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双击屏幕即可自动滚动
第74节
    结果事实证明,标准流程的存在,是有道理的。因为平安最后做出来的东西,虽然外表看上去惨不忍睹,但测试之后,各项数据竟然都达标了。虽然所有的工匠都不承认这把弓合格了,但平安自己却十分喜爱,决定带回去收藏,将之前那把只有收藏价值没有使用价值的弓换下来。
    “所以说,只要有一点制作弓箭的经验,严格按照标准来进行制作,做出来的东西几乎都能合格。”最后,平安十分高兴的宣布了这个结果。说几乎,是因为平安将自己算了进去。如果换成是兵仗局里随便一个工匠,哪怕是才刚刚进来没几年的学徒来做,想来都指挥比有泰做得更好。
    所以这个结果,自然是十分令人振奋的。
    立刻有人问,“平安,那以后咱们是不是都按照这个标准来做弓箭了?”
    “不急。”平安微微一笑,忽然转开了话题,“我问你们,如今弓箭做得最好的是哪里?”
    “自然是咱们兵仗局!”
    “为什么兵仗局做的最好?”
    “因为这里的工匠都是经验老道之人,做了几十年的活儿,手熟了,做出来的东西自然最好。”
    平安点头,“没错。而且我们都知道,在座的各位,正是这些工匠中的佼佼者,否则我也不会请你们来帮忙制定标准。但是现在你们看到了,这个标准一旦公布出去,我们兵仗局的优势,便将不复存在了。”
    当工匠的经验和手感不再是最大的依赖,兵仗局高于其他部门的地方也就没有了。这样一来,还能保持超然的地位吗?
    平安这话一说,所有人都沉默了。这个道理要想到不难,何况平安还点破了呢?
    “那您是什么意思?”又有人问。
    然后大家便七嘴八舌的说了起来。总结起来,核心的有两条:“对啊,平安既然知道这一点,当然不会没有打算。”
    “我们该怎么办?你说,我们都听你的!”
    平安这才露出一点笑意,示意大家安静下来,“大家跟着我做事,我当然不会让大家吃亏。不瞒你们,我的确是有一点想法,但还需要大家的支持。”
    “平安总不会害了我们,都听你的。”立刻有人表态。
    平安差点儿没忍住笑。因为开口的正是混在人群中的有泰。这家伙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学会的这些,平安明明没有事先交代过,他竟然无师自通的懂得了捧哏存在的意义,主动开了口。
    工匠们的情绪已经被平安调动起来了,所以也没有人注意到开口的是有泰,纷纷开口附和。
    平安这才将自己真正的目标说出来,“我是这样想的。咱们将各项工序拆分开,发给外头的人做,做完了再收回来组装。因为有标准,也不虞做出来的东西会不合适。这样一来,核心的东西自然掌握在咱们手里,旁人只能替咱们做工。大家觉得怎么样?”
    流水线当然好,拆分外包却更加便宜。把那些最基础的工序交给其他人去做,人手自然就能腾出来,去做更加重要的东西。这样可以极大的提升产量。弓箭储备多,大楚的战力自然就更强。
    “那我们做什么?”有人问。
    平安笑着道,“问得好。大家都做了几十年的弓箭,应当知道,这种东西从出现到如今,也是经过种种改良,才变成如今的模样。难道大家认为现在的弓箭就是最好的了吗?”
    “当然不是!”立刻有人开口,细数如今弓箭的缺陷一二三。
    这番话出现得太及时了,平安都忍不住多看了对方一眼,不知道的还以为他也是捧哏呢!
    但事实上,这个工匠是脑袋比较灵活的人之一。他从来不是埋头完成自己手里的工作就算了,反而对优化改良弓箭很有兴趣。可惜的是,他做的这些事情,得不到任何支持,只能作为爱好自己来做。即便改良出来的东西比现在用的更好,但不能投入生产,自然也就没有用处,只能放在家里接灰。
    事实上像他这样的人虽然不多,但也绝对不少。听到平安的话,脑子立刻转开了,“莫非我们是要专门改良弓箭,造出更好用的东西?”
    “答对了。”平安笑眯眯的看着他们,“怎么样?那些已经做了不知道多少年的东西,就交给别人去做,咱们则想办法做出更好用,更厉害的弓箭来。大家觉得好不好?!”
    要提升战斗力,增加产量固然好,但提升质量才是最根本的。
    将这些工匠们独立出来,组成类似研究所的地方,专门用于改良旧旧式弓箭,研究新型产品,然后再投入使用,如此形成良性循环,而兵仗局,却始终保有最核心最先进的技术,于是始终能够在军事水平上立于领先的地位。
    可谓是一举多得,皆大欢喜。
    所以听完平安这番话,大家都十分激动,似乎已经看到自己研发出了新东西的那一天。对他们来说,手艺活儿做了那么多年,总会有些自己的想法,以前没机会,现在平安随便他们天马行空的去想,去试验,自然有几分迫不及待。
    但也有人有疑虑,“咱们兵仗局三千多人,难道都不做事了?”
