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9节
    “好茶,如此香的茶,怎么能藏私品评不叫上我们呢?”
    第六百零七章九链之说
    随话音进来的正是傅大夫。
    要说起来,傅大夫身体素质也不错,休整了两天,已经神采奕奕。
    不过,傅大夫精神头这么好,更主要的还是经过在村民中验证,他开的药方,的确能有效对抗时疫。
    保住了一名大夫的尊严不说,从此以后,大夏朝对抗时疫,又多了一道坚强的防线。
    当然,傅太医自然把功劳账中居功至伟的一笔,记在了夜萤的头上。
    虽然夜萤不是大夫,但是她提供的思路,让傅太医茅塞顿开。
    如果这个时代也有诺贝尔奖,这个奖项,恐怕就会落在这个处方上了。
    不,是处方的思路上。
    傅太医开出的对抗时疫的处方,一般医术好的大夫都能开,但是敢于加倍的用量,才是其中的关键。
    就象后世被授予医学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教授一样,她创造性地研制出抗疟新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获得对疟原虫100的抑制率。
    虽然这种药方并不是她首创,但是如何从中提取出青蒿素,却是屠教授想出的方法。
    所以,最终医学诺贝尔花落屠教授手上。
    夜萤在此次对抗时疫中,最大的成就不光是帮助柳村村民渡过了危机,她更深远的成就,是为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对抗时疫,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夜萤自已或许不会想得那么多,但是有小诸葛之称的傅太医,自是心知肚明。
    现在见到夜萤,傅太医眼底,亦少了几分玩味和戏谑,而是多了几分敬意。
    对于傅太医这种才智激荡、才华横溢的人来说,要让他能有这几分敬意,一定要有真的让他诚服的本事。
    这种相同的敬意,只有在他对端翌的眼神里才能看到。
    随着傅太医进来的,自然还有端翌。
    端翌今天穿了一套简单随意的白色长袍,看上去随意自然,却掩饰不住他身上的英武过人之气。
    在一千个盛装华服的男人里,端翌即便只是如此简单地衣着,也能让夜萤在人群里一眼看到他。
    没办法,这个男人自带气场加持,他出现的场合,聚光灯自会自动地打在他的身上。舍他无人。
    至少,在夜萤心里是这样的。
    “哟,是二位啊,放心,你们今后喝的茶,我也准备好了,不会漏了二位的。”
    夜里正一看是端翌和傅大夫,这两位柳村能战胜时疫的大功臣也来了,不由地喜笑颜开地站起来。
    夜鸣也跟着爷爷站起来,态度谦恭地迎接这两位柳村的大恩人。
    冬雪提着刚烧开的热水壶进来,见到一身朝气的夜鸣,偷眼看去,不妨夜鸣也正看向她,冬雪不禁脸上一阵羞红,赶紧低下头把热水壶放好,就离开了。
    再不离开,她的心如鹿撞,就怕会把持不住,把热水壶掉到地上。
    今天春暖花开,虽然已近傍晚,但依然是阳光明媚,最重要的是劫后余生,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清爽通透,此时自是最有品茶的心情。
    大家一番寒喧坐定,夜萤已经动手将冬雪拿来的热水冲泡出茶来,一一呈送给大家。
    端翌看着夜萤白里透红的肌肤,神彩奕奕,还没喝茶,光是被她长睫之下如秋水含波的眼睛一扫,就已经心里醉透了。
    夜鸣喝了口手里的茶,依然是甜甜的,简直是甜到了心底。
    夜鸣不知道冬雪是怎么做到的,但是那一抹原本若有若无的心思,却是慢慢坚定了。
    “方才进来时,听到你们聊得很热闹,在说些什么啊?”
    端翌恢复了他的淡定沉默,仿佛在时疫发生时,那个热情如火的男人不是他似的。
    但是这些人现在都了解了他的性情,并不觉得怪异。
    夜萤只要看到他,心情便一派大好,此时听到傅大夫这么问,笑嘻嘻地道:
    “我们在打算做一个大夏朝美丽乡村的范本,不过,这须得和村里从长计议,我们现在只是在提一些思路和想法罢了。”
    这种做法,在后世有一个专用的称谓,为:头脑风暴。
    几名高智商、有想法的人在一起,互相提出构想和思路,最后得出凝炼的思路和可操作的执行方案。
    现在,柳村几名最有智商的人聚在一起,这个小山村发生质上的变革那是必然的。
    于是,夜萤徐徐道来,说出了自已的振兴乡村文明的思路。当然,这些思路,都是借鉴了后世的那些现成成功经验。
    重点是通过宗族凝聚、耕读传家、忠义礼信、自然风水、乡规民约、血脉信仰、生态永续、民艺工造、丰衣足食等九条范式为链条,将包括乡村的历史、政治、经济、信仰、礼俗、教育、环境、农作、民艺、审美等各个方面链接在内,成为完整的体系,每条再以具体的线索作为基础元素展开,将村民们实现共同富裕和乡村的建设振兴凝聚成一个整体。
    端翌和傅太医是站在高位之人,自然能明白夜萤说出的这些话里,都是份量十足的干货。
    一个乡村建设是如此,如果十个、百个……大夏朝的所有乡村建设都是如此,那大夏朝会发生什么可恐怖的变化?
    “你说的这九个链条,具体又落在哪些方面?该如何开展?”
    端翌一语戳中重点。
    “宗族凝聚,落在祠堂;耕读传家,落在书院;忠义礼信,落在乌髻娘娘庙;自然风水,落在村落布局;乡规民约落在礼俗社会;血脉信仰落在老宅修复;生态永续落在桑葚鱼塘;民艺工造落在物产工坊;丰衣足食落在经济互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