些年供你读书花了不少钱,怎么着也得考个进士,才对得起你请先生花掉的那些钱。等你当了官老爷,就来接我们去享福。”
    “娘,您别给大河太多压力。”小赵氏忍不住上前道:“大河,你尽力而为,娘在家等你的好消息。”
    上下打量一圈大河,小赵氏眼眶有些发热,又是欣慰又是不舍,“你第一次出这么远的门,路上一定要小心,到了晋安就去找你小叔叔,少说话多做事,嘴巴放甜些,别招人嫌。”
    “你可能没什么印象,如果不惹到你小叔叔,他人其实还挺不错的,能帮都会帮……”
    “我知道了娘,你放心吧。”听小赵氏絮絮叨叨,大河说道。
    他一直知道小叔叔夫妻为人很正直,只要不触及底线,都挺好相处的。他又不是傻子,怎么可能傻到去触碰别人的底线?
    李大牛走过来与小赵氏并肩,看向大河,道:“走吧,再磨叽下去你娘又要哭一场,光阴也浪费了。”
    大河笑了笑,“爹,娘,我已经快二十了,这个体格,一般人不敢欺负我。而且我还学了两年医术,大部分情况都能应付,您就放心吧,我到晋安就会给家里写信的。”
    说罢,转身离去,踏着晨光,大步走在山间羊肠小路上。
    看大河走远,大河其他几个兄弟转脸互看一眼,“大哥去都城考进士去了,接下来我们抓阄吧。”
    家里只供得住一个人买笔墨纸砚上私塾,之前都是大河有空在教几个弟兄,说好等大河离开就抓阄,决定下一个着力培养谁念书。
    栓子牵住身旁的妻子,道:“我退出,就不抓了,我读书实在不行,只想跟叶儿好好种庄稼。”
    旁的几人鄙夷的看了二人一眼,栓子年纪不大,却已经说成了媳妇,自媳妇过门就整日腻歪,让人想自戳双目。
    “那正好,少一个咱们就四个人抓阄,几率还大了不少。”
    李三牛的小女儿宝芝凑过来,“我也要抓阄,我也要去念书,凭什么你们男娃子可以考科举当大官我就不可以?大哥明明说过,我比你们都有悟性。”
    赵氏推着宝芝走,“你抓什么阄?别掺和他们,女娃儿都是要嫁人的,不需要念书,看你大姐二姐,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我们花钱给你念书不合算。”
    宝芝噘着嘴,不情不愿跟着赵氏走,反正就算她没钱去私塾,她也可以让去了私塾的哥哥教她,不妨事。
    大河告别家乡,邀约了数个伙伴,一路向北,欣赏沿途大好山水,执笔写诗作画,足足走了三个多月,才从湘廊走到晋安。
    之前大河与瑾瑜通过书信,知道瑾瑜他们的住址,找路人询问几许,没费什么事就在北门街找到了李家府邸。
    怀揣莫名的情绪,大河拉动大门上的门环,轻轻拍了几下,觉得心跳加了些。
    等了片刻,朱红色的大门终于被人拉开,一个老者探出头来,“请问您找谁?”
    大河忙道:“在下是李全李太傅的侄子,到晋安赶考,前来投靠五叔。”
    “哦!李太傅的侄子,老爷去年就搬到御赐的太傅府去了,郡主赏小人一口饭吃,让小人代为照看旧宅。”
    大河顿了顿,道:“可否告诉我太傅府在何处?”
    老者抬手一指,“走这边近点,太傅府在东门街,很大一座宅子,门上挂有牌匾,很容易就能看到。”
    “多谢大爷。”大河道了谢,抖抖肩上行囊,往老者指的方向去了。
    太傅府确实很容易找,占地颇广,青瓦红墙,门头挂着御笔亲题的“太傅府”三个大字。
    玄色大门正开,两侧站了数个护卫,这阵势让大河有些紧张。
    刚走过去还未开口,就被门前护卫刀鞘拦住。
    “你是何人?可有递过拜帖?”