    “自然不是。”平安立刻道,“虽然咱们将普通军队使用的东西交给旁人去做,但是守卫皇宫的御林军用的东西,总不能跟其他人一样。这些东西还是要咱们兵仗局来做。”
    御林军人数不多,需要的武器装备自然也少,兵仗局来做绰绰有余。这样也能保证他们超然的地位。因为御林军本身就听超然的。
    做出来多余的部分,还可以作为奖励赏赐给战争中立功和表现良好的边疆士兵,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听到平安都已经设想安排好,所有人都不由佩服。
    平安这时才扫了所有人一眼,将手往下压了压,把过于热烈激动的气氛压了下去,“我知道,大家都很赞同这个提议。不过我只是个小小监工,而且只是弓箭司的人。这件事能不能成,还需要上面的人答应。”
    原以为已经没有任何问题的人,这才意识到这一点。
    这么重要的事,他们小小弓箭司那么几个人说了能算数吗?就算弓箭的确如此,也无法说服其他司的人也跟他们一样进行改革。这么一想,大家又都有些泄气。
    有泰见状,立刻高声道,“平安你难道没有办法吗?”
    “办法自然是有的。”平安说,“这件事我会去跟上面的人争取。但是在成功之前,咱们还是像之前那样做工,不要将消息透露出去,免得再生出什么波折来。大家能不能答应我?”
    这么个“小小的”要求,自然没有人会不答应。
    加上平安之前有透露,到时候改组的兵仗局,会挑选出优秀工匠,成立研究所。而在座的人,肯定都是能够进入研究所的。到时候只要研究或者改良了弓箭,就能够得到赏赐。古人深谙低调发财的道理,这种对自己有好处的事,自然会瞒得好好的,免得坏了平安的事。
    至于平安能不能够做成这件事?
    大家现在对平安有一种盲目的信心,觉得他那么厉害,一定能成。
    再说,也有消息灵通的人知道,平安属于“上头有人”的那种。他既然说自己去争取,就肯定能够成功。
    于是在一种微妙的兴奋之中,平安让众人解散,回到自己本来的工作岗位去。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这些知道内情的工匠们时常交头接耳,眼神相对,抓耳挠腮的等待着平安给出个结果,但的确没有一个人往外透露消息,就是其中最爱喝酒的人,也忍住了贪杯的欲望。
    平安一直关注着他们,见状才算是放下了心。
    并不是这件事情真的必须保密,不能透露出去,但以后研究所的工作,肯定就都要保密了。这种事一旦泄露出去就是大事,平安必须要先保证这些有有这样的素质,否则就是留下祸患。再者共同的秘密会让大家的关系更亲近,便于将来合作。
    好在这些人都是皇家的工匠,保密意识还算不错。毕竟兵仗局原本也有许多不能透露出去的东西。
    而就在平安带着这些人埋头试验的时候,朝堂之上,在二皇子赵璇的极力主张之下,朝廷往草原上派了人去查探那边的消息,而今派去的人也都陆续回来,并且带来了大家想要的消息:今年夏天,草原上也遭遇了十分严重的旱灾。
    第91章 该出手时就出手
    大楚有钱有粮,加上大旱的地方集中在辉江以北地区,江南很多地方水网稠密,根本不受大旱影响,出产又十分丰富,所以应付一场旱灾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就算是再打一仗,也能够承担得起。
    所以朝堂上,已经十分积极的开始筹划,如何让西北戎族主动挑起战争。这样一来大楚,自然就站在了大义的一边,无论如何反击都是应该的。
    最重要的是,戎族虽然好战,但也不傻,仓促开战对他们不利,想要打下城池更是白日做梦。
    所以戎族肯定只是想来劫掠一番就走,准备势必不会很充分。届时大楚军队可以以逸待劳,打他们个措手不及,然后乘胜追击,占领土地。在对方反应过来之前就达成战略目标,然后开始死守。
    一旦攻防转换,主动权就握在了大楚这一边。而在守城战之中,草原民族想要胜过大楚,几乎是不可能的。
    战事僵持到明年春天,戎族便不得不退回草原,休养生息。如此,大楚想要占领土地的目标便能够顺利实现了。
    当然,这只是最理想的设想,中间可能会出现种种变故。但是目前为止,所有人都对战争抱着乐观的估计,兴致勃勃打算去争抢功劳。这种必胜的战争,只要沾上一点关系就能获得功劳,这种好事谁也不会嫌多不是?
    这个消息还是小全给平安带来的。他现在对着平安越发热情了,因为平安的提醒,二皇子才会在朝中据理力争,主张探查草原方面的动向。结果果然不错,现在在朝堂上的声望很高,这一次的战争,肯定能够插手。
    对于赵璇这样的身份来说,功劳的用处不大,最重要的还是布局和安排自己的人,培养自己的势力。这件事情上他占了先机,其他人必然都争不过他,所以赵璇志得意满,小全都跟着高兴。
    平安也很高兴,“先恭喜殿下了。”
    “说起来也有你的功劳在,可惜这事儿不能摆在明面上。”小全道,“不过殿下已经发话了,事后论功行赏,少不了你的那一份。”
    “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平安十分自然的应道。
    知道这个消息,平安的确是很高兴。他这边已经有了进展,正想着找个什么样的契机提这件事,现在可不正是时候么?