    “我是李太傅的侄子李大河,前来投靠五叔,烦请通报一声,这是信物。”
    大河递上一个油纸包着的糖人,糖已经化开浸透油纸,与其融为一体,看上去着实让人嫌弃。
    护卫上下打量大河一圈,接过大河递来的信物,对旁边的人使了眼色,“你且稍候,这就去通报郡主。”
    剩下的几个护卫看似目不斜视,大河却知道,若他有任何不妥的举动,立刻会被制住。
    方才去通报那人的眼色,就是暗示剩下的几人好好看着他。
    冬青正在书房对去年的收入进行清算,产业太多,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冬青断断续续算了一个多月才接近尾声。
    “郡主,门前来了个书生,口称是老爷的侄子,名为李大河,还递了不知是何物的信物。”
    冬青从账本中抬头,看向护卫手里的信物,不由得好笑,就要伸手去拿。
    护卫立刻缩回手,“不知道这东西会不会有毒,郡主看看就好,若是不对,卑职这就去将其拿下。”
    他可是见识过太傅的手段,如果他疏忽而让郡主遭受危险,只怕好日子就到头了。
    “无事,你去引他到花厅。”冬青执意把糖人拿在手里,没想到当年给大河的糖人大河一直没吃。
    大河在厅中候了片刻,就见冬青踏进门来,一袭翠色春衫,云鬓黛色浓郁,娥眉微耸明眸朱唇,整个人都似有光晕流转,美不胜收。
    “大河,你叔早朝未归,还需等上几刻,你舟车劳顿,可先去洗漱歇息。”
    大河愣了愣,一瞬手足无措,“小婶婶。”
    冬青一笑,把早已坏了的糖人还给大河。
    大河接在手里,轻咳一声,自顾自解释道:“我没舍得吃,塞在枕头下面,放一个夏天就不能吃了,索性一直放着。”
    “我懂,你现在想吃什么?我让厨房加菜,想吃什么都行,管够。”冬青挺喜欢大河的,比较懂事。
    大河默默把糖人收起来,笑道:“都行,我不挑,婶婶吃什么我就吃什么。”
    冬青叫人领了大河去休整,让厨房多加了几道菜,平日里她们家都很节俭,突然添个人自然是要丰盛一些,否则显得不尊重人。
    瑾瑜回家听说大河到了,不觉得意外,刚好赶上吃午饭的时间,一家人就凑在一气吃个饭。
    但是见到大河时瑾瑜还是惊了一下,“你小子吃什么长的?”
    瑾瑜知道自己身高至少一米八,大河居然比他高出一截,他们李家果然都是大高个。
    大河露出一口白牙,“吃饭长的,我终于赶上叔了。”
    偏头看了看端正坐在冬青旁边的两个小不点,应该就是他婶儿的孩子。
    大一些的男娃三四岁光景,五官与他婶儿有六分相似,小的约摸才一岁左右,长得比较像他叔。
    大河心中叹息,当真是光阴似箭。
    瑾瑜不住的摇头,王氏感慨道:“我们离开清水沟的时候,大河才那么点大,如今都比咱家瑾瑜还壮了。”
    “先吃饭,吃完再说。”
    大河在太傅府住下,考前诸多讨教,瑾瑜也不吝指点。
    许多之前无法理解的事,在瑾瑜的讲解下,大河茅塞顿开,明明瑾瑜跟那些先生说的是一回事,但就是比较容易懂。
    如此一来大河心服口服,能一路直上年仅三十官居正一品的人,确实有他的独到之处。
    大河跟着瑾瑜参观了天工局,各种稀奇古怪的理念。
    天工局做成的第一件东西称之为“铅笔”,是在瑾瑜的指导下,寻了名为石墨的石头,磨碎加陶土凝固,又以木头包夹。
    用铅笔写字,别的好处没看见,笔画纤细,十分省纸是真的,而且比之毛笔也相对容易入门。
    大河再一次五体投地,殿试考中同进士,请愿加入瑾瑜的天工局参与研制各种新鲜的玩意。
    但是被瑾瑜驳回了,大河出身贫寒,读的是圣贤书,适合去做个父母官为民请命。
    天工局需要的是能工巧匠,需要各方面有想法爱钻研爱动手的怪才,大河不适合。
    大河也知道其中原因,听从瑾瑜的指派,去到幽州担任县令,把爹娘和爷爷奶奶接了过去。
    清水沟的土地全全留给李二牛与李三牛,吃饭的人减少,土地照样多,这般慢慢堆积,生活便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