    要打仗,军备再多都不会嫌多的。只要确认他这个方法能够大幅提升产量,皇帝自然不会放着不管。相较于跑到战场上拼死拼活的抢功劳,平安其实还是更喜欢做这种事。有种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感觉。
    他将那份最终试验成果的表格揣上,回到自己的住处,果然赵璨已经在这里等着他了。他最近越发的神出鬼没,平安也懒得询问。
    他先是将自己带回来的那把弓挂上去,换下原来的那把,对坐在桌旁的赵璨视若不见。
    等他从凳子上跳下来,赵璨才道,“换了一把新的弓?原来的这把送给我吧。”
    “你要这个做什么?”平安转头看他。
    赵璨脸上的表情十分自然,“我看你挂在墙上挺好看的,也弄一把回去挂一下试试。”
    “那你怎么也该弄一把历史名弓,才配得上懋心殿的墙吧?”平安抽了抽嘴角,吐槽他。
    赵璨勾了勾嘴角,“我也想,奈何历史上的名刀名剑甚至名枪都不少,还有许多不常见的武器,也十分有名,可惜……就是没有弓。”
    弓箭是士兵的武器。
    而且只要你的力气足够大,那么就能做出更好用的弓来。所以不存在什么“历史名弓”这种东西。
    其实平安是故意这么吐槽的,因为他觉得以赵璨的性情,应该挂一把剑才对。结果赵璨还真一本正经的解释了起来。
    他只好将那把弓扔过去,“只要殿下不嫌弃,就挂着吧。”
    赵璨低头看了一眼,笑得十分开心,“这是平安你亲手做的弓,自然不会嫌弃。”
    平安感觉自己无端被噎了一下。他只好跟赵璨说正事,“对了,我在兵仗局的事情办得差不多了。”然后将完整的计划书递给赵璨,“你替我看看,有没有什么不妥之处。还有……这计划我现在递上去怎么样?”
    他在做什么赵璨多少知道一点,但没有插手的意思。他相信平安是有分寸的。
    不过即便如此,看到纸上的内容,赵璨还是有些吃惊。
    他跟目前还有些稚嫩,只想着掌握权力的詹璇不同,有过一世几乎登顶的人生,赵璨可以说已经拥有了成熟的治国方略,考虑不问题也更加全面且现实。他更加清楚,平安的这份计划,一旦成功实施会意味着什么。
    “现在恐怕不太合适。”他沉吟半晌,才缓缓道。
    有时候利国利民的事情,也要分执行的时间。现在朝堂上的水那么混,平安想要将这件事彻底做成,就必须不停对各方势力妥协。最后事情一定能做成,但他自己还有几分功劳说不好。最重要的是,执行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问题,而这些错误,却又会被归到他的头上去。
    现在并不是合适的时机。哪怕借由这场战争也一样。
    如果是赵璨自己坐在那个位置上,自然会毫无保留的支持平安,但现在却不能。他抬起头看着平安,又说了一遍,“时机不对。”
    他本来以为平安会不高兴。毕竟单从表面上看,现在没什么不合适。因为要打仗,需要足够的军资储备,所以平安的提议一定会被同意。但只看平安在弓箭司做这件事就花费了四五个月,若是整个兵仗局都进行改革,没有一两年功夫是不可能的。甚至触到了某些人的利益,折腾起来,三五年也未必能成。
    等到事情办成,战争早就结束。那时平安的处境会更加艰难,上面的责难,内部的反对……最后计划难以执行,承担责任的一定不是别人,而是平安。
    不曾想平安闻言,却只是一笑,“我也是这么想的。如今的时机看似正好,其实底下危机重重。”
    如果平安是兵仗局掌印太监,事情就没有那么麻烦了。可他现在只是个监工。要动兵仗局许多人都是绕不过去的。而他来到兵仗局就开始忙,到现在还没有将这边错综复杂的势力理清楚呢。
    “那你的意思是?”赵璨有些意外的问。
    平安笑了笑,“别的地方我拿不准,但是弓箭司应该没问题。崔掌司年纪大了,拿一份大功劳,足够养老了。”
    “战场上最容易缺少的就是箭支。所以我打算让弓箭司在秦州城设立一个分部,专门生产箭支,运送到前线。你觉得如何?”
    “妙极!”赵璨忍不住拊掌赞叹,“真难为你是怎么想出这个主意的!”
    在看到平安的计划书时,赵璨脑海中也想出了两三个折中的办法,既能够不错过这次战争,又不必那么大规模的改革,最重要的是能让平安获得更多的功劳,铺好晋升之路。到时候再以此为契机,一步一步推进,最终实现整个兵仗局的改革。
    然而不管哪一个,跟平安的这个比起来,都要逊色许多。